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玲,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中心小学教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中的第一课时《三角形的特性》,具体见教材P59、60页例1、例2,练习十五1、2、3题。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1)》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9、60页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三角形,对三角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特性,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
设计理念
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践而获得的。因此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三角形概念以及特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和三角形的高。2、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三角形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突破方法:学生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在练习本上画三角形,然后自主探究,教师引导讲解,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找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的高。
突破方法:通过教师引导讲解与例题演示,联系总结。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直观演示。
学习方法
实验观察,独立思考,小组探究,操作完成。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钉子板。
学生准备:学具小棒、三角板,钉子板,集合圈(用于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请两名学生读自己的数学日记。
(设计意图:教师与学生课前做适当交流,了解旧知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各小组成员的努力,各个小组都拿到了不同的分数,现在请组长起来汇报一下各组到目前为止的得分情况(学生汇报)。这节课,我们又要进行新一轮的比赛,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将为他们组加上5分,表现好的同学也会为你们自己的小组加分。你们准备好了吗?好,给自己加加油吧!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好本节课奠定基础。)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很长时间了,可你们一定还没有见过老师原来的样子,先请大家看看老师2010年到北京旅游时拍的照片,好不好?(学生回答)
教师课件出示有关故宫、鸟巢的照片,并对这些地方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从照片中找到三角形。生活当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到过三角形?(学生汇报)
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三角形具有哪些特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三角形的特性(1)(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拉近师生距离,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
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请每一位同学轻轻拿出学具--钉子板,用皮筋在钉子板中围成一个三角形并观察。
2、思考: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说出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3、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指名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4、教师讲解: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分别讲解顶点,边的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观察,发现新知识,学习三角形的各部分的名称。)
(二)学生讨论: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讲解。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我们在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时候也要讲求其严谨性。教师强调,用边做定义,重点分析线段,围成等词语。课件出示: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学生齐读。做练习题,学生汇报,说出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怎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充分给予学生讨论发言的机会,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新知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做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三)认识三角形的高
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学生自主完成)
教师指出: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三角形的底。
2、在三角形上标明高和底。
教师强调:通常画高时用虚线,还要标明垂直符号。
3、议一议:三角形会有几条高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动手画一画,并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掌握数学知识,难点教师引导讲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四)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1、过渡:同学们,刚才大家的表现非常好,说明数学学习的能力特别强,老师在这里为大家点赞,接下来让我们来放松放松。组织学生用集合圈里的塑料条拼成三角形和四边形,用手拉一拉,说出你的发现。教师小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用小棒摆出三角形和四边形,观察后说出你的发现。
3、课件展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
练习题
学生分组比赛,完成课件中的练习题。
(设计意图:开展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五
布置作业
1、课本65页练习十五第一题。
2、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和今天的学习经历完成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1)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1.《王学玲:《三角形的特性(1)》教学设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学玲:《三角形的特性(1)》教学设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