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销售是整个酒系统的核心。

但是最近这种模式有——,特别是2010年,很多酒吧相继推出了3-4种葡萄酒,把价格逼到了目瞪口呆的地步。

酿酒商们赤裸裸的贪婪从分批逐步飙升的价格中暴露了出来,整个分批销售的系统由此从酒庄内部四分五裂,任何购买了后几批的人都将承受巨大的损失。

价格分批攀升?

柏菲酒庄(Chteau Pavie)一般在期酒周发售一批葡萄酒,约占产量的50%;两年后装瓶时,再把剩余的所有产量作为第二批发售出去,发售价比第一批要贵20%。“我一直遵循这个做法。”酒庄老板杰拉德佩斯Gerard Perse对我说,“这合情合理,因为一些消费者希望以更实惠的价格更早购买,有些消费者则求方便,希望用高一些的价格买下已经装瓶、马上就能发货的葡萄酒。”

其他酒庄,比如靓茨伯酒庄(Lynch Bages),则将85%的期酒在同一批发售,余下的15%则在酒庄陈年数年后才分小批投放市场,并根据当时的市场行情定价。比如对于2013年份,靓茨伯酒庄以中间商价格50欧元/瓶(这个价格非常合理,比2012年份降低了17%)发售了数量很少的一批期酒,也因此抢占了不少新闻媒体的头条。这个价格虽然算不上便宜,但和市面上的其他期酒相比,却是十分公道的价格;这与只投放一小批酒、借货源稀缺伺机高价出售的做法截然相反。

酒庄拥有者让-查尔斯凯泽斯(Jean-Charles Cazes)表示这个战略“仅此一回”,以应对期酒的疲软市场。他指出酒庄有意回归他们原本集中一批销售大量期酒的做法,“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尽早令我们的酒进入市场。我们的理念是不在酒庄里屯积葡萄酒,也无意人为制造价格的涨跌。”

这个决定可不好做。传统的观点是,如果酒庄的名声足够响亮奋,或者某个年份格外优秀、市场需求旺盛的话,那就将期酒分成多批发售:用第一批来探测定价是否合理,然后一路向市场可以承受的最高价格攀升。

笔者采访的酒庄当中,他们几乎都称只对2000年份、2005年份、2009年份和2010年份采取了这个策略。

分批出售毫无意义?

在我看来,按批销售系统只适合用来给予买家回报。2010年份已经显示出,令价格逐步飙升的是酒庄,而非消费者——而消费者一眼就能看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于2013年这样的年份,柏菲酒庄、靓茨伯酒庄采取的策略要好得多。用合适的价格投放相当数量的一批期酒,等过一段时间(我很喜欢酒庄在装瓶时开始销售的做法——因为这时酒庄正希望把他们的酒窖清空一部分)再以稍高的价格卖出剩下的葡萄酒。简单的两步,却能给予早购买者切实的回报。与此同时,一定要让消费者有机会获得最低的价格——中间商和酒商们经常把存货留在手中,直到酒庄放出所有批次,最后再以平均价格卖给终端消费者——这么一来,分批销售就变得毫无意义,对于葡萄酒消费者而言也是一种故意的欺骗。

“理想情况是,酒庄在期酒周时用很好的价格发布一个年份,然后他们就再也不以同样的价格销售葡萄酒了。”宝玛酒庄(Palmer)总经理Thomas Duroux说道,“如果他们还用同样的价格销售装瓶后的葡萄酒,那就证明分批销售没有发挥作用。”

1.《【2013年柏菲红酒价格】期酒该不该分批出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13年柏菲红酒价格】期酒该不该分批出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69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