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野的威望大家都知道,但实际上,华野已经不是孟良崮战役或淮海战役初期的样子了。华野的本名产生于1947年1月,来源于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的合并。(其实46岁的华中野战军也被称为“华野”,只是当时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华东野战军。)如果这两个野战军没有合并,就不会是大家熟悉的“四野战军”,那么为什么要在47年内把这两个野战军合并成一个呢?
这两股力量合并的内因是山东和华中的战局发生了变化,需要联合军队。本来这两个单位的活动区域虽然比较近,但是都是独立编制和指挥的。但经过46年全面内战,这种战略独立已经不适用,风险更大。从地理上看,不难看出苏中、苏北、山东地处华东,直接威胁着国军的中心区域。(当时民国首都在南京。)可以说我军这个战区的兵力位于国民政府的北门,自然成为了46、47年对方进攻的首要目标,军事压力很大。1946年在中国东部爆发的战争在强度和强度上远远超过了该国其他地区。面对数倍于我军的敌人军事优势,如果两个野战军不合并,华中部队将难以生存,而山东部队将非常危险,可能很快失去边境地区,最多只能保留胶东的一部分,形成各种规模的游击区。这显然是我们不想看到的被动局面。
华中作为前线,需要有足够的纵深转移野战军;而山东则需要华中掩护前线,消灭山东国军,使分裂的边境地区整合成统一的山东边境地区,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战争动员。其实早在1946年9月,军委就做出了两军合并的决定。因为作战的需要,为了争取主动,打了两次:苏北和鲁南。最后,47年1月,两个野战军正式合并为著名的华东野战军(总兵力合计27万余人,真正成为威胁敌人腹地的军事力量),即1949年后的第三野战军,是我军有史以来的强大力量。
为什么能顺利合并?事实上,从抗日战争开始,陈、苏两军就有过多次合作,彼此之间也有过默契。47年统一华野建国后,无论是部队战斗力还是两人的战斗友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正是在这一时期,“陈素与家人分离”的美谈开始流传。华野在47 -49年打的几场大仗都很厉害。无论是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还是后来的渡河战役,这一过程都表现出了华野合并后大胆活跃的战斗风格,敢于集中兵力战胜强敌,这都是全军推广学习的。这些成就和独特的作战风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47年的军事整合,充分保证了部队的使用,也离不开陈素的密切配合和相互信任。
1.《华中野战军 解放战争:1947年,华中和山东两大野战军为什么合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华中野战军 解放战争:1947年,华中和山东两大野战军为什么合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342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