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首次洲际弹道导弹全程试验任务——580任务,值此40周年之际,能说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不过好在现在网上的内容已经汗牛充栋,足以还原出当年的大概情况,咱们也就不多废话;今天这一篇除了拿点图凑凑篇幅之外,还是尽可能说一说,当年辉煌背后的那些不易。
舰向远方:编队主力出航,还得拆东墙补西墙
580特混编队共有18艘各型船舶,核心自然是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的,负责导弹轨迹跟踪遥测的编队主测量船远望1号和远望2号;
▲两船1977年下水前分别被命名为“东海”和“北海”,后因与国家远洋公司同期从西德引进且已在国际组织注册的两艘货船重名,遂经过“太平洋”/“大西洋”、“五洋”/“九天”几个方案的讨论后,于首舰下水前5天紧急改为现名,服役后均编列为正团级单位
向阳红10号同样由江南造船厂建造,而担纲整个编队指挥舰的向阳红5号,则是在一艘由波兰建造的、转售给交通部广州远洋公司的“长宁”号货轮的基础上,经过两期改装而来的海洋科学调查船。两船的主要用途是勘察海上试验靶场天气、水文及重力场、磁力场情况,同时负责编队通信保障、海洋水声探测等任务。
▲1979年年底,刚刚在广州造船厂完成改装任务的向阳红5号远洋打捞救生船J302船和J506船,主要用于完成东风-5遥测弹弹头落点水声测量,以及搭载直升机、完成最重要的打捞遥测弹弹头数据舱任务;
▲和“远望”类似,925型研制之初还有负责打捞载人飞船,搜救航天员的相关要求;只是后来“曙光一号”下马,再往后的“神舟”系列飞船技术又成熟,并没有出现过海上回收的情况,使得该型船并未实际执行过这类任务油水补给船X615船和X950船,其职责自然是在这次我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远航期间,负责整个舰队的燃油、淡水等补给品供应;
▲所以相对于那个年代远航次数少、规模小的人民海军来说,两船的物资装载能力算是相当大了而编入的多达四艘远洋拖轮——海军的T710船、T830船、T154船和地方的“德大”轮,则是考虑到万一这支年轻的大编队在远航中有船出了状况,以备不时之需;
▲T710和T154分属北海舰队和南海舰队,而东海舰队的T830虽然是这三艘为“580任务”而生的拖轮的首制船,但目前还没找到该船下水及服役早期,以T830舷号示人的照片▲1979年10月列编的“德大”轮,是上海打捞局从日本引进的15300千瓦大马力远洋拖轮,在当时也是国内功率最大的拖轮,因而被“特招”进了这支特混编队至于负责护航的6艘051型导弹驱逐舰——北海舰队的106舰、107舰和108舰;东海舰队的131和132舰,以及南海舰队的162舰,它们的面孔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咱们就先不一一贴图了。作为这支特混编队中数量最多的舰种,也是其中唯一的作战舰只,当年的绝对新锐051们,虽然在这次任务中未发一枪一弹、但要准备的工作却一点不比打仗少。
很多朋友都知道,1965年开始正式论证的051型导弹驱逐舰,其诞生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580任务”的护航警戒;但受后来种种因素的影响,在“580任务”之前陆续服役的几条051型,不仅对其走向大洋来说必不可少的补给装置,都是在1980年1月通过鉴定后才临时在各舰上加装补齐的,它们执行警戒任务的本钱——作战能力,此时在一些舰上都已经因装备的“挂账”等原因而打了折扣。
▲美苏两国争抢对方落到公海上的洲际导弹数据舱的故事,不能不让那一代决策者们警醒;而拥有相对较强对海作战能力的051型导弹驱逐舰,在这种近距离对峙任务中自然有其优势比如1980年3月22日刚刚交付海军的132舰,作为6艘051中唯一的051Z型,132舰这个特混编队预备指挥舰的角色,意味着一旦在导弹落点现场爆发海上冲突,132舰将担当起真正的“旗舰”作用。但对于任何一艘新舰来说,都得需要一定的人装磨合时间才能发挥出战斗力,而580任务的时间节点又不可能给132舰留出这个时间;因此,132舰上有相当数量的工人师傅随舰南下太平洋,保障了舰上多型增装设备在任务期间发挥作用,其功勋不应被遗忘。
▲这就让人想起当年刚完工不久就出去迎战纳粹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威尔士亲王”又比如162舰在出航前,除对保障远航的炉水蒸发装置、海上补给接收装置等进行加改装之外,还进行了包括主炮指挥仪、深弹指挥仪等作战装备的补换装工程,这花的钱已经够造半条053H型导弹护卫舰了。比钱更紧迫的是,为完成这些工程所需的、来自全国各厂家的器材,并不是厂家说变就能变得出来的,为此很多器材设备都得从当时尚未交付的163舰上拆下来,难免影响了163舰的交付日程。
这就意味着,由于160舰已经在1978年3月爆炸沉没报废,当162舰随580任务编队远征南太平洋时,面对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更加复杂的南海局势,主战装备本就偏老旧的南海舰队,除了两艘053H型导弹护卫舰以及几艘65型火炮护卫舰之外,只有161舰这一艘驱逐舰可用——而该舰还要作为备用舰待命,一旦162舰出了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顶上。
▲在那个时代,在排在“天字第一号”、决定共和国洲际核打击能力何时形成的580任务面前,别的事情都是小事飞向大洋:尽管美中不足,依旧收获满仓
1980年3月17日-4月10日,堪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凑齐的580任务编队,在青岛附近海域进行了仿真性模拟试验合练。虽然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不便于用真正的导弹模拟合练过程,只能用歼-7凑合模拟一下,但多少能让各舰明白自己的角色是啥,指挥机关和技术人员也在这个过程当中熟悉了指挥流程和操作技术。
当然,对于东海和南海舰队的战舰来说,这次北上合练也是一次为远航任务预热的、此前较为难得的跨海区航行体验。比如任务期间,132舰上制作刊载的就提到了一些有趣的生活细节。
▲二简字的频繁使用是那个年代的特色,注意第二条——因为青岛港是静水港,脏物不易外流,使得当时舰上提出了不得在港内倒垃圾,舰上厕所禁止大便等要求4月27日,王震、耿飚、张爱萍和叶飞等首长视察检阅了整个580任务编队,各舰召开誓师动员大会。随着这支浩浩荡荡的舰队分三个梯队进入太平洋,特别是5月9日的新华社授权公告,编队指战员更加斗志昂扬。在5月13日的中,时任132舰化学分队长刘萌自豪地写到,“我国这次发射的火箭射程一万余公里,从我国本土发射可以覆盖苏联全境和欧美大部。可以想象,这次试验成功一定会给苏美霸权主义者以极大的精神震撼和战略打击,同时给世界人民的反霸斗争以巨大鼓舞。”
▲尽管东风-5首发全程试验弹实际飞行距离是9070千米,这仍然是我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次试射而在对于编队绝大多数新舰来说都是“处女远航”的这次任务前半程里,大家就涨了不少见识。上到“自我们出航后第四天,就经常有P-3C‘猎户星座’式飞机在我编队上空盘旋,而且越来越频繁”;下到“随着航行时间的延长,在伙食管理上出现了不少新问题,尤其是蔬菜方面,为此我们决定自己制作绿豆芽”;总之这都是人民海军第一次集体走向深蓝的过程中,非常珍贵的经验了。
▲P-3C那也不是白来的,编队一路上发现了大量当时被称作“海上漂浮监听装置”的声呐浮标,远望2号的水手长还捞上了其中一具在这些经验里,既有P-3C和豆芽这种情理之中的事儿,也有发现从加拿大引进的、为美国子午仪卫星配套的导航仪,居然没有国产子午仪卫星导航仪好使这种意料之外的惊喜;总之,靠着土洋结合的法子,大家一路上克服了种种小毛病,准备的拖船们也幸运地没派上用场,提前两天准确赶到了弹头预计溅落区,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万里之外东风-5的到来。
▲1980年5月18日上午10时许,当从酒泉基地138工位上发射的东风-5首枚全射程遥测弹腾空而起时,对于已经在试验区排好战斗队形的580任务编队来说,就犹如接力赛中负责跑最后一棒的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响起的那一刻发射半个小时后,参试人员就亲眼看见了拉着白烟再入的弹头了,而两艘“远望”各设备也都几乎同时发现并稳定跟踪目标;三分钟后,就是那段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米秒不差”——数据舱落水后7分钟发现、20分钟内捞上直升机、30分钟内返航着舰,让围观的外军直升机只能打捞一桶被弹头染色剂舱染上色的海水回去。
▲580任务论证初期,曾有使用直-6海军型打捞的方案,后来还是从更实际的角度,为了这次任务专门引进了法国“超黄蜂”直升机,也就有了今天的直-8家族在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580任务中唯一荣立个人一等功的潜水员刘志勇。后来的报告文学描述是,“他一手抓住吊钩,一手奋力击水”,“几下便抓住了数据舱”;实际上由于直升机旋翼下洗气流强烈,数据舱又有保持水上漂浮的气囊,导致数据舱飘忽不定,而“超黄蜂”直升机的悬停性能并不算好,挂在20几米长绳索下面的刘志勇也跟着飘忽不定,几下都没抓住。
虽然这一点是之前合练中没有对数据舱和气囊系统充分拟真的结果,但这时候再后悔也没用了,如果把时间浪费在请示上就是贻误战机。这时候刘志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用水手刀捅破了气囊!这使得数据舱的飘忽幅度一下子减小,这才有了“一把子抱住”的传奇——如果没抓住气囊,数据舱沉底的话,虽然也有水下打捞的预案,但如果两艘打捞救生船打捞未果,就得等着数据舱自毁程序启动了。
▲可见数据舱的尺寸确实不大而说到自毁程序这事儿,在5月18日这一发之后,实际上还打了第二发东风-5,也就是580乙弹。由于这发弹是由三线新建工厂生产总装测试的,质量如何有些争议,因此当初对是否有必要打这一发,各方确实有一些议论。为此国防科委上报的第一方案是第一枚发射成功,即不再打第二发,如不成功再打第二发;第二方案是第一发成功后,再打一发062基地生产的导弹,以考验其技术水平和质量。最终上级出于“三线生产的那发弹,打了也好,我们也就放心了”的考虑,选择了第二方案。
结果大家的担心和议论不幸言中,1980年5月21日11时19分32秒,580乙弹从5020工位发射,因控制系统问题引起二级发动机提前6.4秒关机,导弹未能到达预定海域。如果当初没有考虑到数据舱自毁设计的话,虽然外军舰机仍在和我方编队共同“等待”580乙弹,赶过去也需要时间,但他们总有能先捞上数据舱的可能性,这就等于让东风-5的情报外泄了。
▲东风-5总师屠守锷认为,乙弹提前关机是线路继电器误动作导致的,是否和之前检测时出现过的箭体抖动故障有关仍不清楚;朝鲜2017年进行的两次火星-12中程弹道导弹全程试验,其中第一次也出现了发动机提早关机,导致导弹未能实现预定射程的情况
打丢了一发,确实不好看,但对于那个年代基本上是“手工打造”,工艺一致性较低的中国运载火箭事业来说,如果不是因为580乙弹出了这么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而是在打了580甲弹之后就此停止,那么在东风-5的后续批次,以及长征2号丙火箭的研制中,也就不会为此专门增加冗余手段,以提升线路设计的可靠性。
▲虽然这导致了火箭生产工时的增加,但对于国内八九十年代几个实用型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以及第一代运载火箭技术的成熟,仍然起到了一定作用回声嘹亮:飘落四方,未被遗忘
在先后完成了巨浪-1、同步卫星等相关测控任务之后,1989年,当时隶属国防科工委第23基地的远望1号和远望2号分别荣立军委授予的集体一等功。正如时任23基地司令员的孟宪诚将军所说,即使是战争年代,同一个部队里两个使命相同的团级单位,同时获集体一等功的情况也不多见,足见由“远望”开启的海上测控事业对国家战略打击能力和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远望2号于2000年再次荣立集体一等功,2005年被授予“功勋测量船”称号2010年10月,远望1号退役后,长期停放在其诞生地——上海江南造船厂原址2号船坞内。据新华社5月15日报道,该船正接受内部修缮改造,除了对船体内外的维修翻新之外,还将在船舱内布置一系列关于“远望一号”的资料和展品,预计今年夏天可对外开放参观;2019年4月,远望2号退役,停放在江苏江阴鲥鱼港码头,也即将对外开放。
▲其实只要远望1号真能开放,时间上拖延一点倒无所谓,疫情什么的咱们能理解而国家海洋局所属的两艘“向阳红”,其后也参与了很多科考任务,命运则截然相反:较老的向阳红5号于1993年退役拆解,向阳红10号的故事之前说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新“向阳红5号”于2015年11月20日在海军退役移交的原“南运830”船基础上开工改造,幅度几近“以造代改”,不过至今一直没什么动静。。。。。。相比之下,参加580任务的两艘远洋打捞救生船,和外国海军的很多同行一样都非常“长寿”。J302船现为862“崇明岛”船,J506船现为863“永兴岛”船,虽然配备LR7深潜救生艇在内先进设备的新一代潜艇救援舰早已取代了它们的一线地位,但凭借其面积较大的直升机甲板,它们近期还出现在与海航直升机部队的配合训练中。
▲下图为861“长兴岛”号与海军航空大学的直-9配合训练而两艘油水补给船的命运则有所不同:与2019年退役,不久前移交给泰州国防教育园的姊妹舰881“洪泽湖”类似,当年的X615船,如今的882“鄱阳湖”在新一代国产补给舰入列前的一次次远航任务中可谓鞠躬尽瘁;不过作为同型首舰,比881舰更老的882舰目前仍在舰载直升机起降等训练领域发挥余热,和当年征战南太的“战友”——远洋打捞救生船们类似。相比另一位“战友”X950船,它们都是幸运的。
▲关于X950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变成民用油船“海浪”的原因,之后又是如何报废以及消失的。。。。。。真的不知道参与任务的3艘海军远洋拖轮则在2012年前后退出海军现役,先是转隶为中国海监110船、137船和167船,后来随着海警力量的改革整合而成为中国海警1310舰、2337舰和3367舰。虽然已经步入暮年的它们都已退居二线,但服役以来身经百战的它们,至今仍是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
▲东拖830船2012年退役后转隶原海监东海总队,成为中国海监137船,现为隶属海警局直属第二局的中国海警2337舰,注意远处的一艘新锐——818型海警巡逻舰和它们一同远征南太的“德大”轮,在刚刚返航归建上海打捞局后的1980年7月突然又接到命令,该船历经475小时航行4926海里,重返南太平洋水域,救助失去动力的“泸州”号货轮,完成首次远洋救助任务;此后34年,“德大”轮的航迹远布三大洋,曾参与过拖带在两伊战争中被轰炸受损的“海上巨人”号56万吨级超级油轮等著名任务。2014年6月,已经退役停航的“德大”轮被拆除,钟表等部分部件存于中国救捞陈列馆展示。
▲“德大”拖航“海上巨人”的相关描述和照片至于为它们护航的六艘051型导弹驱逐舰,倒是都保留了下来:
▲106“西安”舰,2007年9月退役,现停放于武汉,舰名由052C型153舰继承▲107“银川”舰,2012年10月退役,现停放于银川,舰名由052D型175舰继承▲108“西宁”舰,2013年9月退役,现停放于泰州,舰名由052D型117舰继承▲131“南京”舰,2012年9月退役,现停放于象山,舰名由052D型155舰继承▲132“合肥”舰,2012年11月退役,现停放于烟台,舰名由052D型174舰继承▲162“南宁”舰,2012年9月退役,现停放于东莞麻涌,舰名由一艘新批次052D型继承很多人可能都有疑问,为什么580任务之后的40年里,我们再也不搞这样的试射了呢?对于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事业来说,“一弹定乾坤”的580任务是一次堪称“终生受益”的试验:得到了这种与洲际弹道导弹在实际核打击任务中飞行全程大差不差的数据后,无论是当时用于东风-5系列的改进完善,还是之后融入计算机模拟技术用于更新一代型号的开发,都有了让人踏实的底数。
而在强敌等国的情报监测能力远强于40年前的今天,如果再朝着南太平洋搞全程试验,除了等于把新型导弹的弹道公开给对手分析之外,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相比之下,向着对手探测能力相对薄弱的西部大漠进行特殊弹道发射试验,仍然是一个最为可靠的试验方法。
▲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也使得现代洲际弹道导弹无需全程发射试验,通过数据的换算就足以得出接近真实情况的弹道数据
1.《中国洲际导弹试射 中国洲际导弹首次试射40周年:这些海上功臣今在何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洲际导弹试射 中国洲际导弹首次试射40周年:这些海上功臣今在何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82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