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4、培养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生字卡片。

2、老师准备戴嵩的《三牛图》和《归牧图》。

3、学生搜集我国画动物的著名画家的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小朋友,老师给大家欣赏两幅名画,一幅叫“三牛图”,一幅叫“归牧图”。看了这两幅画,你想说什么呢?

这两幅名画是我国唐朝一位叫戴嵩的画家画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讲他和牧童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生字的音,读通课文中每一句话。

2、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认读课文中生字、新词,结合正音。

3、引导合作朗读。在小组内把自己读得最棒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相评价。把自己读得还不够好的段落请同学帮一帮。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读了课文,你能简单说说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吗?

2、学生交流。

3、口头填空:戴嵩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朗读感悟,品味语言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来读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戴嵩是也是一个虚心的画家呢?请你画出来。

⑴ 学生独立读文,画出有关语句。

⑵ 四人小组交流,派出代表在全班发言。

⑶ 学生交流,朗读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

① 朗读感悟戴嵩是一个虚心的画家:

A、学生交流后,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

“多谢你的指教。”

B、分角色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

② 朗读感悟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

学生交流后,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A、读好下面两个句子,并引导用此句式说话: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B、分角色读好下面的内容: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五、齐读全文,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戴嵩虚心地接受了牧童的意见,从此,他更加注意观察牛的生活习性,在他画笔下的牛,更加栩栩如生了。

六、布置作业

自读“我知道”、并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美读课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家和牧童》这个故事,深深地为大画家戴嵩的虚心好学所感动。现在,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课文吧。

1、老师有激情地范读课文。

2、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二、巩固生字,积累语言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用各种方式检查学生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2、这些生字、词语你还在哪里见过?

3、在这篇课文中你又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

三、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12个字,并用这些字组成词语。

2、观察字形特点,按结构、偏旁归类。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

4、重点指导容易写错和不容易写好的字。

5、学生书写。

四、展示、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

1、小组内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

2、派代表在班内交流。

五、课外语文活动

收集中外名人虚心好学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教学后记】

这篇课文重在学生的多元感悟,学生对画家和牧童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在教学时不应该让学生死板地停留在一个层面上。

返回首页 购买相关教材

1.《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5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