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战争片多指以“战争史上重大军事行动”为主题的电影。它可以表现某一战争事件、战斗过程或战斗场景,表现某一重大军事行动、军事思想和军事原则,反映某一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精神创伤,或者刻画战争中的普通或伟大英雄。
纵观电影史,我们会看到许多类似的优秀作品。
比如反映现代战争全局、战略、战术的全景战争片:《决战》、《隧道战》、《阿拉伯的劳伦斯》、《莫斯科保卫战》、《葛底斯堡战役》等;
比如反映一群人在当地战场上经历的残酷战斗的战争电影:《琅琊山五勇士》、《拯救大兵瑞恩》、《父母的旗帜》等。;
比如反映战争中真实人物传记题材的战争片:《兵临城下》、《巴顿将军》、《钢锯岭》等。;
比如通过反映战争中平民生活和战争经历的社会题材战争片:《美丽人生》、《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英国病人》等。
这些都是建立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之上的,也会有震撼而现实的战争场景,在讲述某个战争故事的同时,会引起观众的敬畏和反思。
其中有一些发生在关键时间点的真实历史事件,往往能催生出很多影视作品。比如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正是因为这件大事,整个二战局势发生了变化,甚至整个历史都出现了转机。
珍珠港事件引发的一系列战争或多或少都在很多电影中有所体现。《东京空上30秒》《直奔东京》《珍珠港》《老虎!老虎!老虎!”《乱世佳人》中的《忠实的灵魂》《风声》《父辈的旗帜》《硫磺岛来信》等等,都讲述了珍珠港事件引发的相关战争故事。
其中有两部空战争片:《珍珠港》和《东京空30秒》。因为这两部电影反映的事件背后,有很多与中国息息相关的动人故事。
我们不妨回到珍珠港事件爆发的那一天,也就是1941年12月7日。
在那一天之前,美国面对全球陷入“混战”的局面,并没有立即介入太平洋战场。但日本遭受了中、美、英、荷兰的石油禁运和经济制裁,严重影响了战时所需的石油供应。
没有石油,日本的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转,船只抛锚,就意味着他们无法继续入侵。于是,日本人决定冒险:他们袭击了夏威夷的珍珠港,轰炸了大量的美国军舰和军事目标。
美军毫无准备。他们在巨大的爆炸声中惊醒,冲过去自卫,却救不了局面。整个攻击在90分钟内结束,4艘战列舰和2艘驱逐舰被击沉,造成约2400名美国人死亡,1250人受伤。
袭击发生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第二天,美国总统巴拉克·富兰克林·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随后他签署了正式的对日宣战声明。
电影《珍珠港》几乎真实地还原了日本人对珍珠港的进攻。
通过生动震撼的视觉效果和强大的叙事,整部电影非常厚:它不仅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展示了残酷的战争,而且传达了人性的真善美和生命的珍贵,不仅感动了观众,而且对那段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然而,珍珠港事件后,仍然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值得回顾。
1941年12月21日,在白宫举行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要求:日本袭击珍珠港后,美国应尽快对日本进行报复。但海军损失惨重后,美国别无选择,只能派轰炸机轰炸日本。
但是日本离美国千里之外,没有轰炸机能飞那么远的时候,美军就遇到了一个难题:飞过去很难,飞回来更难。
一位名叫弗朗西斯·罗尔的上校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用航母把轰炸机送到尽可能靠近日本的地方,然后派轰炸机起飞轰炸日本。飞机一起飞的时候,航母会掉头离开,以免被日本轰炸机发现击沉。
这显然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但这是尽快打击日本的方法。于是,美军迅速组建了一支类似“敢死队”的飞行队:著名飞行员詹姆斯·哈罗德·杜利特尔(james harold doolittle)带领16架B-25轰炸机飞往日本,机上有数十名阵亡士兵。
在由两艘航空母舰和多艘护航舰艇组成的舰队的保护下,执行轰炸任务的队伍无声无息地向日本方向移动。
没想到,4月18日上午7点38分,整个舰队被一艘日本巡逻艇发现,他们迅速向日本发回预警。轰炸队不得不提前起飞,航母也掉头提前返航。这种突然的临时调整使得轰炸任务不得不在白天进行,也不得不消耗更多的石油,增加的风险也成为对轰炸队的一大考验。
他们不害怕,但决心提前完成任务。1942年4月18日下午3点,杜利特尔率领的16架B-25轰炸机抵达东京空。因为日本人不太注意巡逻艇发回的警告,所以面对美国轰炸机的突然轰炸,他们非常被动。到日军拦截的战斗机起飞时,美军B-25轰炸机携带的炸弹和燃烧弹基本都被扔了出去。
轰炸小组根据事先制定的计划,击中了东京、横滨、横须贺、名古屋、神户、大阪六个城市的几个军事和工业目标,使日本经历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轰炸。然而,当执行任务的16架B-25轰炸机在投掷轻型炸弹后飞往中国沿海地区时,燃料已经不足。
有的轰炸机选择飞往苏联领土符拉迪沃斯托克;在飞往国内衢州机场的过程中,有些人因为通讯设备、机场照明、自身燃油等问题无法在指定机场降落,只能选择迫降。有的死于坠崖,有的淹死,有的被日本人发现并抓获,有的被当地中国人救起。
中国人意识到自己是来“打日本鬼子”的美国飞行员后,就想尽办法帮助他们。甚至还有普通人冒着生命危险帮助美国飞行员。据幸存的美国飞行员说,在中国人的帮助下,他们用火车、汽车、马车、驴子和轿子把他们护送到安全的地方。还向他们提供食物和住宿,以便他们能够生存。
其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有勇敢无畏的,有受伤牺牲的,有爱感恩的。经典老电影《东京空30秒》是对整个轰炸任务的影像描述。
这部电影于1944年上映,以其同理心和情感赢得了大量观众的赞誉。尤其是在那个二战时代,这部电影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了空气,也展示了美国飞行员在中国得到的巨大帮助。
虽然那个时代的电影不能逼真地还原战争场景,但他们尽可能通过特效使电影看起来非常真实。在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该片还获得了“最佳特效”的荣誉。
即将在中国上映的电影《火红的麦草》,重点讲述了1942年美国飞行员轰炸任务前后的故事。
这部电影由丹麦著名导演比利·奥古斯特执导,他凭借电影《征服者佩尔》(1987年)和《真诚的背叛》(1992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他是一个非常有权力的导演。他对美国飞行员执行轰炸任务和在中国降落的历史非常感兴趣。他花了六年时间准备这部电影,希望能展现更多中国人勇敢帮助美国飞行员的细腻故事。
对于喜欢那段历史或者对那段军事故事感兴趣的观众来说,这是值得期待的。对于不太了解那段历史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可能会激发更多观众理解那段历史和那些人物的热情。
这显然是必要的,因为那些快死的美国飞行员是值得尊敬的,那些冒着生命危险默默帮助的中国人更值得尊敬!
正如当时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1992年4月18日“杜利特尔空袭击”50周年纪念仪式上所说:“轰炸之后,那些善良的中国人不顾自身安全,为我们的飞行员提供掩护,医治他们。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我们也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感谢他们的人道主义努力。正是他们的帮助使我们的飞行员得以安全返回。”
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去了解历史和人物,然后去记住和尊重他们。
PS:文字由作者原创,图片均来自网络。
1.《轰炸东京电影 这支轰炸东京的战斗机队伍在中国迫降,为什么值得用电影去铭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轰炸东京电影 这支轰炸东京的战斗机队伍在中国迫降,为什么值得用电影去铭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834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