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在坛子里坐了三年,肉没烂。泉州子帽山赵普寺住持振宇大师,文革时期因政治原因回国,是崇福寺唯一没有回去的人。
据泉州电视台报道,2016年1月10日上午,福建泉州晋江子帽山上的赵普寺比平时更加祥和,数百名信众聚集在这里念佛号,寺内一片祥和。
在闽南,有许多佛教信徒,今天的仪式也表达了他们对善良僧侣的尊重。泉州子帽山赵普寺住持振宇大师,文革时期因政治原因回国,是崇福寺唯一没有回去的人。
老和尚在坛子里坐了三年,肉没烂。泉州子帽山赵普寺住持振宇大师,文革时期因政治原因回国,是崇福寺唯一没有回去的人。
我们年轻一代看到的老和尚就是这样一个默默修行,平时不说话的老和尚。
所谓“开缸”,是指佛教高僧死后举行的一种仪式,包括坐缸、封缸、开缸三个主要环节。
伏后,1919年生于晋江青阳,是一位老和尚,死在赵普寺,坐在坛子里。13岁由泉州崇福寺苗岳和尚出家,开始修行81年。
泉州崇福寺第一僧伏侯,也曾在子茅山赵普寺坐过牢。他修行虔诚,日常生活默不作声,心中默默的捧着佛号,后人称之为“行走隐密的贵人”。
2012年,老僧福厚去世,享年94岁。出于尊重,赵普寺决定用“坐缸”的仪式来约束自己的身体,老僧福厚以盘腿的姿势被封在缸里。
三年半后,开缸时,伏侯老僧依旧是那个姿势,眉毛胡须隐约可见。
在佛教文化中,只有得到广泛肯定和赞扬的僧人,死后才有资格镀金,成为肉身菩萨供奉。赵普寺的这一举动也表明了伏侯老僧在年轻僧人和信徒心中的地位。
佛教对“不坏肉身”的追求源于释迦牟尼佛。
后世僧人之所以选择“坐缸”,主要是为了达到所谓的“肉身不坏”,中国历代文献中也有不少记载。和尚坐在罐子里,身体不会腐烂。后来的僧人和信徒会为他铸一个金身,作为菩萨肉身供奉。
到目前为止,中国许多地方仍然存在金身菩萨雕像。中国最著名的菩萨在九华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能找到的菩萨有14个,现在还能看到5个。
在多元文化交融、多宗教并存的泉州,佛教的“坐坛子”和菩萨文化也影响了当地的民间信仰和习俗。人们以“坐在坦克里”的方式埋葬做出巨大贡献和受到尊重的人,并将他们塑造成金身。
永春百丈岩还有一尊宋代罕见的肉佛,原名马金英,因其孝顺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南安水头镇,相传二百多年前有一对姐妹,名叫高,医术高超,经常行善。老百姓非常感激。他们死后,被塑造成有血有肉的佛像,专门用来建造寺庙。
近日,泉州地区部分“肉身佛”被报道,引起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肉身佛”的制作过程,记者采访了具有丰富“肉身佛”制作经验的九华山专家朱。
九华山有和尚死后“坐在坛子里”的丧葬习俗。虽然坐缸的过程很简单,“肉身能不能不腐,要看因缘”。
九华山和尚死后,他们“坐在缸里”三年,然后变成没有腐烂的金身
说起“肉身佛”,必须提到安徽九华山。“肉身佛”的出现成为了九华山的一大特色,也为这座佛教名山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1.《老和尚坐缸3年肉身不腐 开缸塑金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老和尚坐缸3年肉身不腐 开缸塑金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823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