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起,晴天,太平湖入翠村。

因为今年天气变化多端,前两天山里还穿棉袄,就算太阳出来了,晚上也是很寒冷。确实是,为了今年这点茶,之前好几次前往,都被冻怕了。”

吉洺萩在她的做茶笔记里这样写道:年龄40+,籍贯苏杭。她是“茗就乐活”文化机构创始人,讲师,专栏作家,电台常年访谈类嘉宾,有很多身份。而今天要讲的“她”,是作为一个茶人。她是手工制茶探寻和耕耘的践行者,也曾经花了五年时间,行走四方茶地,采访茶农,并把心情所得集结成了《绿茶地图》。

她的外公是常熟人,爱喝碧螺春。爷爷是杭州人,常年喝龙井。所以她从小喝茶,熟悉茶的味道。而她真正走入茶的世界要到2002年,从她开始负责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内刊的改版工作起。她本不是专业学茶,对茶的钻研学习全凭一腔热爱。

2004年,她入茶行方一个年头。一次同母亲前往素有“中国茶叶第一产地”之称的福建感德,也是有名的铁观音的产地。正是收茶季节,一位相识的小茶妹带她进了她的家族圈。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去的时候她还带着笔记本,准备了好一些学术方面的问题想要请教。说起还蛮具戏剧性的,茶友们见她了,却不多说,只是默默端出八杯茶来。

“啥都不要说,先喝,挑三杯出来,再说后话。”

“我被架了上去,母亲也为我捏了一把汗。喝完后我凭感觉挑了三杯出来,没想到和那个大家称为‘茶酋长’的老茶头选出的一样。他和小茶妹说‘行了,明天带吉老师上山,和我们一起收茶。” 在茶的面前,一切的知识理论都不重要,剩下的只是直觉,就这么简单。

这个小插曲,在我听了是相当动人的,颇有文人相交的的气派。你若是懂,我认可了你,便愿意倾囊相授而不图后报。

宋代的张俞有句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而她不。她关注茶的本质,它的季节,采摘和制作,以及制茶人对茶的选择。 因为经常泡在茶山里,身体力行地投入制茶,她深知茶农的辛苦。

“每到茶季,茶农最关注的便是天气。有时,一场春雪便会冻伤茶芽,让茶农的辛苦化为乌有。几遍有了好收成,从采摘到炒制,又有一番大辛苦。而我们这些喝茶的人,坐在屋子里,感受这满屋茶香,终究是不应该忘记这些的。”

因为喜欢往茶山跑,跟茶农聊天学习,她常常调侃自己上辈子肯定是村姑。她喜欢接地气,亲近大自然,以农民为师。

遇见入翠岛的太平猴魁实在是事出偶然。入翠岛是安徽太平湖里一个美丽安宁的小岛,年平均气温15.5℃,只通水路,岛上十几户种茶村民,自给自足。船靠岸,就像是来到了一个适合好茶生产的“世外桃源”。

村里留有一个破败的茶厂,是曾经繁忙制茶的遗存。而入翠魁尖这款烘青绿茶的制作条件非常苛刻,采摘和制作在谷雨前后,立夏前必须完成,前后只有20天不到的时间。

当地人世世代代只知道守护这些百年茶林,好好做茶。加上岛上交通不便利,所以知音很少。 “以前茶叶的销售都是由供销社来安排,我们只知道做好茶,不懂其他门道。”

洺萩遇到他们,便决定花时间,把这款用“一根根”茶叶来计算做成的精品分享给更多人。所以有了入翠魁尖。岛民淳朴,非常感激她们,认为“老天爷派你们来到我们这里的。”行走茶路的十几载,这样的相遇并不少,每一次,她都很珍惜。

猴魁的制作工艺,包括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采摘接下来的鲜叶,适当委凋,然后用木炭烧火手工杀青,出锅理条。

萎凋和杀青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杀青不到位,茶做出来味道就会有很大不同。然后再进行理条,整形,再进入五层的炭火焙炉进行烘焙,最后再进行过老火,整个流程特别的费工夫。她们所有的制作都是靠炭火慢慢烘焙,比起一些其他茶区电器化的设备,效率和数量都慢了很多,但是她们追求心里想要的。

采访的时候,洺萩正在当地监茶,和茶农每日吃住一起。这块茶地的用心从土壤开始,采用自然农法的管理方式,拒绝除草剂,化肥,杀虫剂。自然农法原是日本人提出的概念,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道教的“无为而治”。

无为不是不作为,强调的是顺应自然去管理。它在水稻,棉花上实验较多,而试用在茶田管理上,并不多见。一亩茶田,收茶只有三十来斤。有人可能会说这样做的量也太少了。

但量是商人关心的事情,一个茶人,她更关注的是如何做好手下这味茶。做茶和做世上任何一件事都是相通的,讲求一个发心。就同制作之初需要是无欲的,只是为了制作,而不是为了成名获利。然而,正是因为有这种无欲之心,却反而能纯洁手下之物。至于会做出怎样的茶,遇到怎样的茶客,则就随后来的缘分了。

如今,吉洺萩的工作生活紧紧围绕茶。遇到坚持用菜籽饼养茶树,用手工炒茶的普通茶人,波恩大学汉学院中对中国茶感兴趣的外国人,故事不胜举。

她还别出心裁地将茶融入企业管理中,结合美学、哲学、自性管理等,为宝钢集团、烟草集团、联想集团等各大企业定制“茶养与自然流现领导力”的茶修系列课程,把她从茶中汲取的养分分享给大家。对于茶她不执著,也从不夸大。常怀一颗敬畏之心,踏踏实实做事。

我问老师,有这么多身份,会不会很忙。她很诧异竟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忙是心死。我从来不觉得忙,只是心里很充实。”

忙即心死,四字真妙。让我想起之前一个朋友说起过,她从来不会觉得无聊。有那么多艺术珍品要看,那么多东西想要学,怎么有时间无聊呢?我突然意识到,忙和无聊看似不相干的两极,但本质上都源于内心的不安定。真正内在富足的人,是无往不安适的。

所以说:“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采茶制茶饮茶,是器的层面。以茶载道,最终修茶修的其实是人。你是怎样的人,喝什么样的茶,品出什么样的滋味。

“茶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用什么样的心去对它,它回报你什么样的滋味,急性子三泡完成,碗中的茶叶尚未舒展,纠结派在纠结中错过出汤的最好时机,不愠不火的,泡出来的是柔柔的茶汤。”

茶从山中来,但茶的境界比山更高。

1.《[太平猴魁怎么挑]太平猴魁怎么区分等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太平猴魁怎么挑]太平猴魁怎么区分等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80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