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三个月没跑步了!”
这是我今天上了美团专车后司机跳出来的第一句话。他喜上眉梢,觉得有好事发生了。
“我是入驻美团的前2万车手,连续三个月免抽,不像滴滴需要抽20%。而且最近美团补贴高。我能收到你的近30份订单。如果抛开滴滴,我只能拿到10块。你说我还开滴滴?”
其实不仅仅是司机,还有乘客,我早就盼着打车了。
先说滴滴快车。去年8月,我打车一般只要80块钱。滴滴没有任何通知就拿了120块钱。打电话给客服后才知道原来乘客也要交将近20%的服务费——双向抽水。滴滴的商业模式真的很牛逼!
即使不省钱,也不比直接叫出租车便宜。另外,你经常会在滴滴上遇到不熟悉的老师。
快递和出租车收费的比较
据笔者观察,如今,提到滴滴的张文在评论区骂声一片。
美团也很聪明,在APP上征集用户投票:如果任何一个城市的投票人数超过20万,美团就打车进入任何一个城市。在投票过程中,还安慰用户说“我等了很久了”,营造了“天下苦于秦久”、“全国人民欢迎美团打车”的舆论氛围。
扫码领取美团出租车红包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笔者认为,美团出租车完全有资格、有能力打破滴滴的“垄断”,从而在这个看似牢不可破的网车市场上撕开一道鸿沟。
下面我就分三个部分来分析美团为什么要进军出租车市场,干掉滴滴。
改善商业链
想象一个场景:
你和你的朋友在美团上看到一家新开的餐厅,想去尝尝。一旦知道了具体位置,就要考虑怎么去了。如果距离不近,路况好,可以选择打车。
其实这个场景并不是作者空猜想。根据美团提供的数据,美团每天审核的2.5亿用户中,有30%有出行需求。
在这里,用户需求的逻辑顺序是“吃什么/玩什么——怎么去”。添加出租车功能后,为用户在各种相关场景下的不同需求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所以打车是美团整体生活服务业务的价值延伸。就像美团CEO去年提出的公司使命一样:
我们帮助人们吃得更好,过得更好。
用行话来说,这就是美团的“交叉营销”策略,即发现客户各种相互关联的需求,销售各种相互关联的商品或服务。
携程做了一个类似的逻辑尝试——在用户预订机票时推广班车票和酒店券,满足出差或旅游大场景下相关的出行和住宿需求。然而,众所周知,携程因为韩雪事件而无奈地放弃了这种商业模式。
引导用户高频需求,丰富自己的业务,这是美团进入网车领域的第一个理由:让本地生活服务更加完善。
滴滴远未达到垄断
从表面上看,占据95%以上市场份额的滴滴获得了垄断地位,其他玩家没有机会。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赢家通吃早已是“公认”的结论。
但是,这个结论可能是错误的。
华为蓝军参谋前高级专家孟庆祥写道:
“互联网领域那么多,哪个领域容易垄断关闭,哪个业务会长期竞争?这个问题我敢说没有深入思考过。”
在孟看来,垄断企业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1)用户是相互关联的
有这个功能的QQ和微信可以垄断,阿里寄予厚望的交流,想从后面来的,作用不大。
2)免费
只要收费,竞争对手就能以更低的收费吸引客户;而且如果是免费的,竞争对手只能贴钱吸引客户。但是发钱是不可持续的,也不一定真的管用。
3)资产重、流程长、业务复杂
就像汽车行业,投资太大,资产太重,烧开水要耗费太多精力。
孟说,移动出租车应用被严重高估,因为它不是一个自然垄断行业。非自然垄断的行业最适合进入:
“现在世界第一市值苹果的业务不是自然垄断的。在手机行业,他的市场份额只有13%左右,还是赚了不少钱。苹果想谋求垄断就做不到。”
从南京美团一年的运营来看,滴滴的护城河确实不强。
因此,滴滴现在的估值是565亿美元。“如果能花100亿美元,让市场达到20%是值得的”。
上市的雄心
据了解,滴滴的估值为565亿美元。请大家猜猜美团的估值是多少?
答案是300亿美元,刚好超过对手的一半。
作者提供另一个数据:滴滴日订单量2500万,美团日订单量2200万。订单量差不多,但估值不到一半。这是什么意思?
说明美团现在做的生意一文不值。
有趣的是,在美团300亿美元的估值中,美团的外卖贡献了200亿,但成交量几乎是饥不择食,阿里给出的收购价格只有95亿美元。换句话说,美团300亿美元的估值可能很湿。
创始人王兴为美团设定的估值目标是什么?一千亿美元。
著名财经作家柯索在《美国使团为什么要打车》一文中分析道:
问题的核心恐怕在于,打车服务可以帮助美团提高整体估值,这对美团未来一两年上市很有帮助。王兴大概没想过这个,只是说不出口。
进入出租车市场,美团终于可以做一笔有价值的生意了。根据keso提供的数据,如果美团能够如期抢占20%以上的出租车市场,至少可以帮助美团支撑额外100亿美元的估值。
大老板思考问题,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
最后
综上所述,美团为什么进入出租车市场,杀死滴滴?
首先,这个市场现在确实有头,但不一定有垄断。出租车行业自然缺乏强大的护城河。
其次,从美团自身的业务链来看,出租车和美团现有的餐饮、酒店业务相辅相成,可以完美实现交叉营销。
最后,出租车业务比美团现有的其他业务更有价值,这有助于提振美团的估值。按照大佬们“从最后开始”的思维模式,这大概是核心原因。
据悉,滴滴在外卖领域投资100亿人民币。无论对于滴滴还是美团,一场关乎用户生活和服务的持久战才刚刚开始。
1.《美团滴滴打车 美团为什么要做打车,以及靠什么跟滴滴厮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美团滴滴打车 美团为什么要做打车,以及靠什么跟滴滴厮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825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