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信息化是“第一工程”
“第一指挥”项目不仅仅是指给予资金支持,而是因为医院信息化需要改变固有的管理模式,对原有的复杂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和简化,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必然会触及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利益,改变原有的改造流程也会产生冲突,导致应用推广难度大、阻力大。因此,领导必须带头,才能保证信息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2.以患者安全、智能提醒和医疗质量为核心的设计要求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规范医疗行为,优化医疗流程,提高临床诊疗质量和效率,是医院临床管理永恒的主题。在项目开始时,一定要认真研究标准,充分调研,以标准为重点,结合医院实际流程,设计尽可能满足界面友好、减少操作、智能辅助操作、辅助诊疗的要求,帮助一线临床医护人员安全、高效、智能地完成诊疗服务,让医护人员逐步树立病案标准化意识, 减少一些因失误导致的医疗纠纷,缓解医院“三长一短”的问题,尽可能方便患者就医。
关于电子病历建设的思考
电子病历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前期认真研究标准,结合医院实际工作流程,实现具有医院特色的评价项目的相应功能。中期,全院重视信息化的普及和使用,每月统计申请人数。后期打造了具有医院特色的信息化亮点。
具体建设思路根据不同层次如下:
(1)五级建设。主体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分三年规划:第一阶段以临床数据中心为主,临床知识库和药物闭环为辅;第二阶段,全面构建临床管理、高水平临床及辅助管理体系(如手麻、重疾、血液透析、康复);第三阶段,信息化特色建设:患者服务(如微信支付)、BI、运营管理等。
(2)六级建设。主体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规划至少三年:第一阶段,主要是打基础阶段,实现临床业务系统、管理系统、临床数据中心;第二阶段主要实现全过程闭环、高级CDSS、CA签名和不良事件管理;三期,信息化特色建设:科研管理、临床结构化质量控制,可提供定制化特色应用建设(如语音病历、大数据分析、精准药监等)。).
(3)七级建设。主体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建议规划至少五年:第一阶段,实现五个层次:实现临床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临床数据中心;第二阶段实现六个层次:全过程闭环、高级CDSS、CA签名、不良事件管理;在第三阶段,实现了七个层次:区域双向转诊、转诊、区域临床知识库、区域CDSS和区域无纸病历。第四阶段,深化应用:区域信息检索和区域卫生大数据分析。
电子病历应用中的难点
1.临床医生冲突
随着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实施,临床医生传统的病历书写方式已经完全改变。在书写病历时,设置了许多质量控制条件,使病历规范、及时。比如录取记录必须在录取后8小时内完成;出院记录必须在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病历提交后,不能随意复制或修改。如果需要修改病历,必须向相关部门申请,修改病历时会有痕迹记录。以往医务人员未能按时完成病历书写,完成后反复修改病历,不按病历规范签署病历,引起临床医生诸多异议。另外,有些医生,尤其是老年医生,确实存在电脑操作问题。建议先重视骨干培训,再提升。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
2.病历模板抽象
为了使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规范、完整、方便、快捷,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实时监控病历质量,并在未来对病历进行深度数据挖掘,需要在电子病历中设计大量正式的结构化病历模块。然而,总结以往的纸质病历,抽象出通用的病历模板是结构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3.病历专业人员培训
在临床应用中,大多数医生缺乏专业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大多数软件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医学知识不太清楚,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医学术语和规范,在实施病历时很容易导致他们之间的沟通障碍。在模板的制作中,很难提取出一个更通用、更高度结构化的模板,导致纸质病历的电子化实现,而没有提高病历的附加值。
这就要求医院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不仅要从医学院招聘相关人才,还要加大科室人员的培训力度。
要求科室相关人员加强与临床相关业务室人事部门的沟通,学习相关临床业务知识,提升业务素养;它还要求部门员工与公司的相关实施者沟通,了解和掌握产品的特点。
1.《电子病历模版 最严电子病历新规落地,电子病历评级如何应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电子病历模版 最严电子病历新规落地,电子病历评级如何应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07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