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初冬不冷,早晨有一层薄薄的雾。九点钟,徐宝英穿着一件薄外套来到他在昆明光华街的皮具店。周围开了几家卖包子的店,包子店里阵阵热气。其他卖茶具和衣服的商店还没有开门的迹象。徐爷爷的皮具店在这条路上开了快30年了。商店的门还是老式的木门。他每天都用木板开门。
商店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以前是用来容纳人的,现在是用来存放东西的。店门口有个玻璃柜,里面放着皮带扣、皮眼镜盒、502胶水、鞋子、刷子等一些杂货。橱柜的角落里有不同的饮料。为了多放几瓶水,徐爷爷还自己搭了一块小木板,上面整齐的堆放着矿泉水。柜子上挂着几把雨伞和皮具小挂件,每个空房间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在一楼的左侧,有一个橱柜和一些厨房用品。徐爷爷在店里会做一些简单的午餐。虽然店小,但是做饭炖汤勉强可以。楼梯附近的墙上挂着一些杂货,比如老式的鬃毛梳、插线板、饭盒和清洁床的挂钩、刷子、牙刷和洗杯子的电池,还有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商店旁边有家医院,有时候会有人来买这些东西。”徐爷爷说。但相比这些日用品,更吸引人的是店里几十卷不同颜色的皮料。
徐爷爷学的是做皮带的手艺,他爸爸做皮具手艺很好。当年他主要负责制作各种尺寸的行李箱,很多学生跟着徐爷爷的父亲学习做皮具。徐爷爷家是书香门第。“家里有一个牌匾,是明朝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送的。上面还刻着‘华高’几个字……”说到家族的历史,徐爷爷脸上流露出一种自豪感。“家里纪律严明,平时放在学校不能在外面待太久,不然会被批评的。那时候的孩子没有现在的孩子有那么多娱乐。放学回家没事干的时候,看着大人干活,帮着打。”徐爷爷家有三个兄弟,他是老二。从小就学会了自己制作皮具的“能力”。
“当初我也不是特别想过去学这个,就是帮家里的大人慢慢掌握。”没想到这种自学的“技能”竟然成了养家糊口的技能。徐爷爷是一家电镀厂的工人。后来工厂不景气,徐爷爷下岗,在光华街开了这家小店谋生。“第一个也想知道该怎么办,自从开了一家店总是在卖东西。想一想,做皮具就好。毕竟你还有这个本事。”徐爷爷回忆道。于是这个小皮具店就成了徐爷爷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包括皮箱和皮带钱包。徐爷爷早年做了很多皮具,种类繁多,花样繁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精力有限,现在只专注于腰带。
做一条皮带一般需要8、9步。徐爷爷从房梁里拿出一卷皮料,皮纹清晰可见。徐爷爷家的房梁上有几十卷不同颜色的皮革原料,有红的、黑的、棕的、猪皮的、牛皮的、羊皮的。不同的纹理被用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在工作程序上也有小许的差异。
徐爷爷拿出一把测量宽度和切割皮革原料的刀,在秤上测量客户要求的皮带宽度,把刀推到皮革上,把皮带切直。徐爷爷的工作台是店门口的柜台,上面有一块木板,上面剪着皮带。皮带的长度和宽度确定后,用小铲子“切”皮带的一端,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插入皮带扣。之后是磨边浇水,这样皮带边缘就不会划了。有些客户想在腰带上有一些小图案,这需要滚动花边。“我现在只卷直花边,其他的太费时间了。”
徐爷爷按下滚花边工具,平稳快速的推着。皮带上出现了两个清晰的凹痕。切下的皮带边角料不浪费,皮带扣环采用当地材料制成。安装皮带扣环只有最后一步——钻孔。“胖子少打几个,瘦子多打几个,不够加。”徐爷爷把皮带放在砧板上,一手拿着专门用来钻孔的凿子,一手拿着锤子。凿子大概有铅笔粗细,一端是一个很小的切割口。不同的箅子是大小不一的圆形和椭圆形小口。找好位置后,把凿子笔直地放在皮带上,用力敲一个。
不到20分钟,一条皮带就完成了。做一条皮带没花时间,顾客也多。慢慢的,店内积累了不少常客,更多的外国朋友来到这里。“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来找我做皮带。有的人专门找的,有的人不止来过一次。我可以保证十年八年我做的皮带绝对没问题。”徐爷爷总是对自己的腰带充满信心。他不担心皮革制品制作工艺的损失。“教我儿子!只要他肯学,我就教他!”
下午三点,光顾店铺的人不多,温暖阳光下的光华街进入午睡模式,街上静悄悄的,老店里摆放的皮料散发出皮革特有的味道。徐爷爷的儿子徐伟在店里穿着一件黑色的皮衣。皮革是皮包的半成品。“我做这个钱包已经三天了。我给朋友做的,刚好够拿着手机换。”许巍在外企工作,下午忙完就来店里。和小时候的父亲一样,许巍从小接受“熏陶”,掌握了制作皮具的技巧。然而,与父亲不同的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制作皮带,更不用说用皮带作为谋生的手段了。“现在我一般不做,我爸也不做复杂的流程,主要是风格不新颖,时间长,可供选择的人不多。”
许巍从小就住在光华街。他小时候周围的店铺都是老字号。长春餐饮公司和新宝国蒸肉店都是他爱光顾的美食。“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找个搓板,在底下抹点蜡,顺着胜利堂的斜坡滑下去。”简单的游戏可以让几个小伙伴轮流玩一下午。
1995年左右,昆明开始改造老街,周边店铺也发生了变化。“每个人的收入都增加了,住房需求也增加了,所以很多人搬走了。现在只有我们和兴皮具店还在。”许巍说道。老房子里没有单独的卫生间,做饭只能在店铺一楼门口做。左领右舍已经搬迁到外地,偶尔路过的老邻居也向徐爷爷一家问好。
许巍对目前可能不得不搬迁的情况没有任何想法。“这个老房子真的太长了,不大,还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是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我绝对希望留着它。因为这是我的家,我无法想象搬家后会发生什么,只能到时候再说。”他捏了捏手里还在做的包,抬头看了看门。
云南网记者关如意视频
1.《手工腰带 特写|手工皮带 系起老昆明匠人的生活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手工腰带 特写|手工皮带 系起老昆明匠人的生活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369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