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空之前商业繁荣,大量货币出现。所谓“农工商易,桂北财旺”(《史记·述平》)。但战国时期,天然的龟甲和龟甲早已退出货币领域。《管子》说当时的货币主要有三种:“逐瘀为上层货币,黄金为中层货币,刀布为下层货币。”当然,事实上,还有更多。除了珍珠玉石之外,金银等贵金属和各种铜币、粮食、丝织品在当时的商品流通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谷物和丝绸
谷物和丝绸是生活必需品。这种自然属性使他们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肩负着货币的职能。战国时期写的《管子》,把五谷和文采(即彩丝布帛)与金、珍珠玉、布泉(铜钱)并列。
根据孟子的说法,农民家庭的代表徐航用小米换来了王冠、水壶和各种铁农具。春秋战国时期,官员的工资是粮。《史记》记载,孔子在鲁的俸禄是“粟六万”。在墨子中,200石和300石是用来指官员的等级。当时一石粮食,今天大概30斤左右。
睡虎地秦简《金部律》以律的形式直接规定布、金、铜钱为秦国货币,并确定了比例:长八尺、宽二尺五寸的麻布,抵得上秦国11枚铜钱。
不同种类的谷物和织物有不同的价值。《管骑马》说行军打仗时,一百人骑一夜战车的费用是一日元黄金。这相当于三十三制细丝(一制长十尺八尺的丝),或者说是一百匹格布。
战国时期,在金属币供应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物物交换应该是非常普遍的,谷物和丝布当然是最好的交换媒介。
祝雨
珍珠玉,即珍珠和各种各样的玉,是极其珍贵的物品。珠子包括珍珠和抛光的球形玉石。河南洛阳某墓出土的一条项链,由11颗玉珠、1颗玛瑙珠、5颗水晶珠、2颗绿松石珠、1颗椭圆形玉饰和1根扁平玉管组成,故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称为“珍珠玉”。珍珠玉石体积小,价值高,便于携带,适合长途运输。最著名的珍珠和玉石是隋侯珠和彩。
战国时期各种珠状玉石制成的项链(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论衡》说“随时用药为珠,灿烂如真”,也就是说,随时的珍珠是人工干预形成的有核珍珠,其核随时用特殊的药物制成,能使珍珠显示出耀眼的光彩。需要指出的是,珍珠的寿命很长,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容易被酸碱物质腐蚀。而且珍珠中的水分会逐渐流失,珍珠也会失去光泽。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后,珍珠会从白色变成黄色,最后变成干粉状。山东临淄战国墓出土一对金耳环。原来串在金线上的珍珠被打碎了,散落在金线周围。
和氏璧原本是一大块粗糙的石头。楚人边河被发现后,玉匠们把这块粗糙的石头加工成了和氏璧。《史记》记载,秦王曾试图从赵国国王那里用十五座城来交换何世比,但没有成功。成语“无价”诞生了。实际上,《左传》中就有玉地交易的记载:春秋初期,与吕国交换土地,因为吕国更值钱,所以将玉送给吕国以抵偿价格。
战国时期,祝玉和黄金常被用作礼品和赠品。如《平原君余庆传史记》记载王召曾赏余庆“百金一对白玉”;根据《战国策·赵策议》,赵翔李兑曾赠苏秦“月之珠,和氏璧,貂之毛,金百日元”。可能有谋士自吹自擂的成分,但也反映了当时的珠玉流转。
河南三门峡出土战国玉器
金银
黄金是战国时期的通用货币,其主要产地是楚国,考古出土的战国金币大部分属于楚国。关子声称,如果齐国名将管仲拥有楚国的巨量黄金,就可以让齐国人民不用耕织就能得到粮食和布匹。
楚金币有龟甲、长方形、圆饼、瓦片等形状。楚人会用钹印戳金币。印章一般是“应说”二字(旧释“应说”)。“郢”为楚都,“衡”即称重。此外,还有“陈说”、“金鹿”等几个印章。完整的一张应说,这枚金币的重量是一日元,大约是今天的250克。
楚国的金币——《应说》
这些金币在使用时会根据需要切成小块,在流通时需要用天平称重。考古学家在楚国发掘出大量与天平结合使用的砝码。长沙东周101座楚墓中只有49座,总重量398。1945年,在湖南长沙的一个楚墓中出土了10个称重物。重量从0.69克到251.3克不等,分别相当于1铢、2铢、3铢、6铢、12铢、1铢(24铢)、2铢、4铢、8铢(半铢)和16铢。前九个权重的权重之和正好是第十个权重的权重。
战国“君毅”铜重(今湖南省博物馆藏)
根据考古发现,除楚国以外的所有国家也都铸造金币,一般都是圆饼的形状。越国金饼出土于浙江,燕国出土于河北,秦国出土于陕西,三晋文字出土于河南。此外,在河北灵寿出土了四枚贝壳状的金贝壳。根据文献记载,所有国家都应该有可观的黄金储备,可能会在后世熔融重铸,导致今天的发现较少。
郭芹金煎饼
在黄金的计量单位中,一般使用“镎”。当时,不同国家之间的平衡体系存在一些差异。楚、赵实行一两制,魏、汉、魏实行一两制,齐实行一沙制,秦实行金两制。从出土文物的重量来看,楚、赵、秦的重量基本相同,在15.5-15.6克之间;“夷”的轻重因国而异。楚易,秦晋重16两,今约250克。三晋地区第一名二十二,齐地区第一名二十四。各国一般将金盘或金饼铸成一磅,但在实际流通过程中可能仍需要用天平称量。
银在当时也被称为“白金”,一般铸造成铲子、盘子、蛋糕、贝壳等形状。在西周金文中,有一条记载,周天子赏赐臣下“白金”。但是文献中关于银币流通的记载很少,只有白银可以作为货币使用。出土的银币不多。河南扶沟出土了十八枚银制布币。学者推测他们的年龄大约是春秋中后期到战国早期。它们的用途不是很清楚。如果他们是钱,他们应该像金子一样称钱。
1974年在河南省扶沟县古城村出土的第一块银布
青铜铸币
战国时期,青铜硬币主要有四种:布币、刀币、贝币和钱币。古代钱币研究者根据布币的外观特征,一般将布币分为:空先布、平先布、圆先布三种类型。
空最早出现的布,按其发展趋势可分为平肩、弧脚、斜肩、弧脚、耸肩脚、尖脚。春秋时期,金、周、郑、魏、宋等国开始投空先布。战国时期,汉、赵、魏分晋后继续投了一段时间。所以历史上的铸造总量应该是很大的,考古发现的各种各样的空第一布一万多块。
平头布由空头布演变而来,头布币由宽空头变成了又细又平的真头。战国时期是朝鲜、赵、魏的主要青铜造币,燕也铸有小方布。可分为平头桥布、平头锐角布、平头尖肩尖脚布、平头平肩方脚布等。圆头圆脚布和三孔布在学习时也归为平头布。三孔布的形状也是圆头圆肩圆脚,但头和两脚各有一个圆孔,所以叫三孔布。这些布币有的会刻上“半成品”、“一成品”、“二成品”等货币重量刻度,但它们的实际重量往往与货币重量刻度不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重量越来越轻。
三孔布
另外,楚国铸造的布币有两种,大面文字“特布作纹”是指一种这样的布相当于一种纹;小铭文“四块布当一粒”是指四块这样的布相当于一粒。“符”是三金的货币单位,楚国铸造的特殊布币可能是为了方便与三金的贸易。
刀币在齐国、燕国、赵国和中山铸造。春秋时期,齐国已铸齐大刀,其名源于此类刀币上有“大刀”二字,如“齐大刀”、“即墨大刀”。目前出土的齐达达基本都在齐国境内,数量一万多件。齐国出土的“首切刀”也有,其外观仍如首切刀刀刃部分斜切,但出土数量相对较少。钟山有一把尖刀和一把钝头的“白澄”刀,“白澄”两个字刻在“白澄”刀的币面上。赵国柱有一把圆刀和一把尖刀。
最有名的刀币是明刀,铸于齐、燕、赵。有学者认为“明道”和“盟”的“明”是相通的,可能是因为三国同意共同铸造这种刀币用于贸易。所以三国的明道虽然形制字体不同,但都有明道二字。这种“明刀”的铸造数量非常巨大,仅出土的燕明刀就有20多万把。
明道
北币,主要是楚国铸造的,也叫蚁鼻币和鬼脸币。在贝壳的形状上,铜壳通常刻有一个字,包括十几个字,如“勋”、“兴”、“君”、“贝”。有的刻了多个字,有的没刻。战国时期,贝壳和龟壳很少作为货币出现,但在楚国,铜币的形状是贝壳,而金币的形状是龟壳。
楚碑币上刻有“挂”字
省钱出现较晚,主要流传于战国中后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有铸造。共同的特点是圆形,存钱中间有两种孔:圆孔和方孔。货币有的刻有地名,有的刻有币值或货币单位。战国中后期,秦国铸造了大量的圆方空的“半两”币,在秦国统一后成为法定货币,奠定了其后两千年的铸币模式。
东周铸造的圆孔货币
楚国还颁发了长方形的铜牌,上面刻有“视金一朱”、“视金二朱”、“视金四朱”等字样。,这表示其值等于1泰铢、2泰铢和4泰铢。
战国时期的青铜铸币不再是简单的称重货币,而是逐渐成为一种价值尺度。比如三金的平头布会刻上“1”“2”两个字。一个“1”的正常重量约为30克,早期的“1”布重量约为12-17克,晚期的“1”布重量仅为10-13克,这已经成为。而且,绝大多数青铜硬币是铜、铅、锡的合金。时间越晚,铜含量越低,铅含量越高。例如,楚国早期铜壳的铜含量超过70%,而晚期铜壳的铜含量在40%至60%之间。
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是复杂的。只有少数铜币,如楚国的“依金一朱”、“依金四朱”,直接在币面上标明与黄金的比价,更多的货币比价只能推测。
楚国“金四柱”铜钱
黄金可以换成一定比例的铜。根据出土的岳麓秦简,一公斤秦制黄金相当于9216枚秦制“半两”铜钱。这些铜钱的重量是288公斤秦制,相当于今天的72公斤。《管子》说一斤黄金值一万元,秦汉时期基本沿用。但是很多国家的货币并没有秦朝的“半两”那么“重如其文”,而是按照特定的货币价值流通的。比如三金铸造的布币,刻有“半长”、“二长”。但是这些铜币和黄金的比例应该和秦的差不多,或者说不同国家的金币和铜币的比例基本相同。否则就会出现很多人去黄金价格低的国家买黄金,然后在其他国家卖,赚取差价的现象。
至于各国的铜币交换,情况比较复杂。许多国家发行了各种不同重量的青铜硬币。而且即使是同规格的铜币,重量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不同时期这些货币的铜含量差异更大。有些铜币会在币面上标明与其他铜币的比例。比如一个楚“特布”作为“布”,就等于三晋的“一布”。当时各国铜币之间应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兑换比例。但随着各国铜币中铜含量的变化,比例会有所波动。即使在特殊的背景下,这些铜币也恢复到需要称重才能流通的状态。
楚国的“特布当币”
战国时期,各国有大量的他国货币,颜地出土了大量的赵、汉、魏的布币和齐、赵的刀币;赵出土了大量的朝鲜、魏的布币和齐国、燕国的刀币;巴蜀地区也出土了燕国刀币,可见当时货币流通之广。
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战国时期有很多货币模仿。例如,赵造币时使用的在中山和朝鲜被发现。至于仿铸的原因,可能是为了方便从其他国家购买材料,也可能是受其他国家委托,所以只能做各种推测,甚至不排除国家打了“货币战”的可能性。
引用
黄锡泉:《先秦货币通论》,故宫出版社,2001年。
张志凤:《战国时期国家间货币流通初探》,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周宾春:《春秋战国时期军阀间的贸易与货币流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
胡·:《对重单位“易”的几点认识》,北方文物,2017年
1.《战国时代 活在战国战国时期都有哪些货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战国时代 活在战国战国时期都有哪些货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020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