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家周静的长篇童话《一千个跳芽》以其深厚的民间特色展示了童话艺术创新的勇气,创造了一个如梦如幻、如梦如幻、童趣盎然的艺术世界,是当代中国童话的重要收获。
这本书讲述了“十二大妈”的奇幻故事。按数字顺序,从大姨妈依次讲十二姨。在十二大妈的故事之前,还有一篇《导言》,交代了十二大妈的来历。他们的母亲,也就是作品中的祖母,从地心取回一根黑色的石杖,用石杖绞成绣花针绣出所有的自然之物,最后绣出“十二姨”和孙女“我”,有点创世纪童话的味道。类似的联想还有很多,比如《伯母三须》和大力士的故事,《葫芦·葫芦》和葫芦娃,《鸟一样飞》和《白飞衣》、《一朵七叶莲》、《马莲》的故事...中国民间故事的这些资源被吸收到童话中,使读者在情节推进和细节描写中获得文化认同,领略民间的活力和底蕴
把女人比作花是一种常见的民间思维模式。十二大妈的故事抓住了女人和花的联系,用不同的花来描述每个大妈的性格。写花就是写人,看花就像看大妈。阿姨爱力量,是火红的牵牛花;二姨爱收藏,是一朵好奇的葫芦花;三姑爱唱歌,激情“水花”;四婶爱笑,是纯栀子花;五婶爱哭,是暖姜花;六婶想飞,那是神秘的荆棘花;七婶爱美,是一朵水晶莲花;八婶爱吃,是一朵热情的辣椒花;九婶爱书,是一种星花;十婶爱玩,他们是调皮的栗子花;十一婶爱太阳,太阳是一朵鲜艳的太阳花;十二姨爱春天,是绚烂的桃花。可以说,十二姨是“一千颗跳动的花蕾”中绽放的“十二花神”,给人“美的力量”。
十二姨是美的化身,不仅有美丽的形象,还有美丽的心灵和行为来创造美。她们是出生在山野湖畔的普通劳动妇女的代表,热爱地球,追求梦想。每一个阿姨都代表着一种社会角色和人生梦想,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渴望通过自我奋斗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在描写他们如诗如梦的生活意境时,作者传达了美与真的哲学思想。团圆不仅是民间故事的传统,也是童话与悲剧区别的主要特征。因为童话的读者是孩子,孩子稚嫩的内心不适合接受恐怖和悲剧的感觉。幸福的故事结局是小读者的一种责任,引导孩子获得健康的心灵,带着美好的情感和梦想成长。
民间传说对现代童话的深远意义也体现在贯穿整个童话的两个人物——奶奶和丫丫的形象塑造上。奶奶是一个睿智老人的形象。她绣了十二姨和“我”,她是这个“女儿国”的老奶奶般的国王。在她眼里,十二姨就是“回来捣乱”。她爱自己的女儿,默默的看着,关心着她们,用长辈的绝对权威不断的给她们建议。她通过她的“喜力大婶”发现“美也是一种力”,提出了“眼力发现美”和“力的辩证法”的审美观,她开导了悲观的七婶,莲花的开放不仅“有适宜的温度和养料”,而且“有一种期待奇迹的感觉”;她在《末日》里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告白,似乎在暗示她的人生哲学:“地球之所以愿意成为地球,就是为了这些故事,为了这些故事里鲜活的生命力、爱、无畏的勇气和美好。”亚雅是奶奶绣的孙女,也是十二姨故事的实际讲述者。她是童话里的年轻人,“喜欢十二婶回来捣乱”。她总是睁大好奇的眼睛,期待着即将发生的事情,用人类最初的心沐浴在爱与美的阳光中。她对美有一种向上的活力和力量。三代女性的人格追求遵循了民间故事淡化了人们特定的社会环境,以更简单的意义表现了人们的自然需求的特点,因此童话人物具有更广泛的民间性和普遍意义。
《一千个跳芽》具有显著的民间故事风格,富有想象力和夸张的情节,以诗意和童趣唤醒人们对民间文化的记忆,这也是这部童话的民间力量。民俗学应该是“对童话的信心”。童话源于民间,在民间成长成熟。民间传说是文学童话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即使在文学童话相对发达的今天,民俗依然是童话的“根”和“魂”,依然是构建新童话的基本法则。周静就是这样一个深受民间滋养的童话作家。她对描写女性心灵和自然花朵有着不可多得的洞察力,并巧妙地、创造性地运用民间艺术来讲述故事,从而创造出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童话,给人一种源于民间和想象的阅读快感。
1.《韩进 韩进:民间性是童话的"根"和"魂"——读《一千朵跳跃的花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韩进 韩进:民间性是童话的"根"和"魂"——读《一千朵跳跃的花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44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