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发布高温预警,最高气温达到37.5摄氏度,创下今年新高。今天,高温仍在继续,最高温度预计将保持在36摄氏度左右。
然而,为了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行,保持人民生活不受影响,一群人冒着酷热坚守岗位。
胡铁湘摄供水管线守护者工服上天天都是“山水画”昨天14点左右,气温超过36摄氏度,地表温度达到40多摄氏度。站着不动让人大汗淋漓。烈日下,几个穿着浅蓝色夹克、戴着白头盔的年轻人在南海子公园附近的一个空地上忙碌着。
“哎,这两天草长得够快了。”在一个标有地下管线位置的100米长的桩前,北京南水北调南干渠管理处水政处巡视员吴文熙弯腰徒手将桩旁露出的杂草拔了出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它不能被草覆盖。”下车后,吴文熙和同事走了1公里才到达这个位置。大颗大颗的汗水从头盔里流了下来,工作服后面的汗水早已画出了一幅“风景画”。
100米桩的正下方是南干渠工程,它是程楠的主要供水动脉。南水进入北京后,首先通过这条管道向郭公庄水厂和黄村水厂配水,然后流入千家万户。尤其是在夏季供水高峰期,管道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吴文熙和他的同事是这些地下管道的守护者。
南干渠工程全长26.82公里,起点为永定河倒虹吸端,终点为亦庄地区,均为深埋地下的大口径输水管道,沿途有40口排气阀井和5口排水空井。检查员的日常工作是检查所有地下管线、阀门井和排水空井的地上部分,看是否有其他地下管线的违章施工和安全隐患,阀门井和排水空井是否有“渗漏”。
“前线”太长,巡官把线一分为二,士兵同时两路巡逻。每天早上八点半左右,吴文熙和同事们从管理处出发,开始视察。十分钟后,吴文熙和他的同事到达大兴市附近的一个排气阀井。戴上安全带、安全绳、手套口罩、安全帽……一系列“标准动作”后,吴文西钻进了阀门井。这口井有十几米深,直接通向地下的南干渠。下井后,吴文熙要用手电筒照亮周围的井壁和管道,记录温湿度信息,确认井内没有“渗漏”现象。完成阀门井的检查需要6到8分钟。“地下可以凉快。我想多呆一会儿,但我不能。还有20多口井要查。”在2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下旅行容易感冒。吴文熙很有一套。他指着自己的工作服,里面多了一件t恤。这件t恤的另一个作用是吸汗。
除井内穿梭外,检查人员还应检查管道的地上部分是否安全,任何不当的施工都可能影响地下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在一次巡逻中,吴文熙的同事隐约听到了施工车辆的轰鸣声。他们立即穿过高架桥,一路跑到工地。沟通后发现施工方未办理过桥相关手续,立即上报,并24小时值班。
一天又一天,吴文熙和同事们重复着检查工作,鞋子穿破了,皮肤晒黑了,但他们依然默默的站在旁边,为南水的安全运行筑起了一道“防线”。
垃圾分类指导员值守8小时汗珠顺着脑门儿淌“来,把这袋垃圾给我,我给你看看干净不干净。”上午10点左右,58岁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林本杰接过一位住户手里的垃圾袋,打开袋口,仔细检查。
“你看,这个小塑料袋和卫生纸都不是厨房垃圾。你得把它拣出来,和其他垃圾一起扔。”林本杰说着,直接把戴着手套的右手伸进垃圾袋里,捡起分类不正确的垃圾,然后把袋子破了之后,把剩下的厨余垃圾“光着身子”扔进了厨余垃圾箱。
“其实我们也给过一个长杆的夹子,不过不太好用,或者可以直接上手。”林本杰说着,脱下厚厚的手套,拍了拍。手套里的手指被汗水浸湿了。他抬起手,擦去脸颊上的汗水。他的手和他脸上晒黑的皮肤之间的对比更加鲜明。
林本杰告诉记者,他是崇西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他每天的值班时间是早上7点到中午11点,下午4点到晚上8点,每天还要在垃圾桶值班8个小时。除了指导居民正确摆放垃圾外,他还负责清理和擦拭水桶站的外墙。林本杰住在大兴,每天早上5点出门,就是为了7点前上班。
夏天,天气越来越热。餐厨垃圾破袋后扔进垃圾桶,容易产生异味,引来蚊蝇。为此,林本杰每天穿长裤,戴好帽子上班,既能防蚊虫叮咬,又能防晒。崇西小区6号楼楼下的这个垃圾分类桶站在空场地,没有遮挡。早上八点多,温度越来越高。在水桶前站了一会儿,林本杰的汗水开始顺着额头往下淌。“上班要戴口罩,脸是两种颜色。盖着这一块的面膜明显比其他地方白。”林本杰说,他很高兴。
早上七点前到单位,晚上八点后下班,早上从食堂吃到中午,中间休息找个凉快的地方休息。这种工作环境很辛苦,但是林本杰从来没有抱怨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
电力运维人员天儿越热越不能大意临近中午,烈日当头,地上就有一阵阵热浪。国家电网昌平供电公司运维部线路运维室成员李斌穿着长袖长裤、绝缘工作鞋、安全帽、绝缘手套的工作服,背着几斤重的工具包,在师傅的带领下开始爬电线杆。
今天巡逻地点在昌平区老鱼沟一带。虽然地处山区,但对城市供电网络的安全运行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气越热,我们的工作就越重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每一个地方都要仔细复查!”刚入职一年多的李斌听了师父的指示,仔细检查了工具箱里的所有工具。
山上巡线,道路崎岖,今天早上要完成的工作段看起来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但实际距离远不止这些。“山巡线迂回得多,但是没有办法。”李斌说,最近几天的高温天气增加了电网的负荷,老鱼沟地区的线路基本上都在山里,树木和草地很多,也容易造成火灾危险,所以检查应该非常小心。另外,在“七落八升”的汛期,上周末刚刚下过雨,需要逐一检查记录杆塔上的绝缘子挂线是否有裂纹,地线是否有烧伤和断骨,杆塔上的配件是否齐全,开口销和弹簧销是否缺失和腐蚀。一根基柱巡视考察完毕,你要爬下来再去下一根基柱。
李斌刚刚检查完电线杆回到地面,浑身湿透了,头上戴着安全帽,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被安全帽带挡住的那位,明显比他脸的其余部分更白。“我才入职一年,脸就这样,别说老爷们了。过一会儿衣服就全湿了。努力是努力,但这是我们的工作。只要能保护好城市居民。有了电,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李斌笑着说道。
执勤交警上岗5分钟衣服就湿透今天上午10点半,虽然气象播报的实时温度只有33摄氏度,但站在西直门大桥上,烈日直射地面,地表温度已经达到40多摄氏度。刘,西城交通支队西大队第一警区交警,在通畅的道路上执勤一个半小时。仅在这一个半小时内,他就纠正了十五六次违规行为。
帽子,口罩,警用八块,不管天气多热,装备不能少。“今天干了5分钟,衣服都湿透了,帽子全是汗。”不过,刘对已经很满意了。“前两天下雨了,今天虽然是晴天,但是还是有点风,还不错。前两天闷热的时候,真的喘不过气来。”
刘,56岁,当了将近37年的交通警察,在西直门大桥已经工作了将近10年。每个工作日的早上,他都会在西直门大桥值班两个半小时。老刘已经习惯了炎热的天气。
听到刘的年龄,记者不禁为他在高温下值班而流汗。刘笑着说,“我身体还行,只是平时多注意点。事实并非如此。我值班的时候也带着急救箱。还有藿香正气,速效救世,都是团队准备的。”
在刘看来,高温是可以克服的,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交通参与者的不理解。“了解我们的人都觉得我们在高温下值班不容易。不懂的人不说有交通违章,还觉得我们东西太多。”刘说:“西直门大桥交通量大,容易出现非法合流、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货车走二环路主干道等交通违法行为。我们的值班岗位也是根据实际路况设置的。为了纠正违章,减少事故,缓解拥堵。希望大家多多理解。”
本报记者叶笑言王天琦孙颖
流程编辑TF020
1.《北京高温 致敬!北京高温下,他们坚守一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高温 致敬!北京高温下,他们坚守一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827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