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须陀死在荥阳之战,李密“伏兵千余人”这点小小的力量冲出来后,强大的张须陀两万精兵竟然出人意料地发生了“兵败”的现象?张须陀是隋朝有名的猛将,十分阴险狡猾,王薄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是被他镇压下去的。张须陀竟然无法扭转这种局面,直至自己“战死”呢?
《隋书·张须陀传》,对伏兵杀出后的情况有更详细一点的叙述。(李)密与(翟)让合军围之,(张)须陀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陀跃马复救之,来往数四,众皆败散,乃仰天叹日: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乃下马战死。
李密的伏兵冲出来后,对于李密和翟让等的合围,他立即打破包围闪电般地冲了出去,并准备整顿队伍给对方以狠狠的打击。但令人吃惊的是,大部队竟然没有跟着他一起冲出包围。他来不及多想,一提缰绳,跃马又杀入了敌阵。
然而,对于他不顾生死,力竭声嘶地来来往往救援和召唤部下,往日十分忠顺的部下此时不仅异常冷漠,而且纷纷趁机逃跑,甚至连最亲信的将领也不见了踪影。终于明白了,军心已去,再也无法挽回这样的局面。于是长叹一声,下马战死。
与其说是李密杀死了张须陀,不如说是“军心”杀死了张须陀。倘若不是整个部队已军心涣散,张须陀还能像大战裴长才那样整合兵马再战,那么惨败的很可能就是李密和翟让。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的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张须陀率军到离齐郡数百里的下邳攻打卢明月时,张须陀兵团中就出现了无心作战的苗头。当张须陀问部下谁愿意埋伏起来袭击对方大营时,竟然出现了“众莫对”——没人应声的尴尬场面。最后还是秦叔宝、罗士信这两员最亲信的将领出来,才算勉强完成了任务。
到了大业十二年,特别是调荥阳作战以后,军心更加不稳。李密伏兵的出现,并不能给这支强悍的部队造成多大威胁,但却给早已无心作战的兵士们一个“众皆败散”——也就是大家开小差的机会和借口。张须陀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会绝望地悲叹并下马战死。
1.《到底是谁杀死了张须陀?张须陀临死前说了十个字,道出其中原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到底是谁杀死了张须陀?张须陀临死前说了十个字,道出其中原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0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