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文化专区 > 茶烟酒

【刘印白酒包装】陕西:用微笑庆祝丰收

9月22日,2022年中国农民风水节和陕西安康水稻渔业风水节活动在顺阳市仁荷区镇泉坪村举行。稻田丰收的样子。记者陈佳照片

西安:展现城乡一体化的新风尚。

9月23日,西安市在西咸新区福车镇和巴教区白鹿原农业硅谷两地举办了第五次中国农民风水节活动。

此次活动将以“丰收营庆典3354村歌曲响亮、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为主题,以“在线离线”的方式举行。包含乡村历史文化,展现农民精神风貌和本土村庄风情的村家田渊联系两个会场。活动现场表彰了西安市的“十大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十大农机能手”,并发布了“西安乡村长”和西安市的“十大乡村空间站”等,展示了西安农业的新效果、农村的新变化和农民的新面貌。

据悉,今年中国农民风水节期间,西安市级部和各区县开发区围绕“丰收营庆”主题,以“网上线下”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农业品牌精品展示、农产品展示、生产营销对接、技术大会、民俗体验、农民文艺演出等活动。(记者傅玉伟)

9月23日,西安市林东区铁路村猕猴桃种植者卢芳推荐在自己的果园现场直播。记者载人照片

临潼区:特色产业的效益

现在正是采摘猕猴桃的季节。西安市临潼区铁路路街道上的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只是开放式花园,每天都不敢再点。我们要保证质量,给顾客最好的果实。”9月20日,秋雨休息时正在采摘猕猴桃的果农杜分娟说。

今年是杜粉娟种植猕猴桃的第六年。近年来,随着临潼区猕猴桃产业、服务、技术、政策等逐步标准化和标准化,铁路街道已形成以铁路村为中心约5000亩、年产值6000万元以上的种植基地。像杜分娟一样,从事猕猴桃相关产业的人在铁路街上有1600多人。

“第一次种猕猴桃的时候没有销路,辛苦了一年,不能掉几毛钱。”杜分娟这样说。“后来电商崛起了,铁路街专门组织电商平台帮助我们销售。今年村上隆收购了猕猴桃,我有直播和固定客户。今年这猕猴桃20亩,保守估计销售额在25万韩元左右。”

“以前我们的水果在装船销售时不分等级,大小水果混合销售,仓库、冷链不一致,销售时间短,即使有质量优势,也仍然无法定价。”铁道街铁道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金波介绍说,今年5月,通过党建带动村企业,铁道村与西安真唐家品贸易有限公司合作探索了网络销售的新模式。

“企业计划包装、运营、销售,我们村集体经济合作公司收获种植者的猕猴桃,严格检查水果质量。”李金波说,Xi秦唐家坪贸易有限公司已经投资了100万元人民币,在铁路村建设了330吨反季节冷库,投资了20多万元人民币,购买了10,000多个储存篮子。

村企业联合会不仅向栽培者教授了资金和技术,还教授了网络直播、网络销售等方法。

“家人,这是又大又甜、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菜。”种植者卢芳走在自己的猕猴桃果园里,通过手机直播猕猴桃。

“第一次尝试网络销售时,企业和政府教我们如何将手机变成销售的新工具。我有信心让自己家的好水果“触电飞行。”卢芳说。

“在保障企业运营成本的前提下,企业将收入返还给村集体,作为集体经济积累。这样不仅能带动群众的增收,还能提高村集体发展的助力效果。”李金宝说:“村里将利用村集体资产、人力等资源优势,为村级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通过租用冷藏库与企业签订租赁合同,预计每年集体收入增加20万韩元。”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万亩猕猴桃基地和铁路红石榴、莲子石榴基地,加强以高品质猕猴桃石榴为主导产业的品牌引领效应。”铁道街事务负责人介绍说,铁道街将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在标准化种植培训、改善产业基础设施、塑造品牌等方面加大力量,“走出去”特色农产品。(记者刘印度特派记者王三和)

" width="640" height="480"/>

9月21日,彬州市南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元谋向记者展示成熟的香梨。 记者 刘坤摄

安康市:表彰优秀高素质农民

金秋好风景,稻谷归仓忙。9月22日,由省农业农村厅、安康市政府主办,安康市农业农村局、旬阳市政府承办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陕西安康稻渔丰收节在旬阳市开幕。

本次丰收节系列活动,表彰了11名安康市2022年度优秀高素质农民,发布了2022年度安康市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举行了安康生态富硒农产品购销签约仪式。活动现场设置文艺演出、富硒农产品展示展销、电商直播、美食展示、消费帮扶认购等环节,聚来人气、引来商机,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安康市将以本次丰收节系列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聚焦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按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的要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大力促进种养结构优化、生产生态协调和三产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努力打造陕南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平利县:稻花香里说丰年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眼下,平利县的水稻已进入收获期,金色的田野里一派丰收景象。在田间地头,农民们忙前忙后,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抢收。

9月22日,平利县广佛镇,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而动,一望无际。

记者见到庞正江时,他正驾驶着稻谷收割机穿梭在稻田中。收割机隆隆作响,卷入一株株金黄的稻穗,吐出秸秆,留下金灿灿的稻粒。挂满稻粒的稻穗撞击在打谷桶上,发出“嘭嘭”的声音,与不远处收割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独特的稻田丰收“交响曲”。

庞正江是平利县正丰农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自2016年成立合作社以来,他一步步扩大种植规模,流转承包了380多亩土地,推行机械化种植。“感谢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机械化种植比传统种植方式好太多,水肥管理方便,防病害效果好,效益高、成本低。” 庞正江说。

庞正江喜上眉梢,一边说一边盘算着收成:“今年稻子长得好,丰收不成问题,预计能收获7.5万公斤。等这些稻子都收完,接着要再种一茬油菜。到明年,5万多公斤油菜拿去榨油,也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丰收令人欣喜,销售也不愁出路。今年还未开镰,平利县以及周边地区的老客户就纷纷找上门来,预定“庞老嘿”大米。“今年4月,我成功注册‘庞老嘿’商标,有了自己的粮食品牌,在周边的名气也大了些。这不,稻子还没成熟,就接到2万公斤大米的订单。”庞正江高兴地说。

庞正江喜获粮食丰收,是平利县大力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平利县持续抓好粮食安全,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为粮食安全系好“安全带”,有效带动农民增收。目前,平利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7.4万亩,14.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

同时,平利县创新探索一田一码、一地一策、一奖一惩、一单一函的“四个一”机制,有效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不仅如此,平利县还统筹推进良种、良法、良田、良机集成配套,在中高山地区大力推广“薯玉菜”复合种植,实现一地三料、亩产万斤;在中低山镇村积极发展“稻渔油”综合种养,实现一田三收、亩产万元。此外,平利县积极组织各镇农技人员和职业农民等技术力量,统筹开展分类指导、分级培训,确保技术服务到户到田,确保“高产田”“吨粮田”建设有序推进。(记者 陈志涛 通讯员 刘媛媛)

1.《【刘印白酒包装】陕西:用微笑庆祝丰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刘印白酒包装】陕西:用微笑庆祝丰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62528.html

上一篇

【南街红52白酒】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6次食品提取不合格。

【刘印白酒包装】尽全力缓解陕西省各地产业贫困的“文章”。

刘印白酒包装相关介绍,陕西日报 3月20日,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智(右3)在渭南市华州区金堆镇东西平村的羊头菌屋为村民举行了羊头菌栽培技术培训。本报记者赵川照片 今年是消除贫困攻防战全面胜利的一年。我省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