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一种传统戏剧,起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合称“闽浙之声”,演奏南宋戏曲,唱腔。有古南戏活化石的美誉,相隔八百多年。目前梨园戏广泛流传于泉州、厦门、福建、潮汕、广东等地,较好地保存了宋、元、南朝的演出规范。

梨园戏主要有三个流派,分别是小梨园七班、大梨园上路南下,同时保存的蓬头戏有18个。目前南戏剧目有《朱文》、《刘文龙》等25种。今天,梨园仍然会在舞台上表演,还有传统的原生态舞台艺术。

知识扩展:

梨园戏表演有一整套严格规范的表演形式,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步”,各行各业都受其严格规范。音乐保留了南戏鼓、箫、弦伴奏的形式;唱腔源于晋唐古乐,多词多腔,以春声唱法,属于曲牌风格。至今仍沿用古代曲牌的名称:【漠河斗乐】、【彩羽】;琵琶是南方琵琶,横着弹,和唐朝的琵琶差不多。《弯弯曲曲》是晋代秦的遗作;萧是唐朝的尺八;打击乐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独特。

“棚”是梨园戏的传统表演场地。演出前,先举行“祭棚”仪式,以纪念该剧的创始人田都元帅,然后他开始扮演一个角色,并跳跃成为一名官员。就在棚后,只有长椅子,和一般戏曲舞台上的一桌两椅不同。南宋杂剧《眼药酸》的“竹杯”至今仍用于梨园戏中的洁丑表演。

1.《梨园戏是哪个地方的 梨园戏是哪里的地方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梨园戏是哪个地方的 梨园戏是哪里的地方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35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