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品茶出现以来,茶与水的比例问题便被茶人们当作专门的学问来研究,茶则便应运而生。《茶经》中提到的“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茶则,而材质多以贝壳、蛎蛤、铜、铁、竹木、带刺的植物等。茶则在当时的实用功能为量茶入器。宋代,开始有了茶匙之名,且在点茶盛行的年代,茶匙除了有量茶入器的功能外,还增加了击拂、搅拌茶汤的功用。时至今日,茶则作为辅助性茶具,在茶艺表演方面依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被誉为“茶道六君子”之一。下面笔者将赏析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部分精品茶则(匙),以资共享。
唐 越窑青釉龙柄茶则
唐 越窑青釉龙柄茶则
此件茶则品相完好,长6.0、宽2.6厘米,制作精巧。面呈铲形,因年代久远,铲形的面微有开裂,釉面略有剥落。柄端呈微微昂起的龙首形,龙睛凸起,便于手握。
唐代的茶则通常以木、金银质制作,以瓷器制作茶则并不多见,而此件茶则乃唐代越窑烧制而成。越窑是当时著名窑口,茶釜、茶则、茶盏托、茶瓯、茶碾等都是唐代越窑茶具的代表。
唐 錾花鱼尾铜茶则
唐 錾花鱼尾铜茶则
此件茶则长26.5厘米,为河南出土。茶则面为较细长的柳叶形,微凹,面与柄交界处采用錾刻工艺刻出联珠云纹。
錾刻工艺是指利用金、银、铜等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在器物成型之后的进一步加工技术,主要用于器物的纹饰制作。茶则面上的联珠云纹采用为一刀一起的点刻法,纹样较为简洁随意。该茶则整体为黑褐色,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给人稳重大气之感,后世的辽金茶则在设计上受此类器型影响较大。
唐 尖桃形刻纹铜茶则
唐 尖桃形刻纹铜茶则
此件茶则长29.2厘米,面呈尖桃形,长柄,柄部錾刻若干线条作为装饰。尖桃形的茶则面錾刻线条流畅,古朴端庄。则面尾端有一花状纹样,花瓣形状略微随意。柄部刻有若干线条,既简洁又起到装饰效果。
唐 尖桃形带钮铜茶则
唐 尖桃形带钮铜茶则
茶则通体为铜制,长15.1厘米,面呈尖桃形,前端稍丰腴,后端略狭长。面及长柄除少数部分略有斑驳,整体甚为光洁,光可鉴人。茶则整体简洁大方,光素无纹。
唐 银茶则
唐 银茶则
此件茶则长约24厘米,通体为银制。因为银是一种不稳定的金属,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变黄变黑,这千年之前的唐代银茶则流传到今日已经呈现“黑漆古”般的光泽。面呈椭圆形,柄部带有一定的弧度,曲线优美。因银延展性较好,茶柄尾部一端断裂后呈现锯齿状断口,其中四枚锯齿仍然较为锋利,另有两枚锯齿因为年代久远略有磨损。
唐 尖桃形银茶则
唐 尖桃形银茶则
此件茶则通体以银为材质,长15.8厘米,造型简洁大方。因银易氧化,故此件茶则呈“黑漆古”般效果,光可鉴人。茶则面则点缀斑驳的黄绿水锈,仿似悠远历史的烙印。柄部呈直线,微有弧度,至尾部略宽。
宋 如意铲形铜茶匙
宋 如意铲形铜茶匙
此件茶匙长10.1厘米,铜制。匙面呈如意铲形,微凹,匙面背部出棱一道。整个茶匙为金色,非常精致小巧,制作工艺相比唐代的华丽繁缛,更显得质朴大方而典雅,体现了宋代内敛的审美情趣。
宋代时期铜器所用的材料与商周青铜器有所不同,商周青铜器往往颜色发灰白,锈多为红斑、蓝斑、绿锈、“黑漆古”;而宋代铜器颜色发黄红或黄白,锈多为枣红、“黑漆古”或绿斑。
宋 杏叶形镂空铜茶匙
宋 杏叶形镂空铜茶匙
此款茶匙以铜为材质,整体轻盈匙面呈杏叶形,中心镂空为花。匙面以六个镂空圆孔组合为花形,匙柄无任何纹饰,简洁干净,体现了宋人典雅含蓄的审美观,匙柄呈由细到粗的三角形。
宋 桃形铜茶匙
宋 桃形铜茶匙
此件茶匙通体为铜制,长10.8厘米,式样简约,无任何纹饰。茶匙面为桃形,桃形在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上颇为常见。茶匙面中间部位略有锈斑,但整体器形完美,散发着金属美丽的光泽。茶匙柄细长,微有弧度,尾部呈倒三角形。
宋 花形铜茶匙
宋 花形铜茶匙
此件茶匙材质为铜,长5.3厘米,通体遍布绿锈,好似绿漆般的美感。匙面为十一出花瓣形,弧面微凹,沿匙面的弧度刻出十缕条纹,描摹出花瓣的形状;中心镂空一圆孔呈花蕊状,镂空的圆孔周围刻有六个略小的圆形环绕其间。茶匙柄呈现优雅的弧度,与匙面的弧度交相呼应。
原文作者:乐素娜
文章来源:《收藏家》2016年3月刊《量茶受汤 乐而忘忧——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茶则(匙)鉴赏》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收藏家》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蓄势待发的潮州“朱泥壶”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
1.《(茶匙有什么用)茶匙用什么材质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茶匙有什么用)茶匙用什么材质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70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