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
一、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讲 先秦文学
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 221 年秦朝统一天下以前的历史,包括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从上古到战国末期这段时间。这个时期的文学就是先秦文学。由于它是中国文学从萌芽状态到初步发展的阶段,因此,当时的哲学、历史一起被囊括在先秦文学中。
先秦文学的文学形式和内容:
1.上古歌谣。 它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与音乐、舞蹈相结合而产生的,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相传至周代设置采诗观风之官,从而促使各地诗歌得以集中、整理及编订,因此才有了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第一座高峰。
2.古代神话。 它是先秦文学中的另一重要领域。神话是人类认识在初级阶段的产物,限于远古人类的知识水平,他们往往把一切自然力形象化、拟人化,以故事或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而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那种新奇奔放的幻想,启发作家的想象力,也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艺术形象。
3.先秦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 《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 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4.楚辞。 它产生于战国后期,与楚文化关系密切。楚辞在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后,才真正形成一代成熟的文学样式。《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继《诗经》后的又一座诗歌高峰。
(一)古代神话
记载神话的古代典籍很多,但大多分散而不集中。古籍中保存神话传说较多的有《山海经》、《淮南子》、《穆天子传》等。
《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到秦汉初期,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的神话寓意深刻,形象鲜明。《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皆为名篇,塑造了精卫、夸父的英雄形象,反映原始人在实际生活中同自然界作斗争的坚决意志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 31000 字。记载了 100 多邦国,550 山,300 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淮南子》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流传较广的神话故事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女娲补天》通过歌颂女娲的神奇力量,实际上赞美了人定胜天、人类能够战胜自然的伟大力量。《后羿射日》则塑造了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
(二)《诗经》
1.《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收诗篇多写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公元前 11 世纪至公元前 6 世纪),反映了此间约五百年的社会面貌。《诗经》共收录诗歌 311 篇,其中 6 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也称为六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至于其编撰过程,先秦古籍中也没有明确记载,汉代以后主要有“王官采诗”和“孔子删诗”二说。周王朝时期,各诸侯国置采诗之官,各地诗歌因此由中央政府汇编而成。《诗经》是几百年创作的结果,作者众多,又经过多人之手传播,最后才精选成书。
2.《诗经》的内容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来自十五个地区),有诗 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 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 40 篇。它们的创作年代很难一一具体指出,但从其形式和内容的特点来看,可以大体确定:“周颂”的全部和“大雅”的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的全部则是东周以后至春秋中期的作品。
“国风”大部分作品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其主要内容:①表达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愿望和对劳役、兵役的痛苦与反感。例如《豳风·七月》描述了农奴被剥削、压榨,终年辛勤劳动和痛苦和生活。《魏风·伐檀》揭示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对不劳而食者提出了质问和抗议。《魏风·硕鼠》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唐风·鸨羽》写出了久困王事,在沉重的徭役压榨下人民痛苦的呼号。《豳风·东山》描述战后农村的破败景象,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和痛苦,表达了人民对和平与劳动生活的渴望。而《王风·君子于役》则从征夫家属的角度,表示了对兵役、徭役的愤怒与不满。
②对劳动的讴歌。如《周南·芣苢》是妇女们三三两两去采集车前子时边采边唱的歌,表达了妇女劳动时欢快之情。《魏风·十亩之间》唱出了采桑姑娘在劳动中的欢乐和劳动后愉悦的心情。
③表现爱国主义情操和对统治阶级丑恶行径的揭露。如《秦风·无衣》反映战士们在国难当头为保卫家园,慷慨从军,团结御侮,同仇敌忾的豪情。《鄘风·载驰》表达了许穆夫人为拯救祖国于危亡之中而奔走的崇高爱国精神。《陈风·株林》还揭露了陈灵公的荒淫无耻,《鄘风·相鼠》则对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④表达爱情的恋歌和反映妇女婚姻与命运的诗篇。如《周南·关雎》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大胆、率真地表露对一位美丽姑娘的相思之情。《召南·摽有梅》写一个女子惟恐青春易逝而急于求偶的热切心情,大胆泼辣,真挚动人。《邶风·静女》写一对青年男女幽会,富于生活情趣。爱情大多美妙可言,婚姻却会结出难以意料的苦果。《诗经》中的《氓》和《谷风》是两首著名的弃妇诗。在《氓》这首诗中,叙述了一名女子从与人恋爱到结婚以致被抛弃的全过程。这首诗歌描写了上古时期的婚姻悲剧。
“雅”是西周赌城地区的正声雅乐。“小雅”有 74 篇,大多数诗篇出于贵族之手,用于贵族宴享。“大雅”有 31 篇,大多是王室贵族和朝廷官员以及乐官等所写的歌颂周王朝的诗篇,用于诸侯朝会。
“小雅”中少数诗篇来源于民间,它们与“风”的风格如出一辙,或写饥寒之苦,或写征夫之劳,叙事生动,描写细腻。《采薇》是一首写戍边兵士的诗。诗的末章写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融情于景,以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写出了戍卒久役将归的又悲又喜的真实情感。“大雅”中有 5 篇周人史诗极富价值,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和《大明》。《生民》记述了周朝始祖后稷创业的艰辛过程。相传后稷是农业的发明者,描写充满神话色彩的后稷故事,反映了周人对这一传奇人物的热爱。
“颂”是统治集团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共 40 篇,它采用典型的词章歌颂祖先。
3.《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因作品众多,内容博杂,历时久远,作者不一,地域各异,艺术成就与风格自然是难以划一。但从总体而论,其艺术成就大体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从各个方面描写了我国西周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广泛而多彩,尤其是其中的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直接坦率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喜爱和憎恨、痛苦和希望。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表达民众的理想和愿望。 ② 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 “比”就是比喻或比拟,也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 “兴”就是托物起兴,先用他物起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兴多在一首诗的开头。起到协调韵律、创造意境、烘托气氛、象征、联想、比拟等作用。 ③ 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复沓的章法又叫重章叠句,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反复吟唱。作用: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 四言句式为主,也有一些突破此定格,在整齐中显出参差错落之美。 ④ 丰富、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诗经》的诗歌语言非常优美,大约使用了近三千单字,其中有名词、动词、 形容词,丰富多彩、生动准确地表现各种事物及其变化特征。还用了大量动词、形容词及双声字、重叠字、叠韵字,写景状物,拟形传声,细致传神,使诗歌富于形象美和音韵美,增强了诗歌语言和艺术魅力。
但是《诗经》对后世文学也有影响不好的一面。它的不少雅诗和颂诗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庙堂文学和宫廷文学,后世封建文人正是把这些继承下来,用以歌颂统治阶级的文治武功和祖先的“圣明”,成为他们献媚求宠的手段,历代礼乐志中所载的郊庙歌、燕射歌,以及虚夸的赋、颂、铭、诔等,都是这一类作品。
(三)历史散文
1.《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即是对《春秋》这部经书的详解。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又作《榖梁传》)合成春秋三传。以《春秋》的经义为纲、编年为序,采集其他史料,加以补充,重在记事。相当系统而具体地记述了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左传》虽是历史著作,但从文学角度看,依然有其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 有紧张动人的情节。它总是抓住故事的重要环节或有典型意义的部分来着重叙述或描写,而不是毫无选择,平铺直叙。特别是一些内容复杂的事件,如“广厦万间”,既各成片段,而又四通八达,互有关联。如僖公二十三、四年写晋公子重耳出逃及返国的经过,时间既长,故事情节又非常复杂,而选材布局极其恰当。第二是善于写战事,特别是几次大规模的战事写得最出色。它们的特点是对战争的看法有一定的思想原则,因此写战争并不单写军事行动,常常着眼政治问题,把军事和政治结合起来。如长勺之战(鲁庄公十年),鲁弱齐强,曹刿一开口就问凭什么去同齐国作战。直到听见庄公察狱以情的话,才说“可以一战”。第三是行文辞今之美。辞令之美就是语言之美,不过辞令虽靠语言来表现,但更重要的是有充分的理由,出使专对才有说服力。如烛之武对秦伯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记事年代起自周穆王,止于鲁悼公(约前 1000—前 440)内容涉及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以记载言论为主,但也有不少记事的成分。《国语》的文学特色是:第一,记述史实,偏重记言,所述各国史实大多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论、彼此对话或互相辩难来表现,人物形象由此见出。第二,文字简练 逻辑严密。《国语》的文采逊色于《左传》,但也有情文并茂之作。如《邵公谏厉王弭谤》一文,邵公向周厉王提出的问题十分尖锐,但表述委婉恳切,比喻通俗形象。“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一句发人深省,富有文采。第三,记事虽简略,但少数篇章叙事先整,记事与记言并重,言为事发,顺理成章。
3.《战国策》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 460-前 220)。书名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和历史散文的总集。它的作者不可考,后来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它保存不少的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极高,它的主要特色在于:第一是富于文采。《左传》也是以文采著称的,但两者相比照,可以看到《战国策》的语言更为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无论叙事还是说理,《战国策》都常常使用铺排和夸张的手法,绚丽多姿的辞藻,呈现酣畅淋漓的气势。在这里,语言不仅是作用于理智、说明事实和道理的工具,也是直接作用于感情以打动人的手段。如《苏秦始将连横》、《庄辛说楚襄王》等篇,都是显著的例子。第二,《战国策》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左传》描写人物,大抵是简笔的勾勒。《战国策》中,如《齐策》写冯谖,一开始,描绘他三次弹铗而歌、有意索求更高物质待遇的奇特行为,初步刻画了他的不同凡响而又故弄玄虚的性格。接着,展开了“冯谖署记”、“矫命焚卷”、“市义复命”、“复谋相位”、“请立宗庙”等一系列波澜起伏的情节,将这位有胆识、有策略、有手段,同时也是恃才自傲、多辞善辩的“奇士”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战国策》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这也是以文学手段帮助说理。这些寓言,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又浅显易懂,独立地看,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诸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历来家喻户晓。由于《战国策》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常常受到严厉的批评。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它正是体现了战国时代活跃的思想氛围。它对语言艺术的重视,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文学史上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秦汉的政论散文、汉代的辞赋,都受到《战国策》辞采华丽、铺排夸张的风格的影响;司马迁的《史记》描绘人物形象,也是在《战国策》的基础上更为向前发展。
来源:翻译硕士的微博
备考MTI的小伙伴 可以关注公众号:MtiPartnersChina(更多MTI备考资料每日更新:考研经验谈、百科干货、热词、写作技巧)
1.《先秦文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先秦文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