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说,他接触精神病人的目的是想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待世界的。
确实,我在书中看到了很多不同的、缜密的世界观,可怕的是,我还都听懂了,可能我也有这种潜质。而且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让这些有相似的理论基础但持有不同观点的精神病人围在一个大圆桌上(当然,要保证每个人的安全),让他们尽情地讨论,或许现有的研究会取得很大的进步。不管怎么样,不得不承认,他们都是很牛的人,是天才,也是疯子。这本书再一次引发了我对世界观的思考。精神病人之所以成为精神病人,只不过是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和我们大部分人不同罢了,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也是因为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和我们不同。天才和疯子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一念清醒,一念癫狂。值得一看。
讲的是作者与一些处于精神疾病边缘的人一些对话。这里面的人,说出来的观点,跟我们常人的想法有出入,乍一看就是疯子,但是当你试着去理解他们的想法,有些东西确实挺有道理,感觉他们是天才,我们反倒无知了。
小时候,有一个问题困惑了我好一阵。
我在睡觉的时候,其他人都在干什么?
为什么我不能体验别人的生活?
如果我去外婆家,我就不能呆在自己家了,为什么?
我只能按照我的轨迹前进,不能跳跃,不能分身,我很好奇别人的世界和我有什么不同,同时对肉身的局限十分失望。
那时候,坐长徒汽车让我有一种恍惚感,一天之内,我存在于两个地方,这难道不神奇吗?好吧,渐渐的,我习惯了这回事。对世界的认识,不再有胡乱而神叨叨的想法,一切按书本知识前进,直到十几岁的时候,有一瞬间,突然意识到世界原来变了。
那一瞬间发生在外婆家的厕所里,解决完问题,猛然站起来,世界一震,我的视线越过厕所外的院墙,看见隔壁孙奶奶家的菜地,远处的树,更远处的山。我在这里生活了五年,从来没有从这个视角看到过这个场景,因为那时候身高不足以超过那堵墙,我一直被局限着,或者说,每长高一寸,我们就拥有了一个新的世界。
我带着新的眼光去看,一切都变了,门窗变矮了,大人们变矮了,房子变小了,村庄也变小了,小时候去上学的那段路很长很长,现在走过去不过五分钟。
换一个视角,就是全新的世界。
当得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讲的是精神病人的故事,又是以科学的方式,心里便痒痒的,但也直到最近,才从书店里把它带回家。
封面上醒目的印着: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封底的上架建议上写的是:心理学、社会科学类。有点激动的翻开它。
我读了三晚。
第一夜。我像少年时的那个瞬间一样,被震住了。有一个精神病人,她认为石头也是有生命的,她在试图和它们说话。有一个女患者长久的做着一个相同并且会延展的梦,在梦里,她一次次的被拉着从高楼跳下。有一个17岁的少年,不知从哪获得了量子物理的知识,宣称,跨越时间来看,我们都是一条条虫子。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人,他用女生的方式和作者对话,他认为他是女生,他认为他有一个哥哥,但实际上他没有。过了一段时间,作者又和他见面,他神态和说话的声音变了个样,他说,他就是他的哥哥。这是个多重人格的故事,这个身体里住着三个人,而现在,一个怪物正在进入他们的身体,最后,他杀死了那个怪物,他自杀了。
看完这个毛骨悚然的故事,我睡觉了。
第二夜。有一个精神病人害怕女人,认为女人要统治世界。有一个精神病人称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小说内容。有一个女孩,看任何人都是一只动物,她的眼里,作者是一只大蜘蛛。一个老太太对着空房子招呼作者和他已去世的丈夫打招呼。
我隐隐感到不对劲,第一晚新鲜,全身心投入,第二晚,悠然多了,问题也多了。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一切都不像真的。第一个疑点是,作者凭什么去见这么多精神病人。第二,翻译体,有时候会以为在看翻译小说,没有现实感。第三,虽然没和精神病人接触过,但书本进行到中段,灵异事件增多,漏洞也增多。第四,越看越多,越会发现,“我”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他就像柯南。
然后去看了他人的评论,原来,这本书最开始是在天涯“莲蓬鬼话”连载的;翻到最后一页作者的后记,他写道,“在这本书结束时,我明确的告诉大家的是:这里有近20余篇是真实案例;也有些是出于一些原因,我基于真实案例在内容上做了增添或者删除的。”
好吧,我就当小说看了。
第三夜,索然无味的看完了剩下的部分。一个原因是知道是假的之后带来的落差感;第二个原因是后面一些没有开头的几篇写的好。
然而回头来看,作者对话体创作的代入感很强。我总结了一下他的模式:
以对话开始(多是对方对我的问句,单刀直入,吸引人)
↓
介绍背景(这一部分有时候和第一部分对调,以真实性入手,讲一讲我怎么认识他的,他的故事)
↓
“不好意思,听不懂”(我听不懂了,给对方的演讲做准备)
↓
“那我来打个比方吧”(于是,对方开始以打比方的形式阐述他的世界)
↓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这个句子出现的频率颇高,作者点头,有)
↓
在心理学、哲学、物理学、宗教等范畴和概念中绕
↓
继续绕
↓
晕了
↓
服了
↓
牛逼
↓
“我”离开,景物描写,抒情,拔高一下主题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挺好看的,故事精彩,概念吸引人,后半部分有很多科幻小说概念的普及,但生动度不如前面。如果把一个个故事以美剧的形式拍出来,应该是挺好看的吧,中国版《CSI》?
很多时候,还能读出初中时候喜欢看的那种《世界未解之谜》的感觉来,很神奇。
最后,对于这本书真实性的讨论非常两极,如果你认为它真的很好很牛逼,请不要告诉我,我该说的都说完了。
简单地守在此岸,最后会得出一个答案:人生的真谛在于平凡。
简单地进入彼岸,最后会懂得这一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但前者实际上是一种自欺,后者则会让你进入一种无可救药的孤独,需要救赎。
1.《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专题之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专题之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205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