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庶女生存法则 看罢《知否》 咱们来聊聊宋朝女性生存法则

宋代夫妻祭天拜地(出自王红丽《中国古代风俗百图》)

宋代夫妻家宴(河南禹州白沙宋墓壁画)

埋葬丈夫的宋代妇女

宋代妇女给新生儿洗澡

李开洲

在春节前后的日子里,如果你在饭局上提起“知不知道,要青、肥、红、瘦”,对方大概想的不是李清照的那句话,而是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一部以宋代女性为主角,以家庭斗争为主题的电视剧。

这部剧可以说是一部佳作,不仅给很多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带来快感,还能贴近历史,让现代人从某些方面了解宋朝人的生活细节,了解宋朝女性的一些生活规律。

接近历史

精致活泼的宋代生活

我们来看看这部电视剧所反映的宋朝人的生活细节。

《知不知道,该青、该肥、该红、该瘦》(以下简称《知不知道》)第一集,之子盛长风丢锅,女主角盛挺身救局,用巧妙的手法救了姐姐盛华兰雇来的鹅。在这一集里,“抛锅”是宋朝上层阶级经常玩的游戏。

宋代大文豪司马光专门写了一本教大家抛壶的小册子《新抛壶风》,详细介绍了这款游戏的道具和玩法:用来抛壶的“壶”很特别,很高很大,中间有个壶嘴。壶嘴旁边设置两个空心耳;投掷壶用的箭也是特制的,比格斗用的箭轻多了,也可以换成带剥皮刺的刺。游戏规则有很多:最简单的玩法是一箭双雕,把两个筹码丢进壶嘴,把一个筹码丢进壶耳,没给筹码就扔到地上;比较复杂的玩法是一次投三箭,给喷口两个筹码,喷口一个筹码,耳朵两个筹码,耳朵一个筹码。在《知否》中,盛用箭射中壶嘴,得到十枚筹码。评分规则和司马光写的不一样,但游戏模式是一样的。

《知否》第八集,三姐妹盛和从宫里出来的孔子一起学茶道。茶叶盒上有小石头和研磨机。沏好茶后,大家都捧着黑黝黝的茶碗品茶。这一集真实再现了宋代上层社会喝茶的方式。我在我的《宋代设妙茶席》一书中做过一些考证。其实类似现代茶道的制茶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只是上层阶级的茶道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喝茶的时候,我很讲究:茶不是叶子,是小茶砖。喝茶时,要把茶砖烤熟,碾碎,磨成茶粉,筛出茶梗,放入窑中生产的黑釉茶碗中,用热水拌匀,再加热水,像小笤帚一样搅动敲打竹尖做的茶篮,做成一碗泡沫很厚的茶汤。剧中,孔妈妈评论茶汤,说“云尺”要松一松,味道才好,这是宋代茶人常说的一句话。所谓云脚,是指茶汤上层的泡沫。因为在搅拌敲击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细小的气泡,看起来又白又软,水面上很厚,像天上的白云。

在《知否》中,有许多男女主角去樊楼吃饭或从樊楼叫外卖的场景。在宋代历史上,樊楼是最著名和最豪华的餐厅。北宋中期改为官营,每年卖酒多达五万斤。宋仁宗在任时,他有权酿酒,并一度同时向3000家小酒馆提供饮料。北宋灭亡后,樊楼南迁到杭州,改名“丰乐楼”。然而,由于樊楼非常有名,南宋的食客仍称丰乐楼为樊楼。到了元初,樊楼已经成为所有大饭店的名字。

小瑕疵

宋朝没有“嬷嬷”,也没有人打马球

但作为古装剧,《知否》难免有一些历史错误。

女主角盛从“宫中孔母”那里学到了规矩,男主角顾带着“扬州常娘”来到了北京。在这部剧里,“奶妈”是“奶妈”和“奶妈”的通称。但实际上呢?“嬷嬷”是满语,直到清朝才流行起来。当然宋代也有奶妈,但直接叫“奶妈”。喊尊称的话,一般喊“阿姨”、“阿姨”,从来不喊“妈咪”。当然,宋代也有“奶奶”这个词,但一般指的都是老太太,并不特指哺乳的母亲。《知否》是宋朝的一个故事,却把奶妈搬了进来,可能是受清宫剧的影响。

剧中还有几部马球戏,男主角和女主角都在舞台上演过,技巧非凡,以至于打马球甚至成为推进剧中剧情的关键。但在历史上,由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经常被马踩死,这一运动在唐末被禁止,马球被迫演变成一种按部就班的球类运动。

在宋朝,马球比赛只出现在皇帝阅兵的时候,贵族和平民基本上忘记了这项运动。被我们视为足球鼻祖的蹴鞠,无论正式比赛还是非正式比赛,都不能让球员骑马。作为铁杆球迷,宋太宗亲自制定了皇家蹴鞠的规则:球场为正方形,周长200英尺,中间拉一张大网,网中心挖一个洞。球员32人,分东西队,东队穿红色队服,西队穿紫色队服。有三个裁判,其中两个小裁判,各举着十二面小红旗,分别站在大网的东西两侧;一名裁判举着一面大黄旗站在桌子上。四十名啦啦队员,分在球场南北两侧,负责击鼓、唱歌、加油。裁判把球扔在球场上,摇着黄旗,啦啦队同时击鼓,表示比赛开始。这边的球员试图把球踢过网,而另一边的球员守着网,试图在落地前把球踢回来。

如果球过网,落地前没有被对方球员接住,这里的小裁判会拿出一面小红旗插在地上,表示这里的球队得了一分。当其中一面挂满了十二面红旗,游戏结束时。比赛结束后,裁判将进行奖惩。有十二面红旗的队伍将获得锦旗、金杯和银牌,输的队伍将受到惩罚。判罚规则是“球头吃鞭子”:裁判会召唤出失利一方的领队,脱掉他的衣服,象征性地给他几鞭。

当然,电视剧是艺术,没必要拘泥于历史。清朝搬出奶妈,唐朝搬出马球,没有错。

在明兰读书

宋代女生能上学吗

事实上,与那些同样以女性为主要角色的宫廷剧或家庭剧相比,《知否》犯下的历史错误相当少,它为整个宋代女性呈现了一个相对真实的生存环境。

本剧第四集,盛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在家里上学,老师是雇来的一个壮族书生。像这样的场景,在宋朝的士大夫家庭里是完全可以的。司马光的《贾凡》说:“人都学不会,男女有别吗?”每个人都要学习,都要学习,无论男女。另一本宋朝的书《樊氏》说:“只有女人才知道自己的书...否则,他们很少破门而入。”女人管家务,最好学会自己写,自己算,不然被别人看惨了。《樊氏》也说:“女人因为丈夫而愚蠢,但她们能照顾好自己的家务,能计算钱的收支,人家也不能欺负她们。”有的家庭阴盛阳衰,丈夫又蠢又弱,妻子又聪明又能干。老婆们管家务管书,家业依旧兴旺,不会被外人算计。所以宋代江南地区,少数大户人家设立“女子学”,让氏族中的姑娘从小就能学习儒家经典和实用的书籍和计算。在《知否》的后半部,盛嫁入皇族后,不仅管理后院的奴隶,还四处巡视农田,查书算出入,把皇族的财产保持得井井有条,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她在幼年家塾所受的教育。

宋代有官营县学、官学、国子监,也有私立书院。根据《宋史》所载宋人的笔记、书信、墓志铭,并无女子就读官学、书院的案例。但是宋朝的士大夫可以自己办学,可以请人教自己的姑娘,也可以自己找有见识的家长来教,这种现象也可能出现在宋朝普通百姓的家庭里。查宋代文稿,宋孝宗惜春元年(1174年),一个名叫林幼玉的九岁少女求见皇帝,请皇帝亲自接见,当面背诵了43部经书,被宋孝宗封为“儒者”——这个称号原来是一个官员的妻子。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又有一个叫吴之端的少女参加了朝廷举办的“男孩学”考试,成绩优异。但是她没有被录取,因为她伪造了年龄(她十多岁了,却报自己十岁以下)。宋宁宗舍不得给她一捆丝绸作为奖励。试想一下,如果这两个女孩没有上过学,没有得到名师的指点,怎么可能背经书,怎么可能通过孩子的考试?

但必须说明的是,宋朝再开放,也是属于古代中国的,所以女性读书是不可能的,读书好的女生在朝鲜也不能当官,最多只能当宫中女官。嘉定五年,一个叫吴志端的女生考少儿时,冬烘部长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男生设科,所以不一样,仓储业也...今天的智端是个该考这门课的女的,就算再完美,也不知道改天会不会用?”国家搞这个男孩课题是为了表扬神童,储备天赋。吴志端,作为女生,也是来考的。就算她考的好,以后还能从政吗?国家能用她吗?听完这些话,宋宁宗实际上“服从了”,并认为这是合理的。

陆游的《渭南文集》记载了李清照的一段轶事:72岁的李清照知道时机已到,想把自己一生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一个叫孙的15岁女孩。结果呢?那个女生“感激不尽,说不关女人的事”。更有甚者,陆游居然称赞女孩学识渊博,选择正确。由此可见,“女子无用读书论”在中国古代影响很深。由此可以推断,像《知否》中的笙姐这样有机会在家上学的宋女比例一定很低。

(指婚姻)社会经济地位相当

富家女婚姻调查

在《知否》第四十一集,和顾的情感之花终于开花结果。两者的结合,既是城市爱情的典范,也是适合家庭的典范。盛是官家,顾是侯门之子。双方都有一个略高略低的家族,但都属于官二代,都不是翠花和留守的狗。

盛明兰之前爱过另一位公子齐衡,但被老祖母圣太夫人阻拦,因为齐衡是国君之子(虽然不是亲生儿子),齐府的家世远高于傅生。以前盛结婚,在婆家会受到歧视。

盛夫人的世界明澈,她的阻挠看似蛮横封建,实则言之有理。宋代士大夫结婚,把“相合”二字看得极其重要。他们既不会让女儿嫁给平民子弟(除非是已经考上进士或者即将考上进士的平民子弟),也不会把女儿送到地位比自己高很多的侯门。

随便举几个例子:黄庭坚和江安县县长石亮是好朋友,儿子黄翔娶了石亮的女儿;和太守王是好朋友;把二女儿嫁给了王的儿子;苏辙的舅舅苏欢,同年与书生蒲石道交了朋友,儿子苏步出轨,娶了蒲石道的女儿。苏东坡娶了欧阳修,儿子苏维娶了欧阳修的孙女。范仲淹之前驻守陕西边境的大臣樊勇和朝鲜的大哥韩毅是最好的朋友,他们把女儿嫁给了韩毅的第四个儿子韩毅...

公元1051年,三年,开封富商与皇族赵结为连理。这个得搁到今天,一方有钱,一方有势,才能算是天作之合。然而,到了宋朝,商人的地位仍然有点低,所以包公认为这种婚姻“不利于国家制度”,并要求仁宗皇帝“停止婚姻,不要选择德式”(包拯的《论李欢借此机会承认民族婚姻》),强行取消婚姻,然后为皇室子女选择合适的对象。

我们不要责怪包公不懂爱情,因为他生活的世界一直是一个完美匹配的婚姻世界。

包公的父亲鲍灵仪是一名县长,所以包公长大后和一名县长的女儿订婚了。包公的儿子包书先娶了张天的女儿,后娶了文彦博的女儿。张天是包公的门生,做过“电调判官”,相当于财政部的一个副书记级官员;文彦博同年包公,做过“咨询政事”,相当于副总理;另一方面,包公担任“三书记”和“副书记”,相当于财政部长和国防部副部长。副部长的儿子娶了副局长和副总理的女儿,基本属于权利家庭。

包公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王祥,一个嫁给肖文。王祥和肖文是主簿,相当于县级衙门的办公室主任,属于低级公务员。但是,他们知识过硬,前途光明。正如包公夫人董轼墓志铭所言,“士绅皆有器”,都是很好的培养前景。他们娶的是的女儿,属于“未来的绝配”,就像当初从中国来,后来又从中国来的平民孩子温庭筠,想娶小姐,也得到了盛宗师的认可。

如果一方有钱,一方有地位,到了宋朝就错了,可能导致婚姻悲剧。比如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是四川眉山的一个地主,但一生未能做学问。为了登高,他把女儿苏八娘(苏东坡的妹妹)嫁给了同为学者的程甲。结果女儿在18岁之前就被虐死了。苏东坡和他的弟弟苏辙为官多年后,两人都与程氏关系不好,因为他们仍然担心妹妹的死(见孔的《三苏年谱》)。

抛开爱情这个由荷尔蒙和概率主导的主观因素,它确实有很多优点:一是可以维持和提升两个家庭的资源;二是可以避免任何一方及其父母受到对方的歧视,进而导致大量的婚姻矛盾;第三,可以缓解任何一方及其父母的精神压力——反正双方的生活圈子、消费水平、精神境界都差不多,所以没人需要羡慕谁,没人需要追谁,没人需要自卑、自怜、羡慕、讨厌。

照片由李开洲提供

1.《庶女生存法则 看罢《知否》 咱们来聊聊宋朝女性生存法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庶女生存法则 看罢《知否》 咱们来聊聊宋朝女性生存法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046050.html

上一篇

男子把10吨雕像立小区门口 为什么这么做?

下一篇

男孩嫌宿舍没电梯 夏令营第一天坚持退营

父亲弄丢2岁女儿 怕老婆骂自己大意没敢报警

8月3日,8月1日下午4点左右,民警称在马鞍山森林公园门口发现一名儿童。 警察把他带到笛子派出所,买了饼干,倒了开水。孩子怕生,说话不太好。警察和警察轮流抱着她,找糖果安慰孩子。 通过耐心的沟通,孩子只说自己2岁,无法清楚...

女儿月薪近万仍啃老 父母支付15万元让其搬出家门

8月4日,月收入不低,但偏偏年迈的父母要靠吃住。父母实在受不了,就连同儿子的诉状一起交给法院,把自己的女儿请出了家门。记者昨天从妇联维权咨询服务中心了解到,这场“家庭大战”以“买断”告终:父母给女儿交了15万,女儿要尽快搬...

二胎母亲将2岁女儿丢弃 疑患产后抑郁症

二胎母亲将2岁女儿丢弃 疑患产后抑郁症

8月10日,8月6日,广东韶关,一个小女孩独自坐在地上哭泣。我在旁边的书包里发现一张纸条,说孩子没病,是二胎。我怕我每天哭的时候有一天会杀了她。希望好心人来接她。 据悉,女孩已被父亲带走,母亲写的纸条疑似患有产后抑郁症。...

地震中母亲身体护住女儿 女儿哭喊报警救爸爸妈妈

地震中母亲身体护住女儿 女儿哭喊报警救爸爸妈妈

8月10日,8月9日,九寨沟开始下雨。在122林场附近,落下的岩石随着灰尘滚了下来。 10多个小时前,一辆载有31人的旅游大巴上了S301。公交车上,湖北游客最多,13人。37岁的陆某和妻子叶某坐在最后一排,女儿坐在他们...

浙江一父亲性侵女儿 辩解说反正女儿大了也要给别人不如给他

浙江一父亲性侵女儿 辩解说反正女儿大了也要给别人不如给他

2008年8月10日,我们经常认为,未成年人性侵案件往往发生在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但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 据《钱江晚报》记者介绍,截至7月,杭州市某区检察院已受理、审查、起诉近两年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78起,其中未成...

母亲电视上发现失联女儿 激动得“差点儿哭出来”

母亲电视上发现失联女儿 激动得“差点儿哭出来”

8月11日,住在西工区沙场北路附近的市民斯女士,从得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到昨天中午《新闻30分钟》播出前十几个小时,“完全失明,不知道如何做好”。 斯女士11岁的女儿7日晚随父亲前往九寨沟,事发时仍在...

发现高三女儿早恋 父亲的做法令人佩服!

发现高三女儿早恋 父亲的做法令人佩服!

2008年8月18日,有一位父亲最近在网上走红。当他知道女儿早恋的时候,他聪明机智的带她走上了正道,真的让人佩服! 01 在女儿高三的时候,我最大的担心发生了——女儿暗恋她班的班长,一个阳光帅气又有激情,学习又好的“男神...

两夫妻35年收养12个弃婴 身边的5个女儿4个考上大学

两夫妻35年收养12个弃婴 身边的5个女儿4个考上大学

8月22日,老余三女儿亲手绣的。在过去的35年里,有两对夫妇收养了12个弃婴,过着艰难的生活。身边五个女儿除了被领养,还有四个考上了大学。 殡仪馆运尸车 十二个“女儿”的父亲 我做过旅游医生的零工,在殡仪馆当过多年的运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