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画院待诏顾闳中所作,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为国宝级文物。为弘扬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6月15日发行了以《韩熙载夜宴图》为题材的彩色纪念银币,成为古代绘画艺术和现代铸币技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韩熙载夜宴图》彩色银币背面图案中刻画了主人公相貌、性情、内心活动最为精彩的一段。图中韩熙载美须长垂,头戴自已设计的奇特高帽,敞胸袒腹,端坐于三个侍女之间,挥扇赏乐;演奏者专心致志,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而他却漫不经心地与近身侍女闲谈,这种超脱于宴席环境欢乐气氛之外的神态情绪,正深深地揭示着主人公晚年无可奈何,以酒色“自污”的复杂内心世界活动。纪念银币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傲于礼教,举止狂放不羁的性格,真切地再现了原画的风采与神韵。
说起该画的回归,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解放前,由于战乱,许多国宝级国家文物纷纷流落海外。新中国成立不久,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局长郑振铎获悉解放前大陆收藏家收藏的大批书画、图籍及泉币等珍贵文物流到香港,待价而沽。经再三思量,郑振铎向时任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和文化部部长沈雁冰作了紧急汇报。3人经反复研讨,决定以文化部的名义向周恩来总理汇报这一情况。1951年3月,周总理接报告后立即同意由国家拨专款抢救文物,并成立香港“文物收购小组”,秘密进行文物收购。
香港“文物收购小组”在收购了大批珍贵文物回国后,小组负责人徐伯郊又利用自己与现代著名书画大师张大千的私人关系,动员旅居香港的张大千将其所藏的《韩熙载夜宴图》等一批国宝“卖”给了祖国。
张大千不仅是位书画大师,也是位收藏、鉴定大家,对我国古代名画收藏极丰,研究极深。当时在他的所有藏品中,以《韩熙载夜宴图》最为名贵。该画为一幅绢本工笔设色长卷,高约一尺,长达一丈。其精细工整的笔墨,清雅绚丽的用色,流畅舒润的线条和高雅细腻的风格,既是一部功力深厚的古代绘画杰作,又是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经济的纪实性体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在中国乃至世界美术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1951年,张大千从印度回到香港,准备移居南美。在留港的一年时间里,徐伯郊与张大千时常往来,谈笑甚欢。徐伯郊为人忠厚,待人诚恳,对友热情。他利用自己是香港银行高级人员,又是著名收藏大家的便利,照顾张大千的生活。张大千对他非常感激,把他当作知心朋友,无话不谈。其时,郑振铎与徐伯郊亦有联系,郑便指示徐伯郊争取张大千回国,并努力通过张大千的关系,尽量多收购一些流失在外的中国书画名作。
当徐伯郊把郑振铎的意思转告张大千后,张大千对郑的关心十分感动。虽然张大千最终没有回国,但他却把自己最心爱的五代画《韩熙载夜宴图》、董源画《潇湘图》、北宋刘道士画《万壑松风图》以及敦煌卷子、古代书画名迹等一批国宝,仅折价2万美元半卖半送给了祖国。从此,《韩熙载夜宴图》等一批国宝级文物便成了国家文物局馆藏稀世绘画珍品。
《韩熙载夜宴图》全图共分为五个段落,首段“听乐”、二段“观舞”、三段“歇息”、四段“清吹”、五段“散宴”。中国传统绘画系列《韩熙载夜宴图》彩银币选自第四段“清吹”,该币由瑞士HUGUENIN+KRAMER MEDAILLEURS造币厂铸造,其精湛的铸造工艺和文化内涵使该币面市后市场价格一直稳步上扬,受到集藏爱好者和市场人士的广泛青睐。
1.《解读《韩熙载夜宴图》题材彩色银币相关故事 韩熙载夜宴中谁是凶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解读《韩熙载夜宴图》题材彩色银币相关故事 韩熙载夜宴中谁是凶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7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