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六篇
下面是文秘网的小编为各位收集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六篇,请您参阅!如您需要符合您实际要求的,那么您可以点击网页两侧的QQ:4000121855和在线客服,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哦!
【篇一】
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根据湘办发电〔**〕89号《关于做好调研活动后期有关工作的通知》,对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大调研活动要求,亲自选定课题,并带领财经委的同志通过实地察看与听取汇报的方式,对**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据统计,截至**年12月31日,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的账面资金55.18亿元,账面负债7.7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0.69亿元。
建立监管体系,明确职责范围
一是完善监管机构。在区财政局内设了资产资源管理股和资产经营中心两个股室,目前,资产资源管理股配备股长1人科员1人,资产经营中心配备主任1人科员1人,共计4人,为日常办事机构,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区属国有企业实施综合管理。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区政府于2012年制定并出台了《**区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和规范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要求和可操作性标准、步骤、方法等,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证。三是明确管理体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以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分工监督管理模式,区资产经营中心对需纳入产权交易的国有资产进行公开处置。四是建立信息平台。根据财政部《关于正式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其《补充通知》的要求,**年我区全面实行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创新了监管手段,改进了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透明高,提升了资产使用效率。
加大管理力度,规范操作流程
一是规范资产管理流程。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必须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实行纸质和网上同步申报,对资产购置、使用、处置三个重要环节实行网上审批,实现了从“入口”到“出口”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二是资产处置有序操作。单位报废和闲置的资产,由区资产经营中心公开处置。特定资产经主管部门报告,报区政府批准,经评估机构评估,再交区资产经营中心网站公告、公示,实行公开竞买和拍卖方式处置。**年我区公车改革,竞拍处置公务用车收入271.24万元,委托中介机构对区属部分闲置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及租赁权进行公开拍卖,共成交年租金149.04万元,为评估值的137%,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落实审计整改意见。对审计部门在每年同级审和单位经责审中就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提出的审计意见,能积极推进落实整改工作,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数据库,严格按规定程序报批单位资产配置处置,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有效和保值增值。
摸清债务资产家底,确保资产完整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每年由基层单位上报资产统计报表,实行逐级汇总年报制度。按照财政部的工作部署,结合省财政厅组织对全省行政事业单位举债后形成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活动,我区截至**年12月31日共清理债务资金1082项,债务投资总额77.1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52.21亿元,专项债务4.92亿元,其他资金20.06亿元,总共形成债务资产69.63亿元,全面掌握了全区举债资产的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有资产规范管理的意识不强。一是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单位存在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重资产数量、轻资产效益的思想,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产权意识不强。一些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资产有多少,是否有产权,是什么性质的产权不清楚,少数单位重要资产登记不全。三是责任不到位。部分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缺乏连续性,没有专人负责,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
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不扎实。一是账实不符,家底不清。部分单位上报数据不够全面,对拍卖、处置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清理核销、调整账务,对新形成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入账,造成账实不符、账卡不符。二是经营性资产管理不够到位。由于部分国有资产资源相关证件手续不全,对其不能按照“可公开拍卖、可公开招租、可注入融资平台盘活”分类处置,只能任其闲置。
部分疑难资产的处置难度较大。一是执法检查中没收的违法用地、建筑物。二是涉案涉诉的建设用地、房产。导致资产无法处置。
国有资本经营未纳入预算管理。**年区资产经营中心完成收入11166.95万元,其中资本经营性收入734.94万元,翠江参股分红127.23万元,资产处置收入9872.61万元,采矿权价款收入432.17万元。由于我区国有企业少、规模小,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三、建议及措施
强化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意识。一是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各部门各单位规范管理意识,消除思想误区,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自觉依法管好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二是落实责任。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做到责任有主体、行为有关范、问责有对象,并定期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
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一是结合资产清理摸清家底。进一步理清资产的产权归属、管理与使用情况,掌握资产经营和收益入账情况,摸清家底并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台账和数据库。二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我区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评估和统计等配套监管制度,督促各单位建立完整的账卡,加快推进我区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管,进一步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责任。三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强化对资产数量、质量和使用的监控,为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和信息支撑。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建设,增强工作力量,并加强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能力。
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一是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各行政事业单位要明确资产管理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管理和维护。二是要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力度。突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产权变动的监督,积极推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规范和完善资产处置收入管理,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提高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绩效。一是提高国有企业及资产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我区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规范国有公司运作。二是加强国有企业及资产管理。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依法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进行监督,切实维护出资人的权益。三是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预算法要求,报送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的预算草案应当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简称四本预算。四是积极推动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根据**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制度的意见》的要求,地方各级都要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
【篇二】
一、我市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国有资产的总量及构成
根据市政府提供的数据,我市国有资产的总量及构成如下:
企业国有资产:截至**年9月末,市本级企业国有资产总额1052.8亿元,同比增长0.6%;负债总额790.6亿元,资产负债率75.1%,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7%;所有者权益总额262.2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银行资产总额379.6亿元,负债总额343.4亿元,资产负债率90.5%,所有者权益总额36.2亿元。另外,市直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业改制资产总额5.12亿元,负债总额2.48亿元。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截至**年末,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58.4亿元,其中:行政单位10.4亿元,事业单位48亿元。从资产结构上看,流动资产27.2亿元,占资产总额的46.61%;固定资产25.2亿元,占资产总额的43.24%;在建工程1.47亿元,占资产总额的2.52%;无形资产4.17亿元,占资产总额的7.15%;长期投资0.12亿元,占资产总额的0.21%;其他资产0.15亿元,占资产总额的0.27%。总资产增长率为6.8%,较上年净增加资产总额3.7亿元。资产收益主要为资产报废及资产拍卖收入168万元。
自然资源国有资产:**市土地面积1298450.68公顷,其中:耕地662716.49公顷;园地12196.8公顷;林地431977.24公顷;草地18605.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5270.3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9852.1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5030.28公顷;其它土地2802.29公顷。地质找矿已查明资源储量矿产38种,探明重要矿产地181处,其中煤炭矿产地20处,保有储量约12.57亿吨。古榆树地区煤层气,估算储量67.35亿立方米。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精神,基本形成了市委统一领导,市政府统筹,市国资委、财政局和国土局分别负责企业国有资产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的具体监管工作主体框架,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正在不断完善。尤其是今年出台了《加快推进全市国企国资改革发展的意见》,作为指导全市国企国资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完善以管理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和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进程,提升了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有效保障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有资产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情况
一是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市政府按照“四个一批”工作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横向联合、纵向整合,打造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目前已完成9个企业集团的组建,合资合作、出售转让和清理工作正有序推进。二是积极探索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围绕全市经济发展重点战略,推动国有资本与产业联动调整,促进国有资本向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企业集中,形成了通过调整资本投资方向实现或完成调整经济结构的整体思路,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不断优化。
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和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由于市属国有企业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不够统一,随着企业集团的组建,逐步纳入国资机构统一监管,现已开始着手研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保障机制,特别重点谋划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配制度。
二、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市政府在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市属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资产管理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有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重资产数量、轻资产效益思想,管理缺乏连续性,责任落实不到位。
二是国有资产底数不够清楚。一方面,过去各类国有资产分部门管理,甚至多头管理,造成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系统之间统计数据有所差异。即使在组建集团后,仍有一部分企业未纳入集团承载,并且多为常年停产企业,账目不清,统计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部分单位国有资产购买、使用、处置等记录不清,资产增减未能及时入账或核销,造成账实不符。
三是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在制度建设上,国家虽然出台了相关管理制度,但多为指导性文件,而我市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地方规范性文件。在具体管理中,部门间监管职能交叉,监督方法各成体系,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企业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存在一定差距,缺乏严格的监督程序。
四是管理水平不高。目前国有资产以静态监管为主,对于资产配置宏观调控不足,尚未实现单位之间国有资产有效统筹安排使用,没能充分将闲置资产盘活。另外,在国有资产管理使用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没有形成良好监督与激励机制,导致部分国有资产使用效率较低。
三、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意见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稳步推进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建立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国有资产重大决策的重要部署,是加强我市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更好地发挥国有资产效益、造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的部署要求,明确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夯实国有资产向人大报告制度基础。
明确机构与职责,加快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建设。要尽快解决国有资产多头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问题,整合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根据各类国有资产特点,明确专门机构代表市政府对国有资产行使监管职责。要进一步抓好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制定统一规范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资产统计、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产权交易与划转、资产评估与分析等方面基本制度,为实现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依据和基础保障。
摸清家底,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市政府要通过单位自查、全面核查、资料整理、产权界定等方式,对我市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并对清查的数据进行有效记录,摸清家底,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台账和数据库。要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统一统计口径,强化对资产数量、质量和使用的监控,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加强对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研究与创新工作。要科学界定资源性国有资产的范围、资产界限等工作,尽快建立起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基本制度,实现资源性国有资产从实物资产管理向价值资产管理转变。要积极探索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建立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市场化管理体制。
【篇三】
一、全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工作,国资监管逐步规范,在完善体制,规范流程、深化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截止** 年 12 月 31 日,全区国有资产账面总额33.6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额约10亿元。全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区长任组长的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区国资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逐步规范管理。一是依法建章立制。根据省市有关国有资产管理规定依法修订完善我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共10余项,各单位在国资年报、配置、购置、处置等环节进一步规范了具体要求、操作标准、步骤、方法等,为我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证。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国有资产实行“政府—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单位”层次清晰的监管模式,基本形成了权责明晰的管理体制。三是优化管理平台。大力提升国资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依托财政专网直接链接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实现了网上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动态高效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流程不断规范。针对国有资产日常管理的关键环节和关口,一是规范管理流程。单位的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实行纸质和网上同步申报,对资产购置、使用、处置三个重要环节实行网上实时监管审批,实现了从“入口”到“出口”各个环节的动态监控。二是严把处置关口。对公车、七里冲临路房屋等资产处置严格按“审批—评估—拍卖”程序,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告,公平、公开拍卖处置,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强化审计整改。对审计部门提出的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审计意见,积极推进落实整改,督促单位建立内控、内审和考核机制,强化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关键环节管理。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在整合盘活国有资产、拓展融资渠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的国有集团公司领导小组,区委印发了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管理办法、区管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区政府专题研究明确了集团组建及负责人履职待遇等事项,管理体系和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二是集团架构体系建成。**年8月在整合园区公司、新中盛公司、三峡保税物流公司、水晶山殡仪服务公司基础上组建**集团,注册资本20亿元,成立了**集团党委,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4家,关联企业8家,依托4大运营主体,主营国有资本运作、建设、文体旅游、物流、地产、殡仪服务等6大业务板块,建立了集团内部管理制度30余项。三是运营效果初步显现。**集团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整体投融资能力明显增强,在“投、融、建、营、管”五个方面业务深入拓展,集团成立一年来新开工项目27个、续建项目4个,完成投资约8亿元,融资提款7.4亿元,有力推动了我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我区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三个薄弱环节:
国有资产管理基础不够扎实。一是家底不清。部分单位资产数据不够全面,对拍卖、处置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清理核销入账,对新形成的资产没有及时入账,存在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账卡不符的情况。二是产权不明。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数量较大,部分单位对本单位资产有多少、是否具有产权、产权性质等不够清楚,少数单位重要资产登记不全。三是质量不优。主要表现在全区国有资产总额账面规模较小、有效优质资产少、经营收益较低等方面。
国有资产监管权责不够明确。由于在建设发展中的国企国资改革及机构合并分立调整遗留下来债权债务、不良资产、人员配备等问题较多,解决的途径方式不明和措施不力,作为国资监管的主管部门区国资局,在区内机构编制的“三定”设置中未明确专门的机构、编制及人员,造成了部分事项管理权责不清、约束不力等问题,加上区人大和国资、审计等部门监管力量有限,使得国有资产监管急待进一步加强。
国有资产管理激励机制缺乏。一是我区国有集团企业先天不足。现阶段我区国有集团企业面临偿债压力大、建设任务重、资金筹集难等瓶颈问题,究其深层原因还是体制调整、历史遗留、定位不明等先天不足因素,新组建集团就是要做强做优做大国企,有效提升集团投融资和运营实力,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二是集团内激励机制缺乏。目前集团内各公司运行相对独立,如何更好发挥集团作战力和有效调动企业班子的积极性是关键,需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形成导向明确、目标清晰、权责一致的绩效目标及考评机制,积极引导和激励国资部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
三、建议
要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国有资产管理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改革措施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律法规要求上来,扎实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部署,加快结构调整、战略性布局,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要进一步强化岗位责任。首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区人大常委会、区人民政府、区国资局、出资人、企业各司其职,严格依法履职尽责;其次,要坚持定期召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专题会议,适时研究解决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管理高效、集团联动作战,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后要防风险、保增值、促规范,强化监管责任,要在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法律、文件依据包括具体规定要说清楚,加快建立区人民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区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人、财、物各项基础性规范操作制度,加快推进以**集团为主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目标;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人大常委会正在建设的“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中,要涵盖国有资产管理版块,通过区国资局将资料联网,逐步实现人大常委会对国有资产的在线实时监督;进一步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方式,深入研究并制定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的办法,提高造血及发展的能力,研究通过发行企业基金、企业债券等方法筹集资金;处理好管人、管事、管财产的关系,逐步从管人管事管资产转向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要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组织领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议设立专职机构,可考虑在区国资局下设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国资管理工作。要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选齐配强班子成员,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以文化引导推动工作;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重要智力支撑的战略驱动力。
【篇四】
此前,我委组成调研组,召开了省财政厅、国资委、金融办等相关部门座谈会,并赴人行南京分行、江苏银保监局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省金融改革发展持续推进,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管理逐步规范,运营质态不断提升,为促进我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省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情况
**年度,省财政厅共汇总951家法人金融企业,其中436家国有金融企业。全省金融企业资产总额6.67万亿元、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5.41万亿元,国有占比达到80%以上。扣除年度新增国有资本以及企业分红等客观因素后,国有资本平均保值增值率约为106.1%,实现了保值增值。
从地区分布看,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主要集中在省本级和南京、无锡、苏州市。其中:省属金融企业共86家,合并口径资产总额2.33万亿元,占比43%;国有资本应享有权益总额1,312亿元,占比48.7%。从行业布局看,全省层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占比最大,其资产总额、国有资本应享有权益分别占87.5%、46.4%;证券业分别占9.8%、22.8%;保险业分别占1.1%、3.4%。从境外发展看,以证券业为主,华泰证券、弘业期货等在境外投资设有子公司,资产总额179.4亿元,权益总额87亿元。
在86家省属金融企业中,省财政厅直接监管企业仅5家,包括江苏银行、华泰证券、紫金财险、省再担保集团、省农信联社。江苏银行、华泰证券、紫金财险的国有股权,主要出资人为省国信集团、交通控股等省属企业;省再担保集团由省政府直接出资21.3亿元;省农信联社由全省62家农商行出资组建,系凭借国家权力和信用形成的金融资产。5家企业在省属金融企业中占据较大比重,合并口径资产占比94%,国有资本应享有权益占比80%。
省属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及成效
近年来,省属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管理逐步规范,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各类风险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全省经济平稳发展做出了有益贡献。
1. 建立监管体系,逐步规范管理行为。近年来,中央和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加强和完善国有金融企业及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省财政厅依法履行地方法人金融企业财务和国有资产监管职责。省国资委、省政府金融办等部门从不同方面开展省属金融企业监督管理。
2. 推进改革发展,激发企业活力。稳步推进持牌金融机构申报工作,去年我省首家民营银行——苏宁银行开业,正推动第二家民营银行和2家非银金融机构申报筹建;着力提升地方金融企业实力,支持江苏银行、华泰证券、江苏金融租赁、弘业期货等4家省属金融企业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深化金融和科技结合,组织认定科技金融特色机构,引导金融机构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
3. 完善公司治理,防范各类风险。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及时跟进监管政策的变化,修订章程等基本制度,不断充实内控制度体系,以制度推动和保障稳健经营。在收益分配方面,5家省管金融企业中,省再担保集团历年分配中归属于省政府的部分直接上缴省财政,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其他省管金融企业向其国有股东分配股利;在高管薪酬方面,探索建立省管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任期激励收入实行延期支付方式;在风险防控方面,流动性风险指标优于监管要求,促进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风险总体可控,目前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周边省份。
4. 贯彻国家和省决策部署,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国有金融机构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是金融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落实普惠金融“助小扶弱”、扩宽实体企业融资来源、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主力军。**年末,江苏银行先进制造业贷款、绿色信贷、科技贷款、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均有大幅提升,“一带一路”新落地项目13个,总授信突破300亿元。省再担保集团合作的省内融资担保机构再担保余额达637.5亿元,其中小微、“三农”在保余额461.8亿元,占比72.4%。发挥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三农”领域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发展的“领头羊”作用。
5. 抓好企业党的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在干部管理方面,5家省管金融企业领导班子正职由省委省政府任免,江苏银行、紫金财险、省再担保集团领导班子副职由省委组织部管理,华泰证券和省农信联社领导班子副职由省国资委管理;有序推动公司章程及“三会”工作规则的修订,落实党委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把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等写入公司章程。
二、存在问题
调研发现,当前我省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职责分散、权责不明,公司治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制度有待落实
出资人制度是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和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制度基础,是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的核心。我省该项制度尚未完全得到落实。一是省财政厅集中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基础不够扎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6月出台的《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各级财政部门根据本级政府的授权,集中统一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目前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并不统一,有的由非金融企业控股,有的是国资委监管,财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基础较为薄弱。二是金融企业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范围边界不够明晰。出资人职责与公共管理职责和行业监管职责的边界不够清晰,存在身份重叠、职责错位等问题。三是出资人未能有效履行出资人职责。一些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国有资产股东往往没有在金融企业委派董事、监事并行使出资人职责,或者派驻人员缺乏金融从业经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能力有限,易导致金融企业被“内部人控制”,影响国有资产安全。
相关部门国有金融资本监管未形成合力
我省金融监管协调长期存在“九龙治水”的问题。一是业务上多头管理。目前,省属国有金融企业的日常监管主要职责在财政和国资管理部门,金融办承担了整体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处置责任,国家“一行两会”负责行业监管。各监管部门要求不一致、制度执行不一致,监管交叉、监管空白同时存在,难以形成监督合力。二是监管所需信息不完全,缺乏信息共享机制。金融企业的经营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仅靠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报表和各金融机构总部的数据,很难全面高效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管,加之各部门信息孤立、标准不一,多部门联动监管体系尚未建立,监管很难形成合力。三是金融企业国资监管相关制度体系建设较为滞后。总体上看,监管主要依据的是财政部制定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法律层次不高,权威性不足,约束力不强。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以及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监管信息共享等改革要求,亟需通过完善地方相关法规加以落实。
国有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有待完善
一是部分国有资产股东理念较为落后。缺乏金融业发展的把控能力,对金融机构发展的正当利益支持不够,国有资本发展缺乏活力,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金融企业内部行政化倾向难以消除。二是金融企业国有资本经营绩效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在监管上存在重规模利润轻风险管控、重发展轻合规的现象,不利于引导企业做优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等政策性要求,还缺乏全面精确的统计口径和完整有效的评价机制。人才引进方面,国有企业选用金融专业人才还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部分地方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尚不健全。虽然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的“三会一层”治理架构,但是“有形无神”,并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公司治理,不同程度存在着授权缺失、内部失衡、风险管控不善等问题。
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增强
当前,金融风险仍处于易发高发期,国有金融企业金融风险客观存在。一是不良贷款风险。部分大型企业债务风险化解难度较大,互联互保风险仍未出清。中美贸易摩擦会给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影响,可能产生新的不良贷款风险。二是经营性风险。有的金融机构为规避资本和信贷规模控制,将信贷资产转入同业核算;有的为了眼前利益违规发放贷款;有的隐瞒资产质量的情况,以转贷、展期、置换等方式,将已经形成损失的贷款列为正常、关注类,少提减值准备、少提拨备。三是应当关注风险扩散效应。当前资本市场低迷,市值大幅缩水,对股权抵押融资的金融企业可能带来的风险及扩散效应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三、几点建议
加强和改进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有力金融支撑与服务,必须在以下方面狠下功夫。
完善管理体制,落实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制度
落实并完善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制度,推进金融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法制建设,加快制定我省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办法,明确授权经营体制、出资人职责、监管权限、信息披露责任等,依法保障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享有收益等出资人权利,履行出资人义务,压实出资人责任。二是强化出资人监督。动态监测国有金融资本运营,加强对国有金融资本重大布局调整、产权流转和境外投资的监督。完善授权经营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明晰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科学规范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架构。三是提升派驻董事、监事的专业金融素质。选优配强国有金融机构一把手,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把党委领导与董事会依法选聘管理层、管理层依法行使用人权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国有金融机构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
加强协调配合,推进金融国有资产监管联动
加强监管的统筹协调力度,将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相结合,以实现提早介入、共同商议、平稳处置风险。一是厘清出资人管理与行政管理、行业监管的边界。推动错位职责归位,并建立起出资人管理与行业监管等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凝聚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目标的合力,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制约有力的监督体系,着力推进金融监管跨部门联合惩戒。二是建立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信息平台。集信息报送、资源共享、数据校验等功能于一体,形成标准化、同口径的报送指标体系,定期通报监测结果,向各有关方面提示财政金融风险,强化对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约束。
深化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地方国有金融机构持续健康经营。一是加大地方国有金融机构公司制改革力度。健全符合经济运行规律和市场发展实际的价格体系,强化资金和项目管控,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金融机构整体改制上市。二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集体决策机制和议事规则,理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关系,抓好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三是完善国有金融机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地方国有金融机构应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健全产权管理、资本评估、绩效考核、激励约束、薪酬管理、责任追究、风险控制、利润分配、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完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决策制度。
回归金融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发展需要聚焦主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一是推动地方国有金融机构牢固树立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理念。加强并改进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服务,围绕实体经济需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缩短企业融资链条,降低企业债务杠杆和融资成本,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二是发挥好绩效目标的导向作用。引导地方国有金融机构把握好发展方向、战略定位、经营重点,突出主业、做精专业,提高稳健发展能力、服务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三是关注基层农商行的改革发展。发挥其承担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和普惠金融功能主体的作用,需要结合实际健全完善合规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与监管机制,促进持续稳健发展。
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强化地方国有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主体责任。一是推动国有金融机构细化完善内控体系。严守财务会计规则和金融监管要求,强化自身资本管理和偿付能力管理,保证充足的风险吸收能力。二是规范产融结合。按照金融行业准入条件,严格限制和规范非金融企业投资参股国有金融企业,参股资金必须使用自有资金,地方政府不得干预金融监管部门依法监管。三是督促国有金融机构坚持审慎经营。加强风险源头控制,动态排查信用风险等各类风险隐患,健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
【篇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政府国资委根据市政府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主要是黄山旅游集团、黄山城投集团、黄山文投集团、黄山信投集团4户企业,对黄山供销集团履行代管职责。本次调研重点是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主要是黄山旅游集团、城投集团、文投集团等3家集团、所辖企业55户,其中:国有独资28户、国有控股16户、国有参股11户。截止**年末,根据审计报告统计,3家集团资产总额414.6亿元,同比增长8.2%;负债221.3亿元,同比增长14.1%;所有者权益193.3亿元,同比增长2.1%。3家集团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3.4%。其中:旅游集团为36.1%,城投集团为57.7%,文投集团为49.8%。近年来,资产管理成效体现为:
一是有力支撑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比较多、下行压力比较大,市直重点国有企业在促进经济稳中有升、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年3家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增长4.9%,利润11.2亿元、增长35%,上缴税收4亿元、增长21.5%,净资产收益率达5.5%,较上年提升2.7个百分点。其中,旅游集团上缴税收3.58亿,位居全市第一,增幅达21.9%。
二有力促进城市建设发展。近年来,市直重点国有企业承担着全市重大的建设发展任务、认真履行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义务。比如,旅游集团,参与东黄山国际小镇和月潭湖旅游开发,将黄山铁投作为旅游集团二级企业履行相应责任;城投集团,在城市建设尤其是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承担重任,积极参与G205国道、棚户区改造等,促进了城乡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回暖升温;文投集团,围绕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推进城市展览馆、文创小镇、老街等一批资产平稳、有效运营,实现保值、增值。
三是有力推动企业改革发展。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深化国企改革的各项要求,在制度建设上,初步建立了国资综合监管、国企分类改革和分类考核、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改革、企业重大事项、外派监事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在资产监管上,积极加强国有资本投向、布局和风险控制,加强企业战略规划引领、推动市直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努力提升国有资产运营效益,有效促进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平稳发展。
二、存在问题
市直重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具体为:
——经营层面。1、资产质量不优,尤其是经营性资产占比偏低。如,城投集团310亿元资产总额中,除了市政道路、绿化、管网等公益性资产、区县贷款注入资产以及长期债权资产外,可用于经营、带来现金流的资产仅有约30亿元。文投集团33.6亿元资产总额中,除了管网、道路、展馆等公益性资产外,老街区域划转的11.01亿元公房资产,因历史遗留问题,产权过户异常繁杂,不能及时转变成经营性资产。由于缺乏一定规模的优质资源和资产做支撑,城投等市属国有企业面临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2、企业负债较重,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如,城投集团**年底负债总额17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7.7%,根据隐性债务化解方案,城投集团**年要化解19.82亿元的债务,急需明确化解措施、还款资金来源。文投集团**年底资产负债率为49.8%,虽然同比下降18.7个百分点,但扣除新增11.01亿元老街资产因素后,实际资产负债率将近75%,偿债保障能力不升反降,面临的偿债风险不容忽视。旅游集团,随着二级企业铁投公司昌景黄高铁建设融资和市域旅游铁路投资推进,负债率将大幅提升,可能影响信用评级。3、竞争能力较弱,尤其是参与自主经营领域不足。虽然市直国有企业近年来主要经营指标平稳增长,但都是在较低基数上的增长,企业主业板块的扩张、延伸不充分,特别是在企业自主经营领域,创新不足、机制不活、效益不明显。如,城投集团**年营收中来自棚改销售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占比达56%,利润总额中来自财政性补助占比达74.6%;文投集团**年营收中,土地出让收入占比达80%,资产运营及旅游收入等仅占20%,企业利润主要来自土地出让收益。实体经营产生的收益极其微薄,企业利润增长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
——监管层面。1、监管水平有待提升。一方面对国资国企监管,还一定程度停留在管人、管事、管资产阶段,推动监管职能向管资本转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虽然法人治理结构基本搭建、初步形成,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也逐渐建立、接轨,但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够健全,推进企业与市场接轨还不够,考核的科学性和监管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增强。2、监管力度有待加大。特别是在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效率、效益提升不够明显的问题,企业改制移交、行政事业单位移交的部分资产闲置问题还比较突出,国有资产运营效益有待进一步重视提升。3、监管人才有待加强。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国资监管队伍与面临监管任务还不相适应;市直国有企业的公职人员、管理人员,也存在转变理念、提升本领、适应形势的问题,尤其是对企业经营专业人才引进,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三、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要完善企业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切实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努力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市场竞争能力弱等问题,促使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要加大简政放权,坚持依法治企,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努力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行政化色彩浓的问题,尤其是对竞争性领域的经营活动,确保企业经营自主权落实到位。要强化人才队伍,进一步配强选好国企经营管理队伍,优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促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国企干事创业。
二是进一步加快国企发展。要加快做强做优做大,立足优质的资源优势、政府平台优势,自觉地增强做强做优做大意识,强化发展举措,加快发展步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挥更大作用。要强化国企资源整合,突出围绕经营业态、按照职责定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门别类对国资国企资源进行整合,防止同质化竞争,切实强化龙头带动作用,着力形成若干个具有产业集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要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和路径,逐步提高企业自主发展的能力,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努力推动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三是进一步提升国企效益。提升效益是企业的根本,要把效益意识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始终做到效益为先。当前,对已归集管理的政府经营性资产,如,购物中心等改制企业的资产、土地及有关部门的物业房产,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重视解决好闲置问题,做好盘活文章,提升使用效益;对承担政府交办的重点建设任务,要增强效率效益,尤其是举债建设的项目,突出强化效益意识、成本意识,提前谋划偿债、化债的问题;对拥有黄山景区这一垄断资源资产的旅游集团,要在做好现有主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走下山、走出去”“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推动传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进一步加强国企监管。要提升监管水平,进一步推进监管职责由“管人、管事、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增强企业活力、提升经营效益上来。要强化分类考核,突出季调度、年考核,切实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尤其要加大财政贡献、经营效益等方面的考核权重,进一步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风险监控,强化企业经营风险预防,加大防控风险力度,通过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财务预警等方式,增强有效管控运营风险的能力。要稳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依照同业合并、突出主业、培育龙头等原则,加快完成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所办企业脱钩,有序推进存量国有资本资源整合重组。要落实制度要求,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规定,进一步摸清资产“家底”,掌握资产“底数”,确保按时、准确、完整地反映国有资产现状及管理情况,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篇六】
一、政策背景
我县国有企业在一段时期内充分发挥了融资平台功能,在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推动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年以来,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相继密集出台,对进一步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管理,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尽快转型为市场化运营的国有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习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中央、省、市、县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相关文件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县属国有资产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县属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已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国有经济发展现状
县属国企概况
截至**年底,我县县属国有企业共有9户,即县国资公司、**县粮油购销公司、**县九襄粮油食品站、**县乌斯河粮油食品站、**县宜东粮油食品站、**县路顺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园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天府花椒交易中心和**县文广传媒有限公司,在岗职工人数为230人。全县县属国有企业总资产为25.88亿元,所有者权益9.82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1.54%、43.08%,国有经济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国企党建工作初步启动
各符合条件的县属国企均完成了党支部组建,出台了《县属国有独资企业章程指引》,指导县属国企将党建工作要求纳入企业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和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
县国企改革小组牵头,结合**实际,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监督、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混合所有制经济、经营业绩考核等方面制定了13个专项改革方案,初步形成我县国资国企监管制度体系,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具体包括:
1.加强国资机构建设,县编办发文明确了国资办职能职责,初步理顺了监管体系;推行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推进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
2.出台了《县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办法》、《章程管理暂行办法》、《县属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办法》、《**县县属国有企业职工董事管理办法》等制度。初步形成了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3.科学划分了9家国有企业功能类别界定,从改革、发展、管理、监督等方面对县属国有企业分类施策,增强了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出台了《出资人审批事项清单》,加强了出资人审批事项管理,规范出资人审批行为,明确了国资监管边界和审批审核备案具体事项。
5.进一步优化县属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强了国有资产重组整合工作,整合经营性国有资产,完成路顺公司、文旅投资公司组建,完成8号线综合汽车站和捷达水运公司的划转,完成供排水公司职工股权处置,启动我县粮食企业公司化改制、保安公司脱钩改制等工作。
6.初步建立了国有企业薪酬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定下发了年度目标考核办法,对县属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实施年度目标考核。
7.实施《部分县属国有企业组织架构、班子组建及负责人薪酬调整方案》,对部分县属国有企业组织架构、班子组建及负责人薪酬等问题进行调整和完善,基本配齐了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专项任务成效明显
1.我县国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融资成效明显,承担了九襄棚户区改造、九襄污水处理厂、县城综合汽车站建设、车检中心建设、县城滨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城公园三期工程、县城环湖生态修复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至市荣集镇滨湖绿道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2.在脱贫攻坚方面,县属国有企业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推动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国资国企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国有企业总量小,影响力和带动力不强
我县国有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弱,缺乏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大企业。经营效益普遍较差,活力不足,企业缺乏实体经济支撑,部分企业基本无盈利性项目,除粮食企业外,全部处于连年亏损状态。
国有资本布局和国企定位不够合理
我县国有企业发展未制定战略性规划,未下达具体的经营目标任务,各企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功能定位不清晰,主业不突出,主要承担政府性项目业主职责和融资平台功能,在经营决策上更注重投融资职能的发挥,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十分薄弱。国有资本主要集中在传统基础性行业,在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不足,国有企业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发挥较差。
监管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国资管理体制中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经营权与所有权不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出资部门关系还未完全理顺,国资监管体系建设有待提升。
一是县国资办设县财政局,为财政局副科级机构,编制、人员未单独落实,均为兼职,工作人员不足且调整变动频繁,专业干部缺乏。当前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需要构建全新的管理体系,全面实施日常监督管理,监管力量更显薄弱,不能有效履行职责。
二是县政府外派监事会未设立管理专门机构,外派监事均为各单位人员兼职,管理难度大,监事会作用发挥不到位。
三是出资人审批工作初步纳入了规范管理,县级层面监管审批相关制度体系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
四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尚未完全集中统一监管,部份干部对国资监管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行业主管部门履行行业管理职责,实施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导的改革要求认识不足。
国有企业改革需进一步深化
一是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个别企业决策层和经理层力量不足,兼职情况较多,直接影响到企业常规经营,职业经理人队伍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各企业不同程度上存在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共性问题。二是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导向不明确,保值增值责任不落实,导致企业盈利动机弱化,发展动力不足。
三是县属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及经营预算制度不健全,需进一步规范出资人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四是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需要加快推进速度,内部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五是党组织隶属关系初步理顺,但国资监管机构出资人管理与党的领导存在“两张皮”现象,国企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投融资机制亟待优化
一是国有企业融资缺乏完善的投资回报机制,在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公益项目投入没有资金来源和合理的投资回报,致使企业偿债风险较大,融资成本较高,影响企业持续发展。
二是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在融资方式、渠道和筹资能力等方面缺乏突破和创新。
三是企业投资决策缺乏科学规划,投资方向不明确,投资决策管理不规范,投资形式相对单一,对当前产业政策的研究、投资布局的研究和相关项目储备还须加强。对融资资金的使用管理还须进一步理顺。
四、工作建议
明确发展目标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战略决策与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为中心,调整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国有资本监管方式、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与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引导作用。
1.壮大国有资本整体实力
促进国有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国有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明显增长,全面扭亏为盈,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增长10%以上。产业投资与市场化经营手段相结合,县属国有企业形成若干主业突出、管理规范、市场竞争力强的较大型企业。
2.优化国有资本产业和企业布局
建立国有资产产业布局动态调整机制,实现绝大部分县属国有资本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引导、公共服务等重点行业和关键经济领域;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国有资本与县内外各类资本合作加强。
3.明确国有企业发展定位
通过改革,努力提高县属国企适应市场规则的公司治理、资本动作、战略规划、资源整合、集团管控和经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实现由贷款主体向市场化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经营或投融资实体转型发展。
4.促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
稳步推进国企党建工作,县属国企基本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基本建成,企业管理的市场化机制基本形成,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投资融资能力建设取得突破。
5.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
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人员配置、职能转变基本到位,形成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责定位清晰,监管职能明确,监管方式完善的监管体制机制,国有经营性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
制定产业布局规划
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主力军作用,鼓励国有企业做好重点工程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经营能力。国有资本重点在交通、城市建设、水务三大领域进行布局。
交通领域
支持路顺公司做大资产规模,强化经营能力,构建现代交通网络,组建国有独资公交公司,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鼓励路顺公司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交通建材生产等业务外积极拓展交通工程施工、公路抢险保畅、汽车检测、水上旅游交通等业务。
城市建设领域
支持城投公司在承担保障房、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的同时,围绕“一城两区”建设,积极进行经营性城市资源开发运营、房地产开发,创新融资模式、建设模式,鼓励城投公司拓展建筑工业、绿色建筑材料生产等业务,成为集“融、投、建、管、营”为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集团。
水务领域
支持水投公司积极进行水务基础设施、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等水务项目的建设、运营、开发;积极介入河道治理、生态旅游等与水务密切关联的领域。
2.产业引导方面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引导作用,鼓励国有企业围绕相关产业链条加强资源整合,提升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国有资本重点在资本投资、旅游资源开发、现代农业、养老健康医疗服务等领域进行布局。
资本投资领域
深入开展产业研究,提出国资布局潜在目标产业,积极对相关产业进行战略投资与孵化;鼓励国有资本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清洁能源等领域进行投资;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组建产业基金等手段,引导县属国有资本联动社会资本、非县属国有资本布局相关产业,推动我县战略型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文化旅游领域
支持文旅公司以茶马古道旅游、古丝绸之路旅游、阳光休闲康养旅游为主线,积极展开市场运作,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加速旅游资源向旅游经济转化,积极进行旅游景点开发、生态文化融合、旅游地产开发等文化旅游产业相关领域投资与运营,促进旅游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引进外部资金与专业管理团队,加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现代农业领域
适时组建农业投资公司,对农业产业领域国有资产进行盘点、整合和划拨;支持县属国有企业利用国有资本资源、品牌、融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园区建设、区域农业品牌打造、农业现代化等农业相关领域投资与运营,提高我县农业现代化水平。
养老健康医疗服务领域
探索组建医疗产业投资集团,积极介入养老健康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鼓励文旅公司等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充分利用我县的生态优势、环境优势,积极探索旅游养老、文化养老、乡村康养等发展模式,发挥引领引导作用,推动养老健康服务产业发展。
工业园区开发领域
积极开展园区交通、物流、土地、市政等领域的投资和经营管理;鼓励园区开发公司为入园企业量身打造金融、咨询、人力、营销、采购、物流、物管等服务平台,全面发展园区服务业,创新“三产带动二产”发展模式。
整合重组优化企业布局
对各企业布局进行优化重组,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国有资本向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进一步明确现各国有企业主业,防止国有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业发展转型升级。
1.县国资集团公司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重点在于强化投资运营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建设,提高国有资本管理水平,通过资本运作,盘活存量资产,开展投资融资和产业培育,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投资方向和领域,重点加强城建、水务和文化旅游等领域的资本管理运营,提高资本回报,充分发挥资本运营平台作用,引领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
明确股权投资原则上由总公司进行,严格控制子公司股权投资和三级子公司的设立。目前国资集团公司下属共9家子公司,集团公司和下属水投、文旅、城投、供排水等子公司均承担投融资功能,作为子企业,规模较小,投资决策经营机构不健全,如进行项目投资,又涉及三级子公司的设立,造成企业层级过多,机构臃肿,产业链条过长,降低决策效率,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风险。
为提升管理效率和运营质量,强化分类管理,可考虑适时对国资集团公司进行合并分立重组,一是明确国资集团公司管资本,其他子公司管生产经营,将子公司投融资业务剥离并入国资集团公司,将国资集团公司经营业务剥离并入子公司。二是对产业相近、行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合并划转。三是县供排水公司作为国资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属公益类企业,公司规模较大且职工人数较多,与国资集团公司及其他下属子公司类别不同,根据其行业特性和规模,为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发企业活力,可将县供排水公司整体从国资集团公司剥离,独立作为县属一级国有企业管理。
2.推进各粮食企业、保安公司、文广传媒等企业的改制组建和发展壮大。粮食企业主要从事粮油储备、供应等政策性业务和粮油制售、农副产品销售等,应加快公司制改制重组进程;保安公司主要开展人防守护、安防器材销售、民爆物品运输等业务,应加快新公司的组建,积极拓展技防、劳务派遣、物业管理等其它新业务;文广传媒在文化传媒产业上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表率带动作用,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县供排水公司主要承担城镇供排水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拓展城市和乡镇供排水业务及生产、施工、安装等关联业务。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1.落实党组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加快完成县属国有企业章程修订工作,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董事长、党组织书记原则上由一人兼任。
2.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做好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培养工作,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结合;全面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根据不同企业类别和层级,实行选任制、聘任制等不同选人用人方式;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考核与管理,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对相关领导岗位进行调整。
3.建立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理顺全县国有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内部纪律监察机构建设,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班子向上级党委述责述廉制度,加强党性教育、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加强过程监督,真正从管理制度上及早防范,堵塞漏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完善制度建设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部署,进一步加强国资国企改革制度建设,在县国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针对企业负责人管理、重大事项管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方面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加快建立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
2.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快健全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形成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自主经营、规范决策、自我约束、自控风险和创新发展的良好机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一是加强董事会的规范化建设,规范董事会议事决策机制,建立外部董事备选库,制定董事会和董事的评价办法,强化对董事会、董事的考核评价和管理。二是加强经理层建设。加大市场化选聘经理层力度,加快推动现行出资人推荐经理层向市场化管理方式转变,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度和契约化管理,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建立县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储备经营管理人才。落实总经理负责制,健全董事会对经理层的考核制度,完善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考核结果与经理人员薪酬、奖惩、任用协调联动的考核评价机制。三是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加强监事会队伍建设。可在县国资办增挂县政府监事办牌子,设置专职监事,确定专人负责监事办具体工作。健全监事会监督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检查、移交、整改机制,建立监事会可追溯、可量化、可考核、可问责的履职记录制度,加强外派监事对董事会、经营层履职情况的监督,形成内外衔接、上下贯通的监事会监督格局。
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
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基本特征的干部选用机制,积极探索经营管理人才的聘任制和任期制,实行契约化管理。坚持以业绩、能力和贡献为导向,形成科学规范、运作有序的干部评价考核机制,充分激发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竞争意识和职业风险意识。二是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健全员工能进能出机制,加大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急需人才等人才引进力度,严格控制管理人员职数,优化员工队伍结构;规范员工日常绩效考核和聘任期内业绩考核,把考核结果充分应用到薪酬激励、职位升迁、培养培训等各个方面;逐步探索经营困难时期的裁员机制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力的减员机制。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收入能增能减机制。制定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优化内部分配结构,合理拉开不同员工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结构,合理设定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比例,形成灵活有效的收入调节机制,实现员工收入能升能降;改革考核体系和办法,进一步完善以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为主的目标考核体系,并将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履行社会责任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综合考核资本运营质量、效率和收益。
3.压缩管理层级、精简管理架构
一是有效压缩企业管理层级。推行国有企业法人层级“扁平化”改革,将县属国有企业管理层级压缩和控制在2级以内,即企业法人层级原则上不超过2级,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3级。二是严控内部机构设置,提高效能。科学设置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精简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做到机构部门和管理人员配置与企业主业方向、资产规模以及职工人数等相适应。三是加强投资管理,规范投资行为。落实县属国有企业投资主体主责,严控子公司股权投资,各县属国有企业原则上只设一级子公司,子公司原则上不再设立下属公司,禁止3级企业股权投资,形成“一级企业管投资、二级企业管经营、特殊情况设立三级企业”的法人治理架构。
4.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
一是稳步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按照市场规律选择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企业进行投资,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与有利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链延伸发展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
5.加强国有企业投融资能力建设
一是落实管资本为主的监管模式,强化国资办的核准和备案职责,明确企业在投融资建设中的市场主体地位;二是落实一级公司作为投融资市场主体的职责,加强一级公司的投资能力及投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二级公司的经营能力建设,提升投资能力、规范投资行为、规避投资风险;三是强化投资计划监管,一级企业应当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本企业的年度投资计划;四是创新融资方式,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合理控制风险与成本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县属企业利用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信托市场等各类市场,发行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等各类债券型证券,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
完善监管体制机制
1.明确监管职责,转变监管机构职能
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对标国务院国资委、省市国资委职能调整,厘清出资人审批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将配合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归位于相关职能部门。
2.以“管资本”为导向,突出监管重点
一是强化资本监管。围绕服务全县发展战略,落实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总体要求,合理确定国有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对企业投资进行分类管理,强化资本类投资审核,落实企业投资主体主责;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财务预算审议、运营状况监测分析和财务决算审核基础管理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流转等事项的管理。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结果与职务任免、薪酬待遇有机结合,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分配。建立健全工资总额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改进考核体系和办法,综合考核资本运营质量、效率和收益,并将创新转型、重大改革任务、财务短板指标、履行社会责任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三是建立健全监督工作制度。认真落实县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实施意见》,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综合运用强化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加强企业负责人离任审计、开展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披露企业经营信息等各种监督手段,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
3.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
一是大力推进依法监管,着力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事前规范制度、事中加强监控、事后强化问责,将国资监管具体要求体现在公司章程中,通过“一企一策”制定公司章程、规范董事会运作、严格选派和管理股东代表和董事监事,将出资人意志有效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针对企业不同功能定位,在战略规划制定、资本运作模式、人员选用机制、经营业绩考核等方面,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的分类监管。
二是强化信息公开。逐步建立出资人监管信息化工作平台,推进监管工作协同,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监管。制定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在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采取适当形式及时准确地披露国有资本整体运营情况、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经营业绩考核总体情况、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和监督检查情况,以及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和管理架构、财务状况、关联交易、企业负责人薪酬等信息。
4.强化国资监管机构建设
争取单独落实县国资办编制、人员,配齐配强专职专业干部,确保县国资办能发挥监管主体作用,有效履行职责。
5.加强国有产权的梳理与管理
推进县属国有企业资产确权工作,全面清理盘点国有经营性资产,分类处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相关手续,明晰产权归属,提升资产的流动性,增强县属国有企业融资能力。完善产权登记、产权转让、资产核销等统一的国资监管制度和企业内部产权管理制度。引导企业积极利用产权交易市场,以增资扩股、转让股权、合资合作等方式,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资产出租管理制度,明确资产出租管理流程。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国有资本布局规划调整思路,各县属国有企业应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系统盘点、对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企业发展人才需求,据此针对性制定企业人才引进、培训培养、薪酬绩效管理计划。
2.有序推进人才引进工作
制定国有企业高层人才管理办法,明确各企业需求较为集中的资本运作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端技术人才的选拔、任用、薪酬绩效等管理机制。
3.做好国资管理干部、后备干部培养工作
适应管资本为主的监管模式要求,加强国资管理干部的培训培养工作,提高干部素质,将国资管理人才培养纳入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加强后备人才储备;通过挂职、交流、培训、考察等方式不断学习其他先进地区国资国企改革经验,强化国资管理干部在资本运作、集团管控、产业投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
4.做好优秀国企管理人才、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领导推荐与组织选拔相结合,从现有国企人员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中遴选一批国企管理后备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对标学习、考察交流、顶岗锻炼等形式,加快培养造就具有战略眼光、善于开拓市场、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优秀企业家人才。
本文网址:http://www.91wenmi.com/wenmi/zongjie/diaoyanbaogao/333658.html
编辑推荐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总结汇报五篇市属国有资产总体情况调研报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县国有资产监管情况的调研报告相关范文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六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六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5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