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和挑战。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对人生沧桑的深刻哲学理解,是对历代兴衰经验的总结。古为今用,从中吸取教训,也是对全党的一个谆谆告诫,也是对一些沉醉其中的人的一个警醒。增强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抵制各种腐蚀和诱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翻开中国悠久的历史,多少次失败都是因为和平时期忘记了危险。秦末,农民陈胜首先举起义旗对抗暴力的秦朝,后来称王。有钱有势的陈胜,不仅忘了少年时的诺言,还贪图享乐,最后被打败杀害;然而,为了夺取武则天在武侯的权力,唐玄宗的李隆基总是在烦恼中积蓄力量,最终一举成功;汉光武帝刘秀早年漂泊,历尽艰辛,最终推翻了王莽政权;他们居安思危、严谨面对政治的精神表现出罕见的清醒和深刻,至今仍具有深刻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年份,这次省部级研讨会以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为主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贯的忧患意识和坚持底线思维的原则。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主动,未雨绸缪,做好部署,打好仗,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障碍,化解重大矛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变化。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克服风险和挑战,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严于律己,防微杜渐,永葆共产党员本色,永葆我们的事业。(任怀英)
1.《生于忧患 生于忧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生于忧患 生于忧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34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