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主城区自行车共享和共享助力车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一直是昆明城管部门关注的焦点。10月30日,昆明市城管局与美团、Hello、青菊三家自行车共享企业进行了交流,明确了下一步的管理方向和措施。有人提到,昆明应继续减少自行车共享数量,提高车辆准入门槛,促进自行车共享的“无差别统一维护和管理”。
据公开报道,交流会上提到,昆明主城区自行车共享和共享助力车总量计划控制在10万辆以下;要协调取消市内停车位,设立更多的非机动车停车区;要求自行车共享企业增加更多的运维人员,提高工资;要实行“无差别管理”,不区分自行车共享品牌,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所有这些措施都有一个目的:管理好自行车共享,提高城市的外观,使人们旅行方便快捷。
查阅过去一年的各种公开报道,不难发现昆明确实非常重视自行车共享的管理,一直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角度的调整。
整整一年前,即2019年11月1日,修订后的《昆明市自行车共享运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生效,其中明确规定“昆明市自行车共享总量控制在20万辆以内,实行牌照管理”。《细则》实施后不久,共享助力车也出现在昆明街头,很受欢迎,成为许多市民出行的首选。
今年2月初,疫情肆虐时,市城管局牵头组织成立“行业消毒联盟”,对昆明街头的自行车共享和助力车进行无歧视消毒,保障市民健康;今年7月,昆明市在全市三个地方启动“自行车共享统一维护管理区”试点;8月初,昆明要求将现有的18万单车合租减少到9万以内;再加上10月份的这一新动作,我们可以看到管理者们的清晰思路——
提升管理措施,将各企业的“单独管理”改为“联合管理”;
积极控制数量,减少企业出于竞争原因盲目增加的车辆数量,给城市留足空;
提高出行质量,将易损坏、难找的单车共享逐步升级为覆盖面大、受市民欢迎的共享助力车,方便人们出行,方便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有媒体注意到,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共享助力车在昆明的发展相当顺利,这与昆明市城管部门关系密切。上个月中国产经新闻的一篇报道中特别提到,为了管理好共享助力车,昆明借鉴了自行车共享的管理经验,打出了一套标准严格、调度科学、智能停车、强制约束的“组合拳”。在《细则》的基础上,完善了城管部门、企业、街道社区、电网中心、各级电网监管人员配套的运行维护机制,创建了“共享助力车管理”9月,《中国日报》的一篇报道关注了昆明市街道共享助力车的动力转换器。据一位受访的换电员介绍,这份工作不仅早晚高峰忙,中间还能“适当放松”,月均收入6000多元,是一份理想的工作。可见共享助力车作为自行车共享的“升级版”,在昆明空,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昆明的管理经验也成为重要的借鉴依据。
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相信在管理者与企业的不断沟通中,在市民需求与城市发展的不断磨合中,共享单车和助力车的数量和质量将达到供需的平衡点,成为昆明美景和城市交通的有力支撑。
1.《幸福单车 管好共享单车 丰富昆明经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幸福单车 管好共享单车 丰富昆明经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714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