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导读之二十二
于晓非,1985-2015年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现任净名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名誉会长,喜马拉雅FM2017年度历史人文类十大节目“于晓非导读”主播。
那些愿修大乘法的大菩萨们是怎样生起他们的心的呢?他们面对着“所有一切众生之类”,鸠摩罗什这句话译得非常好,语气非常强烈,六道众生一个都不能漏掉。接着往下看:
四生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这一段是对“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的三个强化性注脚,强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第一个注脚:“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这在印度文化里叫“四生”,从降生方式上来划分,六道众生只此四种,绝没有第五种。“卵生”,比如鸡。“胎生”,人是胎生。“湿生”,印度古代认为的湿生,是昆虫一类的降生,先由母体生出卵,卵离开母体后需要水分、湿气和温度,变为成虫。“化生”,中国人不好理解,没爹没妈,“噗”就产生了;印度人认为,有些天道和地狱众生是化生的。其实中国人也好理解,我们特别熟悉的一个形象就是化生——对的,孙悟空。印度人认为从降生方式划分,六道众生只此四种,绝没有第五种。什么意思?释迦牟尼老师跟须菩提说,须菩提啊,我可说的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既包括卵生的,还包括胎生的,也包括湿生的,又包括化生的,可千万别遗漏。这是第一个强化性的注脚。
有色无色
现在看第二个强化性的注脚:“若有色,若无色”。“色”是佛教的高频词。狭义上讲,六尘之色——“色、声、香、味、触、法”的“色”,对应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色对应眼根,对应眼识,所以六尘之色,可以理解为眼睛能看见的颜色,这是对色的狭义理解。佛教还讲“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之色,比六尘之色的概念宽泛些。五蕴之色,梵文是“rūpa”,不单单指有没有颜色的问题,还指存在形态有没有“质碍”,通俗地讲就是,这样一种物质的存在状态,有没有相当的密度,当它们碰撞时,会不会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碰撞时能够产生强烈相互作用的,就称为色法。这指的是广义的色,也就是印度人认为六道众生从存在形态上划分,只此两种,绝没有第三种。哪两种?要么是有色的,要么是无色的,人就是有色的。
比如说,昨晚大楼停电,我在楼道里跟老王撞个满怀,你看我俩脑袋撞起了大包。我跟老王撞到一起,脑袋上为什么会撞起包?因为我俩是色法,碰撞时会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印度人认为,天道有些众生是无色的,这个无色不只是没有颜色,而是没有质碍,即相互碰撞时产生不了强烈的相互作用。中国人不好理解这种生命状态。其实也好理解,中国民间认为的一种生命形态,大概是无色的,什么?对的,鬼是无色。说昨晚花园散步,跟一鬼撞一满怀,看给我脑袋撞的这个包——如果脑袋依然撞起包了,那撞的肯定不是鬼,还是人。跟鬼撞一满怀的结果是什么?鬼就从身体透过去了,产生不了相互作用,这种生命状态就叫“无色”。印度人认为,六道众生要么有色、要么无色。“若有色若无色”什么意思呢?释迦牟尼老师跟须菩提说,须菩提啊,我可说的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既包括有色的也包括无色的,千万别遗漏。这是第二个强化性的注脚。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第三个强化性的注脚:“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想”,通俗讲是有情众生头脑里的思维活动。印度人认为,从头脑的思维活动形态的不同来划分的话,六道众生只此三类,绝没有第四类。哪三类?要么有想,要么无想,要么非有想非无想。人是有想,我们一生这脑壳里的想就没断过。印度人认为,天道众生里有一重天,叫“无想天”,生到那儿的众生一生头脑里无想。有人修习禅定,误以为是修什么都不想;当然能修到什么都不想,也是相当难的,但是一旦真修成就了,无想了,那感得的结果是来生生到无想天。印度一些教派专修无想,他们误以为生无想天就是涅槃,而佛教认为无想天是天道,福尽还要轮回。印度人认为还有第三类众生,也就是天道的最高一重天,叫“非想非非想天”,生到那里的众生,头脑中的思维状态,既不是想,也不是不想。你说他想,他没有所谓有想众生的粗想,所以只能说“非有想”;但是他也不是完全的无想,还有细微的想,所以还得说“非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是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众生的头脑中的思维活动状态。印度人认为,从头脑中思维状态的不同来划分,六道众生只此三类,绝没有第四类。意思是什么?老师跟须菩提说,须菩提啊,我可说的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可千万别遗漏一些,既包括有想的,还包括无想的,也包括非有想非无想的。
这是三个对“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的强化性注脚。
无余涅槃与有余涅槃
接着往下看,释迦牟尼说,大菩萨们面对“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要干什么?看下一句: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无余涅槃”,可想而知,一定有一个相对的词是“有余涅槃”。佛教认为从一个特定角度可以把涅槃划分为“有余”和“无余”两类。有余涅槃、无余涅槃通大小乘佛法,大小乘都说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但理解上有所差异。
通俗地讲,有余涅槃就是有所剩余的涅槃。比如说佛陀三十几岁坐在菩提树下证道了,那么可以认为他老人家在那一时刻其实已经涅槃了,这个涅槃,可以理解为有余涅槃。比如说还剩余着这个身体,这个色身。为什么还要保留着身体?因为要给众生说法,跟众生结缘。80岁时,他老人家认为该说的都说了,该办的都办了,因此他老人家入了无余涅槃,就是这一点儿身体都不要了,彻底进入了涅槃。所以无余涅槃是涅槃的最后境界、最高境界。大菩萨们发了什么心?他们发了要让六道一切众生最后都入无余涅槃的心:“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灭度”,其实是同义语叠用,灭是熄灭,度是“pārami”,过河,在佛教里同一个意思,表示语气强烈。也就是大菩萨们发了一个心,要让所有一切众生都入无余涅槃。
大乘心量
读到这儿,应该体会到大乘佛法的心量,心量之大啊,是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里面有没有亲人、朋友、帮助我的人、爱护着我的人?“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当然包括这些人。但是包不包括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打击过我的人?当然包括。我是佛教徒,你也是佛教徒,咱俩是同修,“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包不包括这些同修?当然包括。我是佛教徒,那位先生不信佛,那位女士批评佛,还有的人甚至诽谤佛,“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包不包括那些不信佛甚至批评佛、谩骂佛、诽谤佛的?当然包括。所以佛教徒心中没有异教徒。在佛教徒心中,信仰佛教的是同修,不信佛教甚至信仰其他宗教的,依然是朋友。我们绝不能视没有宗教信仰的、不信仰佛教的、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为魔鬼,佛教从来没有这样的观念,佛教视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大乘佛法要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今生没有缘,来生接着度,生生世世。这是大乘佛法的心量。
这句话不仅心量大,而且具有强烈的彻底性。在佛教徒心中,只要还在六道中生死轮转,那么一定是充满了苦难;六道轮回的苦难,靠着轮回自身是不能最终彻底解决的。有人觉得生命的苦是因为钱少,因此解决方案是挣钱。有人挣到了钱,有人没挣到钱。没挣到钱的人认为还苦,但是不知道挣到钱的人,没钱人的苦没了,有钱人的苦又来了。有人把生命的苦归结为地位低,拼命往上爬。有人爬上去了,有人没爬上去,没爬上去的认为依然苦,但是不知道真正爬上去的、有了地位的人,没地位的苦是没了,有地位的苦又来了。有人说,苦是因为太胖,你以为瘦人不苦?有人说苦是因为个儿太矮,你以为姚明不苦?所以我们总在世间找解决生命苦的方法。但佛陀说,能彻底解决生命苦的只有涅槃。所以在佛教徒心中,涅槃是神圣的,是彻底的,是最彻底的摆脱生命之苦的解决方案。大菩萨们发的什么心?大菩萨们发的心,是要把所有一切众生都度向无余涅槃。所以修行大乘佛法的人,他的心中:第一,心量很大;第二,度生彻底。
本文由净名精舍根据喜马拉雅FM“于晓非导读”第022讲整理
1.《于晓非 于晓非: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于晓非 于晓非: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