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正以大数据的形式向农业渗透,产业融合成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农业发展的4.0时代,农业生产要素悄然发生了变化。
农民背对天空面对黄土的传统形象被抛弃,科技的力量让农民工成为“互联网上的新农民”。他们手中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工具,可以随时监测土壤、天气、农作物等相关数据。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土地流转,不仅给土地带来了更大的收益,也增加了收入。
因此,农业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是建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促进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型的有力抓手。
农业大数据的重要作用已经体现出来
第一,加快农作物育种。培育优良作物品种的传统过程不仅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而且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大数据加速了这一过程。大数据加速了作物育种,遗传学的进步导致了生物信息的爆炸式增长:首先是模式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开始,其次是高通量或自动化实验技术的快速应用。
有了更好的工具,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速度会更快,成本也会更低。设施少、规模小的实验室也可以完成这个过程,数据库共享可以为实验室人员获取和分析提供更多的数据。
二是带动耕作方式。商业性农业生产非常复杂,涉及生物学、气象学和人类活动。近年来,种植者迅速采用了新的精准农业技术。利用GPS等技术,生产者可以准确跟踪不同田地的产量,操作和控制设备,监测田地状况,管理投入,大大提高生产率和利润。同时,数据积累迅速,变得庞大而复杂,只能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本身无法创造洞见,需要通过分析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理解数据。以机器学习为核心的软件应用在与数据、设备和人类交互时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和定制化。通过学习,他们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帮助我们在耕作上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大数据公司可以测试各种基因组、作物输入和许多不同的农田、土壤和气候条件。他们可以根据几千亩土地的真实环境进行田间试验,为农民提供在特定的田地、特定的土壤和特定的气候条件下优化种植的信息,甚至提炼到每一粒种子。
三是农业信息透明化。这种透明性可以颠覆价值链,让品牌投入的定价和表现可见,让低层种植者有更多的权力。种植者将能够以非常精确的方式使用更少的化学品,并以更精确的方式使用共同投入的效果,从而将种植者的投入减少约30%至40%。
新兴的农业科技公司以收集、总结和分析多个领域的数据为主要业务,目标是为农民提供个性化的计划,将每个领域的种植细化到单个作物,并使用关于气候和土壤条件、作物和产量的数据。数据公司利用从农民那里获得的信息来改进他们的模型,并提出更好的建议。数据使农民能够不断采用符合自己特定需求的产品,定价策略更加全面和完善,可以在同领域取得更好的性价比。
第四,可以实现食品溯源。用大数据跟踪食物从田地到餐桌的过程,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浪费,增加利润。由于全球供应链的延伸,对农产品的跟踪和监管变得越来越重要。大数据正在被用来改善各种环节,比如仓库和零售店的库存水平,以及整个供应链中食品的温度。食品制造商和运输商使用传感器技术、扫描设备和分析工具来监控和收集供应链的相关数据。温度和湿度由具有GPS功能的传感器监控,当分发过程中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时,会发出警报。如果出现问题或召回,零售商的销售点扫描允许他们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即使产品已经售出。
此外,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加强了消费者和种植者之间的沟通,改变了传统的供应链,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一站式供应。
农业大数据的关键任务正在得到加强
农业大数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此,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效果为检验标准,找准切入点。据相关专家分析,目前,结合农业大数据开发应用的现状和需求,主要应围绕以下重点任务开展工作。
第一,加强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农业大数据的“云”、“网”、“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国家农业大数据平台、重要信息系统等软件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安装在田间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加快农业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利用和安全能力,加强农业大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形成跨层次、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农业数字资源体系。目前最基础最关键的是解决最大的无数据“短板”。
三是加大农业大数据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推动相关部门和科研教学单位加强农业大数据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技研究建设,积极努力将农业大数据开发应用纳入数字农业工程项目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要与相关科研教学机构和大数据企业合作,启动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相关性分析、管理和处理等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出一系列农业大数据产品,创新完善农业大数据的推广和服务方式。
第四,加强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加快建立农业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开发和利用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业务整合和数据整合,开辟“互联网+政府服务”的数字动脉,真正实现以数据说话、以数据决策、以数据管理、以数据创新。同时,进一步推进网站整合,推进农业新媒体建设和创新。
第五,提高网络安全能力。按照网络安全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实施的要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同时,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重大舆情监测能力。
第六,实现数据的落地。现在的农业大数据大多是从数据源开始的,比如天上的卫星遥感,地下的陆地设备。但由于缺乏实际的农业应用场景,数据很难直接转化其价值。农业大数据不仅可以在天上解决,也可以在地下解决。
农业大数据发展的关键在于人
农业大数据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应结合农民和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并可能经历5-6个不同的阶段:
农业阶段:目前相对粗放的小农经济;
智能农业:利用部分自动化农业机械、本地卫星气象大数据和物联网设备实现的本地智能农业;
在线智能农业:智能农业已经能够将智能设备和数据相互连接并在线,并且可以用算法进行沟通和分析决策;
智能农业系统:通过云+智能设备+农业机械实现云中的智能农业运营系统;
开放智能平台:通过开放接口向各种农业节点和厂商开放云和智能设备,实现云或区块链的分布式智能平台;
大数据产业与金融平台:将大数据与交易闭环、产业闭环、金融服务平台与精细化场景相结合,实现农业大数据产业与金融平台。
通过这些不同的阶段,结合实际的农业生产经营,最终农业大数据可以实现农业、农村、农民产业链内的协作和数据交换。
当然,农村还没有完全实现智能手机和智能农业机械,也没有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农场或基地,农场和农产品的交易平台还没有完全实现,这意味着农业大数据的道路还很漫长。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人。现在农村的农民大多是中老年农民。他们对新技术和大数据没有概念,很难改造或教育他们使用;由于人力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巨大反差,年轻人离开家乡进入城市,不愿意回国;因此,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农村建立一个新的人才体系,通过这个体系来土地和实践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大数据。(文本/张穆)
1.《农业生产要素 新技术新应用悄然改变农业生产要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农业生产要素 新技术新应用悄然改变农业生产要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56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