葡萄酒大师Jancis Robinson说:“葡萄酒的香味和特性90%是由酿造品种决定的。”

可见葡萄品种是葡萄酒的灵魂。

世界上可以酿酒的葡萄有多少种?6,000 种以上!

但能酿出上好葡萄酒的品种只有 50 种,能酿出最顶级葡萄酒的还要更少。而顶级的葡萄酒,如法国波尔多的拉菲(Lafite)、木桐(Mouton),以及美国的作品一号(Opus One)、智利的活灵魂(Almaviva)、意大利的西施佳雅(Sassicaia)等,都主要由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酿造而成。

可以说,许多产酒国的“酒王”都离不开赤霞珠。为什么呢?


赤霞珠雄霸葡萄酒界的内在优越条件


(1)自身辨识度高,还能反映产区风土

赤霞珠果穗较小,果实颗粒小且紧凑,果皮厚且颜色深,单宁和酚类物质含量高,酸度较高,能够赋予葡萄酒以结构、风味和陈年潜力。

赤霞珠葡萄酒常带有黑醋栗、黑樱桃等黑色水果,以及一丝青椒、薄荷和烟丝等味道,果味丰富,单宁强劲,酒体饱满厚重。

在冷凉地区,赤霞珠成熟度较差,酿出的葡萄酒容易带有明显的生青味、青椒味;在凉爽的产区,容易带有黑加仑、青椒、薄荷和雪松的味道;在温和产区,容易带有黑加仑、黑樱桃和黑橄榄的味道;在过于炎热的产区,黑加仑果味就会过于成熟,甚至呈果酱味。

赤霞珠葡萄酒个性鲜明,即使在混酿中使用的比例不高,也能呈现显著的品种特色。




在气候温暖的产区,如美国加州北部,赤霞珠能提前达到酚类成熟,在好的年份甚至不需要梅洛来丰富其口感,可以酿出单一品种的葡萄酒。将赤霞珠的浸皮时间由 2-3 周缩短至数天,就会使葡萄酒口感更柔和易饮。

赤霞珠有一种典型的品种特性,即青椒味,来自一种名为吡嗪的物质。

澳大利亚库纳瓦拉、美国华盛顿产区,气候凉爽得恰如其分,刚好使吡嗪在转色期含量减少而发展出薄荷味。而在美国纳帕谷、索诺玛谷、澳大利亚部分地区,有桉树生长,赤霞珠葡萄酒中也容易出现桉树味。

如果产区气候温暖,则土壤不宜肥沃,避免葡萄树长势过旺,并控制产量。

(2)如果没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如何开启“霸屏“模式?

赤霞珠分布非常广泛,很多酒庄都愿意种植这一品种,原因如下:

  • 果皮厚,不易腐烂。这一特点在采收季多雨水的产区,如波尔多,非常重要。
  • 抗病性好。能够抵抗大部分葡萄病害,但容易感染白粉病和顶枯病。
  • 枝干强韧。适用机械采收,冬季抗霜冻能力强。
  • 易于高产。不过,产量过高,酿出的葡萄酒往往欠缺集中度和风味,而呈现更多生青、草本味。
  • 能够适应多种气候。除英国、德国、卢森堡等国家因气候冷凉,赤霞珠无法成熟外,大部分产酒国都会种植,分布范围从加拿大冰酒产区欧肯那根谷(Okanagan Valley)到拥有热带地中海气候的黎巴嫩贝卡谷(Beqaa Valley)。

赤霞珠不像有着“葡萄品种中的林黛玉”之称的黑皮诺那么娇贵,即使在商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赤霞珠葡萄酒依然品质不俗。

(3)既可独挡一面,也可合作共赢

赤霞珠既可独当一面,酿制单一品种的葡萄酒,也可以合作共赢,与其他品种混酿。

  • 单酿型:通常出现在一些炎热温暖的产区如纳帕谷(Napa Valley)和库拉瓦拉(Coonawarra)等,这样赤霞珠成熟度高,酿成的葡萄酒单宁强劲,酒体饱满,层次复杂。
  • 混酿型:大多数赤霞珠酿造的单一品种葡萄酒总会少了点魅力,丰富度也不够,缺乏与强劲单宁和深浓颜色平衡的物质,所以常常与其他品种一起混酿。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与梅洛(Merlot)、品丽珠一起混酿的波尔多红葡萄酒。

(4)既能展现素颜之美,更能融合“橡木桶”的妆容

好的赤霞珠葡萄酒无一例外都会经过橡木桶的陈酿,时间长短从数月到两年不等,视酒的风格和酿酒师的喜好而定。在与橡木桶的亲密接触中,橡木自身和烘制后的气息、所含单宁等物质能增进赤霞珠葡萄酒的香气、口感和复杂度,而且橡木的木质紧实不泄漏,同时又含有很多微小的气孔,在储存过程中微透气使葡萄酒缓慢氧化,从而增进香气的复杂度和改善干涩的口感。




(5)经得起岁月的打磨,变身“深邃大叔”更有韵味

赤霞珠葡萄酒在年轻时拥有丰富的果香,但其真正的魅力并不在此,而在于其瓶陈数年后发展出来的风味物质。赤霞珠葡萄酒颜色深浓,单宁含量高,陈年潜力极佳,许多葡萄酒需在橡木桶中陈年,并在瓶中熟成后才适宜饮用。陈年可以使赤霞珠葡萄酒单宁软化,并发展出更多复杂迷人的香气和风味,如雪松、松露、香草和咖啡等香气。

比如许多波尔多葡萄酒在年轻时带有浓重的橡木桶味,单宁充沛强劲,随着陈年,单宁变得成熟柔软,发展出烟草、树叶、皮革、蘑菇、森林泥土、紫罗兰干花、玫瑰干花等一系列陈年香气,风格也由一洗原先的粗犷变得更高雅和优美。


赤霞珠雄霸葡萄酒界的外在条件


(1)波尔多——成就赤霞珠的“乐土”

赤霞珠在 18 世纪末才被种植在波尔多的葡萄园里。

直到遇到“伯乐”——木桐曾经的庄主布莱•凯特男爵(Baron Hector de Brane),它的魅力和潜力才被重视。随后赤霞珠被推广到整个梅多克(Medoc)地区,才会有名震一时的 1855 梅多克葡萄酒分级,才彻底让赤霞珠走向世界的舞台。之后,赤霞珠随着移民者一起定居到美国、澳洲、智利和南非等国。

波尔多产区在采收季天气情况不稳定,而赤霞珠是一种晚熟的葡萄品种,于是酒庄种植早熟的梅洛和品丽珠,来保证葡萄酒产量稳定。赤霞珠中酚类物质含量非常高,酿酒师需要避免浸皮时萃取过量,尤其在不够成熟的年份要分外小心。

波尔多产量气候凉爽,赤霞珠就需要特别的土壤类型来帮助葡萄成熟。比如,波尔多左岸的砾石土壤,这种土壤排水性佳,且能够吸收和反射热量;其他土壤类型,如黏土、石灰土,则不具有这样的特性,会延迟葡萄成熟。




(2)论好搭档的重要性——波尔多红葡萄混酿

波尔多红葡萄混酿主要由赤霞珠、梅洛和品丽珠组成,辅以少量马尔贝克(Malbec)、小味多(Petit Verdot)和佳美娜(Carmenere)。梅洛能提供浓郁的果味,品丽珠可增加酒体,提高葡萄酒复杂性。波尔多混酿红葡萄酒以强劲的结构著称,风味深邃浓郁,带有黑色水果和浆果(如梅子、黑醋栗等)的味道,单宁充沛,酒体饱满。

波尔多式的红葡萄混酿发源于法国,后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今已被新世界地区纷纷效仿,如美国纳帕谷、新西兰霍克斯湾(Hawkes Bay)、澳大利亚玛格丽特河(Margaret River)和库纳瓦拉、智利迈坡谷(Maipo Valley)和科尔查瓜(Colchagua)。

(3)“金主”雄厚的财力支持

说起采用赤霞珠酿酒的大牌名庄,就不得不八一八它们背后的历史。

拉菲古堡在 1868 年被詹姆斯•罗斯柴尔德男爵(James Rothschild)在拍卖会上买下。据说,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资产达 50 万亿美元,相当于 800 个比尔盖茨或 2,200 个马云的身价。正是罗斯柴尔德家族雄厚的财力支持,才使得拉菲在随后的根瘤蚜爆发、两次世界大战、严重的经济危机等动荡年代仍屹立不倒。




作品一号由同样来自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木桐酒庄庄主菲利普•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与当时美国加州葡萄酒教父罗伯特•蒙大维(Robert Mondavi)于

1979 年共同建立。罗伯特•蒙大维划出最优秀的葡萄园,提供大部分硬件设备(酒厂、酒窖)及资金;木桐“倾囊相授”,派出最优秀的葡萄栽培、酿酒师等。可以说是美国酿酒科技、资金、市场及良好的葡萄生长环境,与波尔多一流酿酒文化、品管技术的结晶。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与美国合作大获成功的木桐把目光瞄向了智利。于 1997 年与智利第一大酒厂干露酒庄(Concha y Toro)共同创立活灵魂酒庄。干露提供顶级的葡萄园和风土条件,木桐提供最专业的酿酒技术,融合了智利和法国葡萄酒的精髓,从一诞生就稳坐“智利第一酒王”的宝座。

(4)庞大的市场需求

赤霞珠凭借上述优良品质,征服了遍布世界各地的酒粉,甚至只要是赤霞珠酿制的葡萄酒,即使来自没什么名气的产区,也更容易被人接受。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智利优质产区的赤霞珠葡萄酒一直是市场的宠儿,许多不知名的产酒区也依靠赤霞珠来打开市场,赤霞珠的种植面积不断上涨。赤霞珠可谓是许多葡萄酒产区的“殖民者”,对不少本土葡萄品种形成了冲击,这种情况在意大利、西班牙非常明显。也正是在庞大而强有力的市场需求下,旧世界老牌名庄与新世界巨头强强联手时,选择押注赤霞珠葡萄酒。

可见,赤霞珠葡萄品种本身品质优良,具有酿顶级酒的潜质,又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天生丽质难自弃”,从波尔多扬名海外,庞大的市场需求,再背靠雄厚的财力,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然催生出一款款顶级赤霞珠葡萄酒!

1.《【贝卡红酒】深度:为什么拉菲、作品一号、活灵魂等大牌都是用赤霞珠酿造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贝卡红酒】深度:为什么拉菲、作品一号、活灵魂等大牌都是用赤霞珠酿造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5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