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很多杭州人在朋友圈都被这张照片暖到了。照片中:一名警察一只手拿着一个迷路的男孩,一只手拿着一个大袋子...
照片中的警察是刘贤波,东北一名40岁的男子。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麻袋哥”。自2015年起,他一直是杭州西站的常驻警察。
长假第五天,我们来看看“麻袋哥”的故事。
七八十斤行李包 一天扛20多个
“您朝里面走,这个包交给我!”“进去把这个包给我!”
这个国庆,如果你来西站坐公交,走到站门口会遇到刘贤波,看到你有个包拿不动了,他会主动“搭讪”。
这不是刘贤波第一次帮乘客提行李了。和平时比较多的巡逻任务不同,刘贤波长假时会给自己额外的任务,提行李就是其中之一。
早上5点,刘宪波起床了。他必须在7点前到达西站,因为在第一辆公共汽车启动之前,会有大量乘客来到车站。
“在放假回家的队伍中,很多妇女和老人都背着大包小包。因为行李太重,走不了几步就不容易休息。”听到记者前来采访,刘贤波笑着说:“这只是一件小事。”。
是小事,但也不小。“背麻袋”其实是帮助车站排水的。“只要乘客走得慢,在一个地方拥堵,就会带来安全隐患。”刘贤波说,在人流高峰的长假第一天,一名安徽乘客被挤到地上,在得到紧急救助后安全逃脱。
“一天下来你打算吃多少?”
“二十多,一个是七八十斤,没关系!”
看到大家又在朋友圈自称“麻袋哥”,刘贤波乐此不疲,中午赶紧吃了几口饭。他来到车站门口,站了起来,来的比乘客早,走的比乘客晚。
这个“麻袋哥”很敬业!
军章换警徽 当兵的韧劲不能丢
10月5日上午,当记者再次电话采访刘先波时,电话那头的他已经声音沙哑,虽然已经感冒好几天,但他仍然放心不下车站的治安,主动向领导“请缨”加班六天。10月5日上午,记者再次电话采访刘贤波时,电话那头的他已经声音嘶哑。虽然感冒好几天了,但还是担心车站的安全,主动要求领导加班六天。
2012年,35岁的刘贤波从部队调到西湖分局,当了人民警察。他的军徽换成了警徽,但他作为军人的坚韧从未丧失。
“他刚来车站的时候,西站黄牛党屡禁不止,让很多乘客上当受骗。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大大改善了。”留下的派出所所长朱匡海是刘贤波的老领导。他告诉记者,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刘贤波利用自己的军人工作。
“以前这些卖票的主要是口头批评教育,他就不一样了。每次他都要花半个小时给卖票的人进行军训。”朱匡海说,军训的内容很广泛,比如站在军人的姿态,写自我批评的书,上法律课,做志愿者等。最壮观的一次,近十名卖票者同时在军训,接受游客的“检查”。
别看“麻袋哥”,里面有很多温暖的故事。“没人想当卖票的。很多人选择这样做,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刘贤波说,每次抓到卖票的,他都会问对方知道什么技巧,通过朋友圈帮卖票的找到合适的工作。
在西站呆了两年后,刘贤波还整理了一份西站流动人员的档案,有姓名、居住地、电话、工作单位等具体信息。,并且发展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技巧。
长假前四天,杭州西站维持日均3万人客流量,比平时多十倍。面对井喷的客流,刘贤波保持着每天工作14小时的节奏。在他和另一位同事的坚持下,杭州西站的治安一如既往的井然有序。
这个“麻袋哥”不一般!
1.《麻袋哥 杭州“麻袋哥”走红网络 背后故事令人感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麻袋哥 杭州“麻袋哥”走红网络 背后故事令人感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73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