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卿自幼受到很好的家教,良好的家风家训对他影响很大。少时即勤奋好学,弱冠之年文名大噪。他性情耿直,风趣幽默,聪睿多智,天性善良,极同情贫苦百姓。出仕后无私无畏,敢于斗恶,操守廉洁,勤政爱民。
他究竟清廉到何程度?
自费任职防贪腐
李尚卿幼时过继给叔叔婶娘当儿子,主要由婶娘抚养,供其读书,考中进士。奉旨到湖南城步县任知县,起程前婶娘告诫他:“子仁呀,你是老百姓的后代,事事要为民做主,要当清官,不当贪官。你的俸禄是百姓身上出的,用于给百姓办事吧。我给你立个规矩,每年按时派人回家取钱粮,以保清廉。”李尚卿不忘婶娘的养育之恩,也不忘婶娘的谆谆教诲,严以律已,廉洁奉公。有一年,李尚卿深入民间去查访案情,了解百姓疾苦,没顾及差人回家取钱粮,婶娘对此顿生疑窦,怕李尚卿在外学坏了也成贪官了,立即派人前去查问情由,当了解明白了之后,老人家这才放了心。时至今日,湖南百姓仍盛赞李尚卿是自带钱粮任职的好官。李尚卿的亲生父母与婶娘一样,都给了他良好的教育。
赋诗规劝巡视官
李尚卿初到邵阳县时,有位差官来巡视,当时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靠野菜度荒。李尚卿也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巡视官,巡视官见桌上只有麦子饭和葱汤,大为不悦,将碗筷扫落在地。李尚卿俯身拾起打碎的饭钵,恭请巡视官上楼去看看。在县衙的楼上,李尚卿指着四周民舍,心情沉重地对巡视官说:“您看,在这生火做饭的时候,有几家在冒炊烟?很多人家都断炊了。”随即他以炊烟为题即景赋诗:“麦饭葱汤君莫嫌,瓦钵粗碗亦堪怜。请君抬头四处望,多少人家未生烟。”巡视官见状,自觉汗颜,马上道歉,发誓要做体察民情的好官。
百姓立碑颂其德
李尚卿先后两次任邵阳知县,清廉事迹众多而感人至深。他打击贪官污吏,惩治奸商盗匪,把原来地痞土匪横行的邵阳,治理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士民在县衙前立李子仁德政碑,记述李尚卿六大功绩:“一是‘日坐堂皇,与民相见,暇则屏从徒走,巡察民隐’;二是‘操守廉洁’,严禁勒索受贿;三是俭约,下乡办事不带随员,不受馈赠,自己掏腰包投宿村店;四是‘爱民如子’,清理积案,民无冤狱;五是以简驶繁,事毕不扰民;六是不徇私情,凡是有权有钱来求情者‘必严拒之’……”李尚卿离任时,百姓无不热泪相留,家家门前摆一盆清水,悬一面明镜,赞颂他“清如水,明如镜”。后来士民又立李子仁去思碑,去思碑为铁质碑,铸有去思碑歌。县人赋诗唱和颂其功绩的诗歌,由濂溪书院山长邹先举辑成的《资阳遗爱集》,并刻印发行。“水打状元洲,清官不久留,要得清官到,除非李蛮牛”,这是湖南民间流传至今的民谚,李蛮牛是百姓对李尚卿的尊称,为民作主,他敢于顶住各种压力、敢于打击各种邪恶势力。
孤入匪巢除匪患
李尚卿崇尚无为而治,但却有超人的胆识与谋略,他对鱼肉平民的土豪劣绅、地痞流氓和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初到新宁的时候,盗贼猖獗,官场腐败,百姓苦不堪言。当时新县有一大痞子,拉一帮人马以高山深洞为巢穴,打家劫舍,祸害百姓。这伙土匪中的大多数是被大痞子胁迫参加的。为了争取多数人反正,李尚卿捎话要见大痞子,大痞子提出条件,只准李尚卿只身前往,并要蒙住眼睛带进山洞。李尚卿答应了,孤身一人深入匪巢。他对众人讲述利世才能利人、利人才能利已的道理,讲述人生守法谋生、安居乐业、乐享天伦的重要,众人纷纷表示知县大人说得对,大痞子急了,恐吓谁动摇就杀掉谁。李尚卿苦口婆心地规劝大痞子,但一点效果没有,无奈之下,趁其不备,从一小喽罗手中夺下钢刀,猛然刺向大痞子,一招毙之。大痞子没了,众人胆子也大了,随着李尚卿下山回家,誓当良民百姓。为了纪念此事及李尚卿的其他功绩,新宁百姓修建了凝秀阁,阁里立有一块比人还高的石碑,记载李尚卿的功迹。逢年过节,百姓纷纷到凝秀阁上供祈祷,请李尚卿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凝秀阁在新宁县政府驻地的金石镇,阁被拆后,群众仍然到原址处上香发纸。在新宁、城步、邵阳、永定等地,李尚卿是唯一的一位百姓至今逢年过节仍在祭祀的旧时官员。2016年8月,寻访清官史料的乳山工作人员,还在凝秀阁原址上看到祭祀李尚卿的纸灰和香头。
节俭公需减民负
李尚卿清光绪十二年任永定县知县,到任后将当时规定的打官司坐堂费十六串八百文改为仅收挂牌费八百八十文,其他费用全免。不准差人吃拿卡要,有的差人因捞不到油水而辞职。永定出木炭,历届知县每年调运木炭数千篓,分送州、道、司、院等上司衙门,这已成惯例。李尚卿到任后,只给对永定百姓有贡献的澧州道台送去四篓,其余的一概不送。李尚卿不带眷属住县衙,廉洁奉公,押司房当寝室,白天把公事处理完,晚上早睡。他对异地而居的妻小及伴随身边属下要求都极为严格,如有犯奸作恶,一律严惩不贷。下乡视察,只吃家常饭,若以酒肉招待,必遭他严厉申斥。当时县官上街,打着肃静、回避两块禁牌,鸣锣开道,曰官仪。李尚卿从不让摆官仪,自由出入,与百姓亲如家人。他在永定县六年,百姓送他“万家生佛”的彩匾。光绪二十年九月,因监犯李士霸杀人越狱,李尚卿负连带责任被免职。此时他只剩下薪俸310串,除留50串作路费外,其余都捐给育婴堂、节孝祠和接济家庭生活困难的差役。离县时,百姓焚香遮道、依依难舍。带在身上的那50串铜钱,路上也被他救济了穷人,真真正正的是两清风而去。
清官第一名声实
清末湖南新宁出了两位大臣,一位是刘长佑,另一位是刘坤一。他俩是邻居,论辈分刘坤一是叔,刘长佑是侄;论年龄,叔却比侄小12岁。刘长佑官至闽广总督,刘坤一官至两江总督。李尚卿在三湘为官,把这两位总督都“得罪”过。李尚卿在城步县时,刘长佑路过县境,其随兵砍老百姓的竹子做旗杆,不但不给钱,反而打骂百姓。受到欺负的人来县衙告状,李尚卿命衙役把随兵传来,那随兵不服,被当堂责打50大板,并判其赔偿竹子钱。百姓盛赞李尚卿不畏权势、为民作主。刘长佑听说后,也称赞李知县办案公正,后来还请李尚卿喝酒,当面向其道歉,并开始肃整军纪。没有想到,不几年之后,李尚卿调到新宁任知县。到任后得知刘坤一有个侄子,侵占别人的田产,前几任知县不敢管。李尚卿依法立案调查,罪名成立,将刘坤一的侄子收押入监。刘家人向刘坤一通报,并请他通融放人。刘坤一与刘长佑一样,都是清官,他觉得李尚卿不会冤枉人。家中出了这样大的事,再忙他也得回来看看。刘坤一微服回到新宁,因早年参军在外他,乡里很少有人认识他。进入新宁,他就听到议论,说他侄子理亏。见到家人和李尚卿之后,刘坤一明确表态,支持李知县秉公办案。俗云“留人性命就是留己性命“,好在刘坤一的侄子没有命案,强占人家的田产悉数退还,并登门道歉,另外向乡学捐银1000两。刘坤一回乡听到很多李尚卿的感人事迹,深受感动,他在向皇帝举贤的奏折中称李尚卿为天下清官第一。
惩懒处罚“长油草”
有一年夏天,李尚卿到城步乡间体察民情,看到有的稻田里油草疯长,与禾苗争肥。他回到县衙,贴出一张告示:“谁家田里的油草最长,献到县里来,衙门有赏钱。”百姓们看到告示,一时摸不着头脑,奔走相告。有一个懒汉,插秧后两个多月还没薅过一次草,油草长得比禾苗还高。他听说县衙有赏,就从地里薅一棵5尺多长的油草送到县衙。李尚卿按告示所说的,给了他赏钱。随后脸色一沉,惊堂木一拍,厉声说:“种田人本应勤劳耕种,而你怕苦怕累,地里长了这么高的油草,还能收获粮食吗?”李尚卿当即投下令牌,将此人责打20大板。消息传开,全县大兴勤耕之风,农业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
为助贫弱审石头
有一年的腊月,一位穷苦农民挑了一担香油去城里卖,不留意被一块石头绊倒了,香油全洒在地上。这是个犟汉子,去县府衙门状告石头,他对李尚卿说:“石头洒了香油,无油卖钱,一家老小这年怎么过?”李尚卿很同情这人,就贴出告示,说是定于某日,知县要审石头,据情断案。审石头那天,城里、乡村来了好多人,大家想看县官怎样审石头。李尚卿叫衙役搬来那块绊脚石,当着众人说:“你们看,这块石头害得这人年都过不成,可石头也不能赔偿钱,怎么办?”说罢,他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放在石头旁边。围观的人被李尚卿的良苦用心感动,大家纷纷拿出几文钱,放到石头旁。当超过一担香油钱时,李尚卿宣告审案结束。他向人群作揖说:”好人好报,我替他谢谢好人!”人们在一片欢呼声中散去。
伸张正义惩讼棍
城步有个替人打官司赚钱的讼棍。这次,他为猎户杨某包打一场官司。杨某经常进山设弩箭猎杀老虎,夜放日收。有一次,杨某白天没有去收箭,把一个姓陈的樵夫射死了。死者家属告发杨某“日出未取箭,致伤人命。”杨某以重金求助讼棍,讼棍贿赂衙门保管文书的人,拿出原告的状纸,把状纸上的日字改成月字。讼棍便以“月下伤人,责任在夜间进山的人”为依据进行辨护。李尚卿见此辩护,也以为是月下伤人,故不能判重刑。后经仔细推敲,觉得其中有破绽,须进一步查明。他来到受害人家中,仔细询问。原告认定樵夫是白天被射杀的。回衙后,李尚卿再三审问文书执事,执事承认状纸被讼棍看过。李尚卿差人将讼棍抓来,杖责50大板,命其打着大长条旗周游各地。其他讼棍闻之丧胆,从此奸滑之徒不敢为非作歹,同时按法律追究了杨猎户的罪责。
1.《天下清官 乳山清官丨天下清官第一李尚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天下清官 乳山清官丨天下清官第一李尚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48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