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东北部,有一个叫吴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简称吴川县)的地方,隶属遵义市管辖。这个地方总面积超过2777平方公里,人口32万,大部分是少数民族。
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土著民族,是吴川最早的土著民族,是吴川最早开荒的先民之一。这里还有很多仡佬族的风俗习惯。在这里,还有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仡佬族文化村。时至今日,吴川仍保留着近千年前冶炼丹砂的遗址和民间采矿炼金的传统。
吴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隋朝以前,中央没有在吴川地区设立专门的行政区划进行管辖,只是间接由其他县进行统治。隋朝以后,中央王朝开始在这一地区划分行政区划来管理其土地。
春秋战国时期,吴川先属巴蜀,后属楚、钱中部,后属秦、钱中部,汉代属武陵县。公元589年(隋九年),吴川县设在延河县东岸,属永州;旋转垃圾属于巴东县。
公元599年(汉武帝在位第19年),他安慰了黄貂鱼,并致信武川县。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贵州慰问团认为武川县是当时的一条重要道路,于是申请设县;三年后,武德四年,吴川县设在此地,后改名梧州;公元630年,役州改为泗州。
公元1107年(北宋惠宗大观元年),土著首领田有红愿意做国家公民,就加入了国家。郑和八年(1118年),泗州复建,泗州迁至吴川县独山故地,即今吴川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泗州武官田进贤入关。元朝统治者在泗州地区设立万虎符,任命田为最高地方长官,后改为泗州军民慰劳部,调至传播全省,率领镇远府、武川县、南木洞等66个官司进行统治。
明洪武五年(1372年),武川县隶属思南宣威部。永乐十一年(1413年)改地为流,废宣威二秘,设流官,属思南府。清朝还是属于思南府的。武川县地处民国边境,先后属于远镇和第六行政监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到1959年3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武川县正式更名为武川县。1986年8月,国家决定撤销武川县,设立武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探究仡佬族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仡佬族应该起源于古代的白鳍豚,白鳍豚经历了现在人的进化,最终形成了仡佬族;另一种观点认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东南地区的越南人迁入西南地区后与当地土著人融合,进而形成当时夜郎国的主要人群,最后演变成后来的陪审
1.《务川县属于哪个市 贵州省的一个县,因为名字“难认”,改回了1400年前的原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务川县属于哪个市 贵州省的一个县,因为名字“难认”,改回了1400年前的原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695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