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马粪纸 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梦想绽放更加绚丽

  梦想绽放在这个特别的日子

  ——写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之际

  ■解放军报记者 王天益 程 雪

  特约通讯员 张 未

  2020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国家航天局叶雨恬提供

  最美人间四月天。这是万物生长的时节,也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月份。

  对中国航天来说尤为如此。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84年4月,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1990年4月,首次成功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把美国制造的通信卫星“亚洲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就在今年4月,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航天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中国梦牵引航天梦,航天梦助推中国梦。

  就在这个4月,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2020年,我们正迎来一个又一个新的梦想绽放——

  看,大凉山深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已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斗全球星座组网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中国“北斗”将造福全球;

  看,南海之滨,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已到达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国载人航天三期工程大幕将启……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畅谈梦想;奋进在伟大的新时代,我们更有充足的信心和力量把梦想变成现实。

  梦想起航——

  千年夙愿中萌芽

  一穷二白中起步

  2020年4月,人类航天史上的一项历史记录仍在不断刷新——

  这项“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最长存活时间纪录”的保持者,是来自中国的“玉兔二号”。

  在“嫦娥三号”探测器携“玉兔号”月球车登月后,这辆首次登陆月背的月球车本来可能有一个全新的名字。但在一场面向全球的征名活动之后,中国航天人反复衡量14847个有效名称,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以神话传说中的“玉兔”为中国月球车冠名。

  这个选择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如果你关注中国航天,你会发现,很多航天器的名称都与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有关:迢迢奔月的“嫦娥”、指路导航的“北斗”、带着“火眼金睛”寻找暗物质的“悟空”、开创利用卫星千里传递量子信息先河的“墨子”……

  因为,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深处,凝结了太多走向星辰大海的夙愿:“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浪漫传说,世界公认最早对哈雷彗星的观测记录、对太阳黑子的记载,诗人屈原充满好奇的《天问》,张衡制作飞翔木鸟,万户乘坐火箭升空等航天探索……

  然而,近现代我们落后了。直到新中国成立,最早仰望星空的民族才真正迈出探索太空的步伐,而且是从一穷二白中起步。

  仅举一例。曾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的陈克明记得,当时,为了造出发射卫星的火箭燃烧室壳体,他拿着图纸跑了十几个省市,竟没有一个可以独立生产的厂家。

  不过,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追梦者的步伐。后来,陈克明想尽办法,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让多个厂家生产再拼装,集全国各地之力如期完成了任务。

  在中国航天起步的早期,还有更多艰难险阻逼出的“奇思妙想”:一根粗木头加一个白铁皮箭头就成了火箭模型;马粪纸上涂上墨汁,来探索空间光学滤波器的研制;猫的胡须也能当红外地平仪探测器的装配工具……

  如此艰难的起步,在世界航天史上绝无仅有;也正是如此艰难的起步,淬炼出了自力更生的中国航天精神。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

  1970年,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中国由此进入航天时代;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往返太空,太空迎来首位中国来客;2007年,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准确入轨,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圆……

  这,是一次次伟大航天梦想的起航,也是一次次伟大航天精神的起航。

  梦想接力——

  事业不断前进

  精神代代传承

  2020年4月,航天专家孙家栋度过了91岁生日。这位被称作中国航天“大总师”的老人,亲历了中国航天梦最初的艰辛起步,也见证了一代代航天人之间的梦想接力:

  ——1967年,孙家栋领衔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那一年,他年仅38岁;

  ——2000年,袁家军担任神舟飞船总指挥,那一年,他刚刚38岁;

  ——2008年,孙泽州担任嫦娥三号探测器总设计师,那一年,他也是38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走过60多年峥嵘岁月的中国航天事业,为什么始终充满了昂扬奋进的青春气息?答案就在一代代航天人为了中国梦、航天梦的接续奋斗中。

  那是光荣使命的交接——

  “历史的接力棒,正式交到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手中啦!”5年前的一句话,至今令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飞雪一想起来,就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这是2015年1月中旬,王飞雪在北京参加一次北斗系统建设重要会议时,即将卸任的北斗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的叮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国的航天事业正是在一次次沉甸甸的使命交接中向前发展。

  2004年1月,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回收成功“百日”之际,42岁的张柏楠出任神舟六号总设计师。在这之前,执掌载人飞船总设计师“帅印”的,一直是“东方红一号”研制“十八勇士”之一的戚发轫。

  接过使命的接力棒,10多年间,张柏楠主持了神舟六号至神舟十一号飞船系统的研制,先后把10名中国航天员送上了太空。

  如果你留意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会发现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各个航天领域,这样的使命交接一直在进行,这样的使命担当也持续在发生。正是因为总是有新一代航天人担当起新使命,中国航天才能不断实现新的梦想、书写新的荣光。

  那是伟大精神的传承——

  50多年前,负责建立“东方红一号”卫星测控体系的陈芳允遇到了一大难题。原计划建设18个卫星观测站,可由于国家经济条件有限,卫星观测站的数量必须大幅削减。减到多少个?经过他们反复研究,观测站的数量最终减到了6个,以最小成本圆满完成了测控任务。

  这一故事可谓立足国情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生动体现。几十年间,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这一精神早已融入中国航天人的血脉:创立“异想天开”的“双星定位”理论,建立别具特色的北斗导航星间链路,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探访月背……

  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伟大事业催生伟大精神。几十年来,伴随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中国航天精神也不断在继承中弘扬: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

  今天,中国航天在现实的天空中星光满天,在精神的天空中同样是“星光”满天。

  梦想花开——

  服务国计民生

  托举民族复兴

  2020年4月,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主战场武汉取得阶段性胜利。

  科技战“疫”的冲锋中,身处太空的北斗导航卫星功不可没: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它支撑精确标绘;无人机喷洒防疫作业,它提供厘米级精准定位;车队运送物资,它规划导航路线,推送交通信息……

  北斗战“疫”,正是航天科技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今天的中国,航天成果已广泛服务于国计民生各领域:“高分”卫星为最近西昌森林火灾扑救的前方指挥、灾情评估提供重要参考,“风云”卫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准确气象预报,航天医学研究成果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中老年骨密度降低等疾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曾将载人航天的意义形容为“顶天立地”。“之所以说顶天,是因为它事关国家长远发展,托举民族伟大复兴;之所以说立地,是因为它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

  顶天立地——载人航天如此,整个中国航天事业亦是如此。

  1971年10月25日,就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的第二年,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4年,邓小平同志出席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站在了联合国大会讲台上。

  后来,邓小平同志评价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一句口号代代相传、广为人知:“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

  此言不虚。几十年来,一批批中国航天人胸怀祖国、奋力拼搏,使我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第一个实现月背软着陆的国家、第一个发射量子卫星的国家……当一个个走向“前列”的数字与“国家”二字相连,那问鼎苍穹的力量便已汇聚成助推民族复兴的澎湃动力。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今天,新的梦想已再度扬帆起航,在新时代航天人的砥砺奋进中,我们必将迎来更加绚丽的梦想绽放。

1.《马粪纸 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梦想绽放更加绚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马粪纸 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梦想绽放更加绚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460011.html

上一篇

广西平南新闻 广西最大跨径斜拉桥平南相思洲特大桥主塔顺利封顶

下一篇

正点闪电瘦 春天里的诗行

中国烟民数量2019 中国疾控发布2019中国中学生烟草调查 初中生吸卷烟比例下降 电子烟使用率上升

昨天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19中国中学生烟草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尝试吸卷烟和现在吸卷烟的比例分别为12.9%和3.9%,较2014年明显下降,但电子烟使用率显著上升,由2014年的1.2%上升至2.7%。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仍存在教师在校园内吸烟的现象,有8.5%的初中学生和13.0%的普通高中生,几乎每天在学校内能看到教...

眼前的生活 新疆叶城县阿克塔什镇:眼前的生活是几辈人的梦想

眼前的生活 新疆叶城县阿克塔什镇:眼前的生活是几辈人的梦想

鸟瞰叶城县阿克塔什镇(无人机拍摄)。2018年,叶城县投资8.4亿元,建成全疆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区,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 马甲兵 摄  6月16日,从叶城县城向东北出发,驱车22公里,记者走进楼房林立、规划有序的叶城县阿克塔什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所见之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阿克塔什镇,荒漠之中崛起的一座希望之城。按照“...

8341部队 下花园发电厂|新中国电力的“红色精神”

202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大唐下花园发电厂也已经走过了83年的风雨历程,时光流转,不变的是新中国电力的“红色精神”。  下花园发电厂,东临京包铁路,西濒洋河,南距北京125公里,始建于1937年。回溯当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为掠夺战争资源,利用下花园煤、水充裕的条件,先后建设了四个发电所,合称为下花园发电所。  解放前下花园发电厂东...

徐麟 徐麟:中国媒体关于抗疫的报道是实事求是,真实客观的

今天(6月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并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提问:关于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原因和责任,西方媒体和中国官方媒体之间,似乎正进行一场信息战,在世界需要真实报道的艰难时刻,人们为什么要相信中国的官方媒体?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回应,中国媒体关于抗疫的报道是...

北京交通管制通告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 北京将对部分道路采取交通管制

15日,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获悉,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定于9月上旬在北京举办,为保障筹备工作和活动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有关规定,期间将对国家会议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周边道路分时、分段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通告如下:  活动期间,下列时间、道路除持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