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先生导读:最新数据显示:宇宙最早期恒星形成时间比预期的更晚可从本文找到相关百科知识信息,详情如下:

恒星是由非固态、液态、气态的第四态等离子体组成的天体,我们都知道在宇宙中存在众多的恒星,而不同类型的恒星其起源与演化都是不同的。近日,据最新数据显示:宇宙最早期恒星形成时间比预期的更晚。科学家表示,该研究使得我们对宇宙原子再电离过程有了新的认识。

欧洲航天局普朗克卫星最新观测显示,宇宙最早期恒星形成时间比预期的更晚。

目前,欧洲航天局普朗克卫星最新数据显示,宇宙中最早期恒星形成时间比之前预期的更晚。最新分析显示,这些最早期恒星是宇宙中原子再电离形成的唯一来源,在宇宙形成7亿年时,原子再电离过程已进行一半。现今大量恒星和星系存在于宇宙,很难想像这与138亿年前的宇宙形成之初的具体差别,当时的早期宇宙是炽热密集的原始汤,是由微粒、电子、质子、中微子和光子构成。

这样的宇宙密集环境颇似一个“不透明”浓雾,光微粒不会遥远穿越,与电子发生碰撞。伴随着宇宙膨胀,宇宙变得更冷和更稀薄,大约38万年之后最终变成“透明状态”。那时粒子碰撞变得非常零星分散,光子自由穿梭于宇宙之中。

目前,普朗克卫星观测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下的“化石光线”,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出现于电子和质子结合形成氢原子的过程中,这是宇宙历史上首次物质处于电中性状态。之后数亿年时间,原子能够结合在一起,最终出现宇宙首批形成的恒星。

来自普朗克卫星高频仪(HFI)的分析数据,显示再电离原子过程开始得较晚,比之前预测数据更晚。普朗克卫星高频仪的高灵敏度测量表明,原子再电离是非常快的过程,在宇宙形成7亿年时原子再电离过程已进行一半。

据悉,这项最新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晓宇宙历史、成分和几何结构。

相关链接

银河系“不老恒星”真实身份揭晓 实际是一颗原恒星

天文学家探测到类太阳恒星释放出的无线电信号

科学家发现一颗大质量恒星 距离地球11000光年

1.《最新数据显示:宇宙最早期恒星形成时间比预期的更晚 恒星演变的过程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最新数据显示:宇宙最早期恒星形成时间比预期的更晚 恒星演变的过程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231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