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劳动
Moritz Olazarato著,霍菊译,张立军主编
选自《帝国、城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已经有相当多的实证研究集中在新的工作组织形式。结合大量相应的理论思考,这些研究使我们能够理解今天的工作和新的权力关系的新概念。
这些意识形态成就的初步综合来自于试图界定工人阶级的技术和主体政治构成,这可以用“非物质劳动”的概念来表达,这一概念被定义为生产商品信息和文化内容的劳动。非物质劳动的概念有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商品的“信息含量”,直接指向工业和第三产业大公司工人劳动过程的变化,在那里直接劳动所需的技能逐渐成为控制论和计算机控制的技能(以及横向和纵向的信息交流技能)。另一方面,关于商品“文化含量”的生产,无形劳动包括一系列活动,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作”。换句话说,这些活动包括定义和确定不同信息项目的活动,如文化和艺术标准、时尚、品味、消费指标和更具战略性的公众舆论。这种活动曾经是资产阶级及其后裔的特权领域,但从70年代后期开始,就转变为“大众智力”领域。这些战略层面的深刻变化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力生产组织的构成、管理和调节,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知识分子及其活动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
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大变革”改变了问题提出的术语。体力劳动越来越多地加入到被称为“智能”的工作程序中,新的通信技术越来越要求知识丰富的主体性。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智力劳动逐渐受制于资本主义生产规则的过程。所发生的是一个新的“大众智力”逐渐体现和形成的历史转变过程,它源于资本主义生产的需求与与劳动斗争产生的“自我价值化”形式的结合。旧的“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者“物质劳动和非物质劳动”的二分法,不会抓住生产活动的新特点,会把这种划分摆到桌面上来,改变它。概念与现实、劳动与创造、创造者与受众的分离同时在“劳动过程”中被超越,并在“价值稳定过程”中作为一种政治指令被再次提出
重组后的工人
20年来大工业的重组,带出一个有趣的矛盾局面。各种后福特主义模式不仅基于福特式工人的失败,也基于对生产中活劳动核心价值的认识。在今天大规模重组的公司和企业中,工人的工作越来越多地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在不同选项中进行选择的能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到决策的责任。传播社会学家使用的“界面”概念为工作者的这种行为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定义——即各种职能、各种工作团队、各种层次之间的界面。现代管理技术追求“把工人的灵魂转化为工厂的一部分”的理想。工人的个性和主体性必须容易被组织和指令所驱动。围绕非物质性,劳动的质和量是有组织的。这个将工人阶级的劳动转化为控制和操纵信息的劳动,转化为涉及主观投入的决策能力的过程,根据工人在工厂等级制度中的地位,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工人,但它一直被显示为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在此期间,工人将被视为各种生产职能合作经营中的“主动主体”,而不是服从简单指令的奴隶。我们已经到了这样一种情况,集体学习过程已经成为生产的核心,因为重要的不仅仅是找到不同的方式来构建和组织已经建立的工作职能,而是找到新的东西。
然而,主体性及其集体形式、结构和发展直接表现为工作组织中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我必须指出,我所描述的根本不是一幅重建的乌托邦图景,而是一个非常真实的社会阶级矛盾的状况和条件。
资本主义需要找到一种直接的方式来建立一种秩序来干预主体性本身;分配任务的指令和定义已经成为一种主观指令。西方社会的新口号是,我们都应该是“臣民”。参与式管理是一种权力技术,一种创造和控制“主观过程”的技术。既然已经不可能再把主体性仅仅限制在执行任务的范围内,那么就需要把管理、交流、创造等领域的主体能力与“为生产而生产”的条件相协调。所以“成为主体”的口号,根本不是要消除等级与合作、自主与指挥之间的对立,而是要更高层次地提出这种对立,因为它不仅激活了个体劳动者的真实人格,而且与它发生了冲突。首先,我们在这里面对的是一种威权话语:一个人必须表达自己,必须说话、沟通、合作等等。这种“论证”和人们在泰勒制度下的行政命令中听到的一样;改变的只是内容。其次,如果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用“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严格地制定和规定工作和职责,如果相反,今天的工作需要合作和集体协作,那么这个生产的主体就必须有沟通的能力——他们必须是工作团队中的积极参与者。所以沟通关系(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事先完全确定的;除了服从“信息循环”,别无选择。受试者成为简单的编码和解码的传递者,他所传递的信息必须是“清晰明确的”,在交际语境中是完全被管理和规范的。强制命令的必要性和随之而来的暴力是这里一种标准化的交流形式。
“成为交往主体”的要求,表明它比更早的精神和体力劳动(观念和执行)的严格分工更加极权,因为资本主义甚至在价值生产中寻求控制劳动者的人格和主体性。资本需要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指挥可以驻留在他或她自己的主体和沟通过程中。工人对自己在工作组中的控制和激励负责,不需要工头发号施令。领班的角色被重新定义为辅导员的角色。事实上,雇主极其担心这种新变化带来的两个问题:一方面,他们被迫承认劳动的自由和自主,这是生产合作的唯一可能形式,但另一方面,他们必须“重新分配”新的劳动质量和他们组织所需的权力。今天的管理层考虑工人的主体性,只是为了把它安排在一个符合生产要求的状态。因此,这一层次变化的内容再次成功地掩盖了一个事实,即工人和公司的个人和集体利益从来就不一致。
我已经把工人阶级的劳动定义为一种抽象的活动,它现在涉及到主体性的应用。但为了避免误解,我想补充一点,这种形式的生产活动并不限于高技能工人;今天,它指的是劳动力的一种使用价值,更一般地说,它指的是后工业社会各生产主体的活动方式。有人可以说,在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者中,“沟通模式”已经建立,其可能性已经确定。但是,在年轻的工人、“不稳定”的工人和失业的年轻人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纯粹的潜力/虚拟性,一种仍然不确定但具有后工业生产主体性所有特征的能力。这个能力的潜力/真实性既不是空洞穴也不是非历史性的。他们有福特主义下“与工作作斗争”的工人作为历史渊源和祖先,而在相对较近的时期,他们有社会化过程、教育结构和文化自我价值稳定过程作为历史渊源和前因。
当我们研究生产的社会循环时,会更容易发现工作世界的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分散的工厂”和生产的分散化,另一方面是各种形式的第三产业。在这里,我们可以估计非物质劳动的流通在多大程度上被设定为全球生产组织中的战略角色。人力资源的研究、概念化和管理等各种活动与第三产业的各种活动相结合,并以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的形式组织起来。我们必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生产周期和劳动组织。科学劳动融入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成为生产力的第一源泉,这种劳动日益成为组织其生产周期的增长因素。
“无形劳动”的经典定义
后工业经济(包括工业和整个社会)的所有特征都明显体现在“无形”生产的经典形式中:音像制品、广告、时尚、软件生产、摄影、文化活动等。这种非物质劳动活动迫使我们对劳动和劳动的经典定义提出质疑,因为它们结合了不同种类的劳动技能的结果:与文化信息内容相关的智力技能;注重技术和体力劳动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手工技能;还有企业管理技能体现在管理社会关系和构建工人作为其整体分子的社会合作。非物质劳动以直接的集体形式构建自身,但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仅以网络和流动形式存在的劳动方式。非物质劳动的生产周期的组织(一旦我们抛弃了工厂建造者的偏见,我们就会发现它确实是一个生产周期)并没有明显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因为它不受工厂四面墙的限制。它赖以维持运行的地方是在外部,即在整个社会中,在我们称之为“非物质劳动盆地”的区域层面上。小的,有时非常小的“生产单位”(通常只由单个个体组成)是根据特殊计划组织起来的,可能只存在于那些特殊的工作时间。资本家需要的时候,生产周期才能运转;一旦工作完成,整个周期将被分解并重新纳入网络和流域,这将确保生产能力的再生产和加强。不稳定、过度剥削、流动性和等级结构是大都市非物质劳动的明显特征。在独立“个体户”工人的标签背后,其实可以找到一种知识无产阶级,但这种知识无产阶级只能通过剥削其雇主来认定。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工作状态下,我们越来越难以区分闲暇时间和工作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变得很难与工作区分开来。
这种劳动形式的特征是由真正的管理职能决定的,包括(1)管理其社会关系的特殊能力和(2)在非物质劳动盆地结构中诱发的社会合作。因此,这类劳动力的素质不仅是由其职业能力所决定的,职业能力使商品的文化信息内容得以建构,而且是由作为其他非物质劳动(即周期性生产和管理)的协作者“管理”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能力所控制的。这种非物质劳动表现出“活劳动”性质的真正变化。这与生产组织的泰勒制模式相去甚远。
无形劳动发现自己处于生产和消费之间新关系的错误道路上(或者更确切地说,这是它存在的界面)。与消费者的生产合作和社会关系的激活依赖于交流过程并在交流过程中形成。非物质劳动的作用是不断促进交流条件和形式(即工作和消费)的创新和变化。它实现并赋予需求、想象力、消费者品味等要素一种形式,这些产品反过来又成为需求、形象、品味的强大生产者。通过非物质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其基本使用价值已经被设定为其作为信息和文化内容的价值)的独特性,不仅在于它在任何消费行为中都没有被消费,还在于它对消费者“意识形态”和文化环境的扩张、改造和创造。这种商品不产生劳动的物质能力;相反,它正在改变使用它的人。无形劳动最重要的是产生一种“社会关系”(创新、生产、消费的关系)。只有当它在这种生产中取得成功时,它的活动才具有经济价值。这种活动使物质生产中的“隐而不显”的东西变得明显,也就是说,劳动不仅生产商品,相反,首先是生产资本关系。
无形劳动生产协同效应的自主性
这样我就可以提出我的操作假设:无形劳动的循环始于一定的社会劳动力,这种劳动力是独立的,可以组织自己的工作和它与各种商业实体的关系。工业不能形成或创造这种新的劳动力,而只是采用和重组它。工业对这种新劳动力的控制,以劳动力的独立组织和“自由经营”为前提。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将我们带入了关于劳动组织后福利阶段工作性质的争论。在经济学家中,对这个难题的主流观点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无形劳动是在以产业为中心的组织形式所允许的范围内运作的。从这个共同的基础出发,有两个不同的学派:一个是新古典分析的延伸,一个是系统论的延伸。
前者试图通过重新定义市场的问题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意味着为了解释沟通现象和组织的新维度,我们不仅要引入劳动合作和劳动强度的概念,还要引入其他分析变量(人类学变量?非物质变量?),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入其他乐观的目标等等。事实上,新古典模型很难摆脱普遍均衡理论带来的一致性约束。只要我们仍然持有一种普遍的理论,认为物质劳动和工业经济是必不可少的核心因素,我们就永远无法预见甚至预见新的劳动现象、新的组织和沟通维度、自发协同的可能性、参与其中的主体的自主性以及网络的独立性。今天,随着新的数据处理,我们发现微观经济学正在抵制宏观经济学,而经典模型已经被一个新的、不可简化的人类学现实所侵蚀。
通过去除市场的束缚,把组织放在首位,系统论对新的劳动现象,特别是非物质劳动的出现更加开放。在发展完善的系统理论中,组织被理解为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包括个人和集体。简而言之,组织是允许给定群体实现特定目标的结构。这个组织过程的成功需要规则和规章作为工具,无论它们是自愿制定的还是根据习惯形成的。从社会协同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东西,非物质劳动可以被它的全球有效性所接受。但这些观点仍然与某个工作组织的形象及其对应的社会领域密切相关。在这一领域,被经济观点视为有益的活动(换句话说,与特定目的一致的活动)不可避免地被视为与某些集体认知机制相关的剩余。社会学和劳动经济学作为系统学科,无法摆脱这一地位。
我认为,对非物质劳动的分析和对其组织形式的描述可以引导我们超越商业理论的预设,无论它属于新古典学派还是系统论。它可以引导我们定义一个激进的自治空对应于无形劳动生产在区域层面的协同效应。这样,我们就可以远离过时的学派,果断地建立一种建设性的“人类学-社会学”观点
一旦这种观点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就会发现,我们面临的是生产关系连续性的断裂。我的意思是,与许多后福特主义理论家不同,我不认为这种新的劳动力只有在资本主义的新的历史阶段及其积累和再生产过程中才有操作性表现。这种劳动力是一场“无声革命”的产物,它发生在工作的人类学现实及其意义的重构中。雇佣劳动和直接服从不再构成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契约关系的主要形式。一个多形式的自营职业者已经成为主导形式,一个本身就是企业家的“知识工作者”已经嵌入一个不生活在变化中的市场,一个在时间和空上可变的网络。
非物质生产周期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从可以被定义为——这么说吧——“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构建了非物质劳动的观点。如果把全球生产周期中的非物质劳动看作一个战略阶段,可以看到后泰勒生产的一系列未被考虑的特征。
我特别想澄清,价值稳定化的过程是如何与社会交往的生产过程趋于一致的,这两个层面(价值稳定化过程和交往)是如何直接具有社会和地域维度的。非物质劳动的概念预设并归结为生产合作的扩大,甚至包括交往的生产和再生产及其最重要的内容——主体性。如果说福特主义将消费纳入资本再生产的循环,那么后福特主义则整合了沟通。从严格的经济学角度看,无形劳动的再生产循环混淆了《资本论》第二卷中“正直的凯恩斯学派”所描述的生产消费关系和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图式。现在,我们不妨讨论重新定义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推翻“供求关系”的说法。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从产品的概念来看,消费者已经被刻在了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消费者不再局限于消费商品(这类消费者过去在消费活动中消费过商品)。相反,他或她的消费如果符合必要的条件和新产品,就会是生产性的。所以消费首先是一种信息消费。消费不再仅仅是产品的“实现”,而是一个真实而独特的社会过程,这是由传播这个术语明确定义的。
大型工业和服务业
为了理解非物质劳动生产周期的新特点,我们应该将其与大规模工业和服务业的生产进行比较。如果非物质生产的循环直接向我们展示了后泰勒生产的秘密(也就是说,构成这种生产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逐渐成为生产性的),那么这些讨论是有趣的,无论是为了检验这些新的社会关系如何激活工业和服务业,还是为了考察它们如何促使我们重构和重组“生产”的经典形式。
大型工业
后工业企业和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操纵的基础上的。相对于19世纪企业所进行的诸如监控生产过程内部运作、监督原材料市场(包括劳动力)等操作,后工业商业的注意力集中在生产过程之外的领域:销售和与消费者的关系。后工业时代的商业更倾向于商业和金融,而不是生产。一个产品在制造之前,一定要先购买,即使是那些“重”的行业,比如汽车制造;汽车只有在销售网络中订购后才会投入生产。这种策略是基于信息的生产和消费。企业为收集信息(识别市场趋势)和传播信息(建立市场)激活重要的沟通和营销策略。在泰勒制造和福特制造的生产系统中,通过引入标准化商品的大规模消费,福特仍然可以说消费者可以在一辆黑色T5汽车和另一辆黑色T5汽车之间进行选择。“如今,标准化商品已不再是成功的秘诀,一直以来都是大规模‘低价’系列商品冠军的汽车行业本身,也会吹嘘自己已经成为注重量身定制(和品质)的新兴行业。”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生存条件涉及不断追求新的商机,这往往与生产线的扩张和差异化相一致。创新不再仅仅依附于劳动合理化的模式,而是由业务指令决定的。因此,后工业商品似乎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参与的创造性过程的产物。
服务业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的工业转变为服务业(大银行服务,保险行业等。),我描述的转型过程的特点会体现的更清楚。今天我们所见证的,其实并不是服务业的成长,而是“服务关系”的发展。这种变化超越了泰勒服务组织,其特征是由生产和消费关系的整合决定的,消费者实际上以积极的方式参与产品合成过程。“服务”产品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建构和社会过程的“构想”和创新。在服务业,“物流”工作(经典意义上的服务工作)被削减了,而“前台”工作(与客户的关系)得到了发展。人力资源正在向业务拓展领域转移。正如最近的社会学分析告诉我们的那样,服务部门处理的产品越是非物质的,它离生产和消费关系的产业组织模式就越远。这种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变化,对以泰勒为基础的服务业生产劳动组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为这种变化使劳动内容和分工变得可疑(从而,观念与实施的关系失去了单一导向的特征)。如果产品只能通过消费者的干预来定义,从而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那么定义服务业生产的规范和建立衡量生产率的“客观”标准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无形劳动
后工业经济的所有这些特征(已经在大工业和第三产业中表现出来)都是以严格意义上的“非物质”生产的形式强调的。音像制品、广告、时尚、软件、区域管理都是在产品与其市场或消费者的特殊关系中定义的。这里我们远离泰勒体系。无形劳动不断创造和修改交往的条件和形式,交往成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正如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指出的,无形劳动首先产生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不仅生产商品,而且还生产一种资本关系。
如果说今天的生产是直接的社会关系的生产,那么无形劳动的“原料”就是主体性,是主体性驻留和繁衍的“意识形态”环境。主观生产不再仅仅是那种社会控制工具(维持商业关系的再生产),而是成为直接生产,因为我们后工业社会的目的是构建消费者/传播者——并使他们“活跃”。非物质劳动者(从事广告、时尚、营销、广播电视、人工智能等。)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要确立这些需求。非物质劳动同时产生主体性和经济价值的事实向我们展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是如何入侵我们的生活,摧毁经济、权力和知识中所有对立的因素的。社会交往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主观生产)在这里直接成为生产性的,因为它是以特定的方式“生产”产品。“社会”的过程(以及那些更多的社会领域,如语言、交流等。)成为“经济”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其实一方面我们熟悉主观生产的分析。(正如后结构主义法国哲学的某些学派所指出的)这种主观生产被定义为一种特别指向某种“与自我的关系”的建构“过程”,它特别与知识和权力的生产形式有关;但是,这种分析从来没有与资本主义价值稳定化过程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一个由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在他们之前,是意大利的后劳动传统)组成的网络对“生产的社会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分析,但这种分析没有充分整合主观生产作为价值稳定过程的内容。如今,后泰勒生产方式可以被定义为在生产合作和商品文化内容生产的开始阶段发挥主体性的过程。
美学模型
但是,社会交往的生产过程是如何产生的呢?主体性的产生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主观生产如何成为消费者/传播者的生产以及他们的消费和传播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非物质劳动起到了什么作用?我已经说过,我的前提是,传播生产的过程趋向于直接转化为价值稳定的过程。如果说在过去,传播从根本上是借助于语言和意识形态/文艺生产的机制来组织的,那么现在,由于被工业生产所包围,传播是通过特殊的技术方案(知识、思想、图像、声音和语言的复制技术)和作为新的生产方式载体的“管理”和组织形式来复制的。
如果要掌握社会交往的形成过程及其在“经济”中的吸收,用包括作者、再生产和接受在内的“审美”模式来研究比用“物质”生产模式更有效。“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方式会转变为小规模的社会学模式,而这种社会学的转变也带来了各种相关的局限和困难。作者、复制和接受的模式需要双重转换:第一,这一创作过程中三个环节的特征必须由其社会形态直接决定;其次,这三个环节必须理解为一个真实生产周期的三个关节。
作者必须取消自己的个人取向,转化为一个产业组织的生产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分工、投资、订货等。).“再生产”成为按照利润指令组织的大规模再生产,而受众(“接受者”)则倾向于消费者的传播者。在这种知识经济的社会化和吸收过程中,“意识形态”产品往往以商品的形式被设定。但需要强调的是,审美生产的特殊性(即作者与受众的创作关系)在资本主义逻辑下吸收这一过程并将其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是不会被取消的。
非物质劳动周期的特殊差异
请允许我简要强调,与“资本”再生产的经典形式相比,无形劳动(无形劳动本身、其“意识形态/商品产品”和“公众/消费者”)的生产周期的每个“环节”都有特殊的区别。
当无形劳动被视为“作者”时,它必须强调其生产协调效应的根本自主性。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非物质劳动迫使我们质疑工作和劳动的经典定义,因为它来自不同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知识技能、手工技能和企业管理技能。无形劳动以直接的集体形式构建自身,这种形式以网络和流动的形式存在。这种合作形式的征服和这些技能对资本主义逻辑的“使用价值”并没有取消无形劳动的机制和意义的独立性。相反,它打开了各种对立和矛盾,这至少需要一种马克思主义公式意义上的“新的阐述形式”。
“意识形态产品”成为各级商品。意识形态一词并不意味着产品是现实的“反映”,也不意味着产品是对现实的错误或正确的意识。相反,意识形态产品产生新的现实分层;这几层现实是人类权力知识和行动的交集。新的观看和认知模式需要新技术,新技术需要新的观看和认知模式。这些思想产品完全是社会交往形成过程中所固有的;也就是说,它们是这些过程的结果和前提。意识形态产品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的意识形态环境。意识形态产品转化为永远不会失去其特殊性的商品;也就是说,他们总是和某个人说话,他们“理论上指的是某个东西”,所以他们问的是关于“意义”的问题。
普通大众会逐渐转变为消费者(受众/顾客)的模式。公众作为作者的受众(用户意义上的公众——读者、音乐听众和电视观众),具有双重生产功能。首先,大众作为意识形态产品的受众,是生产过程中的建设性因素。其次,大众通过其接受而具有生产性,赋予产品一个“生活中的位置”(换句话说,就是融入到社会交往中),并允许产品具有可延展的生命。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接受是创作行为和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并不能取消这种“创造性”的双重过程;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创意要按原样构思,这样才能控制它,让它从属于商品的价值。
因此,在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不可去除的因素是事件的特性,非物质劳动与公众之间建立的、通过交流组织起来的开放的创造过程。如果非物质生产的创新是由这种开放的创造过程引入的,企业将被迫承认公众/消费者为扩大消费和不断更新而产生的“价值”。这些价值观以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支撑它们的生活方式为前提。从这些思想中,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的结论。第一,价值是“投入工作”。意识形态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扭曲和偏离了生活方式中产生的社会想象,但同时商品生产也必须意识到自身生产的薄弱。第二个结论是(以集体和合作的形式)生活方式现在已经成为创新的源泉。
对无形劳动循环的不同“环节”的分析,使我能够进一步推导出我的假设,即按照把“意义”直接投入运作的各种形式,是整个社会关系是“生产性的”(这里是由作者、作品、受众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生产类型的特殊性不仅在于通过建立新的生产和消费关系在生产过程的“形式”上留下印记,而且在于提高资本主义占有这一过程的合法性。这种合作永远不能被经济学预先决定,因为它对应的是现实的社会生活。“经济学”只能占有这种合作的形式和产品,规范和规范这些合作。创造和创新的因素只会与生活方式产生的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后工业社会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在于它们所产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之间的辩证法;另一方面,它存在于建造它们的主要活动中。企业家在其创新能力中找到的合法性已经失去了基础。因为资本主义企业家没有生产非物质劳动的形式和内容,他或她甚至不能生产创新。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只有管理和规范非物质劳动的活动,或者通过控制通信、信息技术及其组织过程来创造一些控制和创造公众/消费者的设备的可能性。
创造和智力劳动
这些简短的想法使我们能够开始探讨智力劳动的创造和扩散模式,从而使我们能够超越创造力被视为“个性”的表达或“上层阶级”的遗产的概念。齐默和巴赫金的作品孕育着非物质劳动刚刚开始“生产”的时代。他们的作品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非物质劳动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齐默的思维仍然是基于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的分工,这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关于智力劳动创造力的理论。巴赫金拒绝接受既定的资本主义分工,建立了一套关于社会创造力的理论。事实上,齐默借助于受阶级关系调节和支配的模仿或歧视来解释“时尚”的功能。结果,中上层成为时尚的创造者,而下层试图模仿他们。在这里,时尚扮演着栅栏的角色,为了被打破而不断出现。这个讨论有意思的是,按照这个思路,所创造的非物质劳动仅限于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除非被模仿,否则是无法扩散出去的。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说,这种模式承认基于大脑和身体对立的分工,其目的是限制和“神秘化”创造和创新的社会过程。如果这个模型在大众消费开始时有一些与非物质劳动的市场动态有关的可能性(齐默聪明地预测了大众消费带来的效应),那么它就不能用来解释后工业社会中非物质劳动与消费者——公众之间的关系。相反,巴赫金将非物质劳动视为取代物质劳动和智力劳动分工的新现象,并解释了创造力如何成为一个社会过程。事实上,巴赫金与列宁格勒集团其他思想家讨论“审美生产”的作品也有同样的社会焦点。这条研究线索似乎是保证非物质生产社会循环理论发展的最佳途径。
暴风
权力意志
1.《拉托 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拉托 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15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