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强
伟大的艺术(建筑)总能激发我们的激情,让我们为之赞叹。赞叹它艺术的精湛,赞叹设计师(创造者)的匠心独运,赞美他们超凡的智慧。
中山纪念堂的原址为清代抚标箭道、督练公所。民国初年为广东都督、广东都军署。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总统府即设在这里。1921年陈炯明叛变并把总统府烧毁。为纪念孙中山的革命功绩,广州人民在此地建造中山纪念堂。
【图22,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由东西南北四面重檐拱托着中央高耸的八角亭顶,红柱黄墙衬着黄色的琉璃瓦,瓦面分高低四层,层层飞檐出卷。大堂正面檐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写的“天下为公”的金字匾,檐下朱色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廊檐和具有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大堂四周基座和石阶梯级为白色花岗岩,庄重典雅。整座建筑外形庄严宏伟,装饰堂皇富丽,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
【图23,中山纪念堂雕梁】
中国过去的大型建筑物,大都是宫殿和庙宇,没有大型集会用的大会堂。1931年l0月,这座高49米,建筑面积达8300平方米的中山纪念堂的建成,成为中国空前的纪念大会堂。剪彩典礼的消息一经报道,立刻轰动一时,中外人士纷纷前来参观。
【图24,中山纪念堂金顶】
中山纪念堂内的建筑有四个特点。首先,它是整座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建筑物。大堂中间是30米跨度的钢衍架,堂内地面至顶高58米,南北各宽71米。堂内分楼上楼下2层。大堂内有8座楼梯、11个门口,供5000名观众上下和进出。
【图25,中山纪念堂走廊】
其次,大堂内看不到一根支撑柱。8根八角形的柱子巧妙地被藏在周围的内墙中,进到堂内观众从外表上当然看不到柱子了。这些柱子支承着4个跨度约30米的大型钢结构衍架,上面有支承着8个主衍架,构成一个八角形的顶盖,像一把张开着的无柄雨伞一样。
【图26,中山纪念堂内部圆顶】
第三,顶盖以衍架为骨干,分三层砌成,最下层是云纹色彩的斜形方格,中层镶嵌有玻璃天窗,最上层是一个乳黄色的弧形圆顶。光线可通过大面积的嵌花玻璃射入堂内,使偌大的会堂,白天不用亮灯也可见物,采光极佳。
第四,由于钢桁架的跨度很大,构成的空间也非常大,人们坐在堂内的每一个座位上,都不会被柱子挡住视线。而且,堂内没有回音,即使坐满观众,在堂中的任何一个座位,都可清晰地听到舞台上的音响。这种构造,可说是建筑师吕彦直对声学和力学原理的匠心独运。
修建中山纪念堂有三个作用或者说目的:一是具有革命意义;二是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三是具有广州这座革命英雄城市的标志意义,其本身就是一座标志性建筑。因此,设计方案将纪念、聚会、标准的功能融合在一起,使得中山纪念堂具有了上述的功能与特点。因此,除了堂体建筑外,整个纪念堂还建有配套建筑、设施。
这些附属建筑同样体现了设计师的匠心独运。纪念堂堂外有典雅精致的铁花围墙,围墙每隔两米,就立有一根黄色水刷石,顶上用蓝琉璃瓦压顶,宛如一只只小巧玲珑的龙檐亭阁,与广场内每隔百十步就有一盏铁铸阁状绿顶丹身柱灯映衬。而这些柱子与柱灯的外形,又与纪念堂堂顶的形状遥相呼应。
大堂北面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宽19米,深15米。舞台后面镶刻着著名的“总理遗嘱”。舞台坐落在北面,大堂内的东西南面有连接起来的挂楼,周围有六座楼梯供观众上落。堂内四周的墙壁上面均设计有山陵图样,彩斗拱和花板做饰物,转角处半圆朱红石柱下配有云石柱座。
纪念堂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两层楼房,正前面有琉璃门坊,总占地60000平方米。西边的一座现在已经辟为孙中山史料陈列馆。
纪念堂前方是一片芳草如茵的广场,广场内道路纵横,草木茂盛,阔叶树和常绿树呼应,把主体纪念堂衬托的更加宏伟。
如果严格按配套工程的名称划定,越秀山上的中山纪念碑也算是纪念堂的配套工程。其建设时间与纪念堂同步,也由吕彦直设计。
由于采用了木桩基础,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山纪念堂大厅跨度30米, 50000立方米空间,有5000个座位,却没有一根立柱。这是中国当时最大的会堂建筑,也是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应用于大体量的会堂建筑的大胆而成功的作品。
纪念堂固然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建立的,但是从建筑学的角度讲,这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一块里程碑,显示了中国建筑师卓越的才能,这也是设计师吕彦直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产。就在纪念堂奠基仅两个月后,吕彦直,这位中国近代建筑史才华横溢,设计出中山陵、中山纪念堂杰作的一代建筑名家却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年仅35岁。离世时他没能看到中山陵、中山纪念堂的落成。
面对历程碑式的建筑——中山纪念堂、中山陵,我们怀念建筑师吕彦直,尽管他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是他呕心沥血设计的经典建筑,却让我们不能忘记他。
说明:本文系头条签约作者黄强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授权联系微信:njjinxiushufang
黄强,字不息。以服饰史研究著称,兼治置业经济史、民国史、南京地方史、明清小说等。出版中国第一本内衣史专著、第一本置业经济史专著,著作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已出版《南京历代服饰》《消失的南京旧景》《另一只眼看金瓶梅》等著作14本。
1.《八角亭里程碑怎么样,八角亭里程碑熟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八角亭里程碑怎么样,八角亭里程碑熟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27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