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分为“四竖四嵌”,即嵌黄旗、右黄旗、右白旗、右红旗、红旗、右蓝旗、蓝旗。其中黄旗、黄旗、白旗被称为“上三旗”,由皇帝亲自率领;剩下的白旗、红旗、红旗、蓝旗、蓝旗,称为“下五旗”,由皇子领衔。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上,黄色被认为是只有皇帝才能长期使用的专属颜色。因此,设置了黄旗和黄征旗。这两个以黄色为主要服装颜色的旗帜被放在皇帝的私人衣领下,这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为什么以白色为国旗主色的白旗也能跻身“前三名”呢?在这里,我给大家做一个解读和介绍。
“八旗”制度的最终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明朝万历十二年,努尔哈赤以“左十三甲”发兵。这时的努尔哈赤以黑旗作为军事象征,所以被称为“黑旗军”,这是最初的“一旗”阶段。
明朝万历十七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立国后,建立“红旗军”并亲自率领,而前“黑旗军”则由弟弟舒尔哈齐率领,这一时期被称为“两旗”阶段。
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努尔哈赤首次大规模重组部下,建立黄、白、红、蓝四旗,这就是“四旗”阶段。
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调整,在此前的“四旗纯色”的基础上增加了“四旗同色”,建立了“八旗”制度。
然后在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政权,开始与明朝抗衡,从此“八旗”制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成为清朝日后最终一统天下、定中原的重要基石。
努尔哈赤时期,八旗的指挥和权力分配如下。
黄征旗,45牛记录,由努尔哈赤领导;
黄旗,20牛记录,也是努尔哈赤领导的;
是红旗,二十五牛记录,由努尔哈赤的二儿子,“四贝勒”大贝勒戴珊;
红旗,二十六牛首辅,为首的是戴山的长子岳托;
正蓝旗,21牛记录,由努尔哈赤五子和三贝勒芒古台为首的“四贝勒”中;
一面蓝旗,三十三牛记录,由“四贝勒”之二贝勒阿敏率领。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他是前文中提到的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次子;
白旗,有25牛记录,由努尔哈赤八子和“四贝勒”中的四贝勒皇太极领衔;
白旗,十五牛记录,由努尔哈赤之孙,长子楚婴之子杜杜率领。
努尔哈赤虽然在创立“八旗”制度时没有对八旗的地位做出任何指示和安排,但名义上,八旗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努尔哈赤毕竟是处于后金政权实际统治者大汗的位置,他率领的两个黄旗自然地位是最高的。
努尔哈赤晚年,授予大公主乌兰娜拉阿拜所生的三个儿子,分别是阿齐格、多尔衮、多铎,各15个牛录,其余20个牛录担任努尔哈赤亲军统帅。同时,努尔哈赤也明确表示,阿齐格将接替黄旗旗旗主,多朵将带领黄旗旗旗。他死后,他指挥的亲军全部交给多朵。
这时候努尔哈赤率领的亲军和心腹将领大多是黄旗出身,努尔哈赤之后总是直接用黄旗领兵作战,使得黄旗成为八旗中名义上的“头旗”。
至于此时皇太极率领的白旗,以及之后他从杜杜带走的白旗,地位最低。
一方面,按照八旗狩猎和守备阵地的顺序,皇太极的白旗和白旗分别排列在左右两翼的末端,这是对其地位非常明显的暗示;另一方面,皇太极在“四贝勒”中排名最后。所以无论是从驻军位置还是其旗主皇太极在后晋会馆的位置来看,正白旗都是排在八旗最后的。
金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成为新的金大汗。
皇太极即位后,立即进行了“黄白互换”,即将原本由自己率领的白旗和长子霍格率领的白旗与阿济格、多尔衮、铎三兄弟率领的两个黄旗互换。此时皇太极领黄旗,豪格领黄旗,阿齐格成为白旗的旗主,朵朵是白旗的旗主。与此同时,原本在左右翼末端的两个白旗也得到提升,排在了左翼。
此时多铎率领的正白旗有35牛记录,是八旗中最强的,而阿齐格和多尔衮率领的白旗也有30牛记录,在八旗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正白旗和蓝旗,也让皇太极十分焦虑。
于是,皇太极首先废黜阿齐格为白旗旗主,改多尔衮为多尔衮,以拉拢多尔衮,制造兄弟间的隔阂。之后皇太极又将两白旗拆分重组,让多尔衮领衔白旗,多铎领衔镶嵌白旗,进一步限制了两白旗的发展。
不仅如此,皇太极为了实现“独坐南方”和加强中央集权,先后打倒了领蓝旗的二贝勒阿敏和领蓝旗的三贝勒芒古台。与此同时,他极力打压大贝勒戴山,尤其是对芒古台和他的蓝旗。皇太极进行了非常彻底的清算,甚至一度吞了蓝旗,使得“八旗”短暂地进入了“七旗”时期
跟随皇太极,大规模重组两黄旗,建立了新的正面蓝旗,由长子霍格率领,同时率领新黄旗和正面黄旗。
这样就确立了皇太极时期黄旗、黄征旗、正蓝旗“上三旗”的地位。
但按照努尔哈赤天命第七年确立的“贝勒共治国”,每面旗都要平均分配战利品和新人口、新人,这就使得正白旗和镶嵌白旗的实力因为其“家”的丰富而始终难以撼动,尤其是多朵,谁领导哪面旗,哪面旗是八面旗中最厉害的。
皇太极为了在绝对硬实力上超越这两个白旗,也在不断扩张势力,同时新建的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也置于皇帝的直接指挥之下。经过皇太极的不懈努力,在清朝崇德八年皇太极去世之前,他和豪格领导的牛记录数量达到了117条,超过了多尔衮三兄弟领导的98条牛记录。
崇尚德行的第八年,皇太极驾崩,年仅5岁的顺治皇帝出人意料的继承了皇位,但这一时期的大权却掌握在多尔衮手中。这时候多尔衮不断的排挤异己,加强了自己对朝堂的掌控能力,同时也不断的扩大了自己所指挥的正白旗的势力。
顺治五年,多尔衮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将豪格折磨致死,还手里拿着蓝旗。之后多尔衮大规模重组了两个白旗和真蓝旗,自己领着真白旗和镶嵌白旗,而他的弟弟多朵则改领新的真蓝旗。
这期间多尔衮把正蓝旗踢出了“上三旗”序列,让他的正白旗加入其中。至此,正白旗“上三旗”的地位已经确立。
顺治七年,多尔衮驾崩。亲政府之后,顺治皇帝清算了多尔衮及其党羽,同时还拿了白旗和镶嵌白旗,其中白旗是皇帝带来的,而镶嵌白旗则被多尔衮退回到了被迫害的豪格家族。
至此,八旗中“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格局划分和家族谱系正式确立,即“上三旗”,镶嵌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由皇帝亲自率领;在“下五旗”中,白旗属于苏王子的豪格家族血统,红旗属于李王子的戴山家族血统,红旗属于柯钦县王家族血统,蓝旗属于于王子的铎家族血统,蓝旗属于的杰尔哈朗家族血统。而这种模式也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1.《上三旗 清朝时期的正白旗,是如何做到与两黄旗平起平坐,跻身上三旗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上三旗 清朝时期的正白旗,是如何做到与两黄旗平起平坐,跻身上三旗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54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