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我的母校清华大学110岁生日,学校将出版专题《我的大学集体》。征文通知中的两段话:“集体生活是清华的重要文化特色之一。当你在大学遇到一个优秀的群体,它会像阳光一样照耀你的学习和生活,温暖你的一生。那些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见证了你从无知到成熟的转变;那些和你一起度过大学时光的同学,成了你生命中的好兄弟好姐妹。”大学同学也成为了一群在走上社会后相互激励、相互支持、陪伴成长、成就成功的人。“让我举一反三,心中激荡。那不是我们计算机系42班的优秀组吗?那些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不就是罗建北,周等等吗?那些大学同学不是梨竹、大刘、小刘、老汉和石清吗?
2021年,我们大学毕业快32年了。也许是上辈子的缘分吧,和那么多可爱的同学在清华计算机系待了五年。大学毕业后,我从1991年底开始与我们班的、(大刘)、刘(小刘)和(程42)以及季42的韩武龙(老汉)一起创业。到现在快30年了。回忆起和梨竹、大刘、小刘一起创业的日子,我总是感慨万千,激动万分。和这些学生一起创业,改变了我的工作、生活、人生轨迹。
1.1991年在清华南门工作
1991年,我院计算机系大四学生裴度林在清华科技开发公司下担任清华三爱公司总经理,三爱公司办公室在老清华(现清华科技园)南门附近。清华三爱公司有一批计算机系的校友。42岁的程同学,目前正忙于联系出国事宜,在三爱公司负责软件开发业务。当时我是计算机系的研究生。空我有很多空闲时间,我也在圣爱和梨竹一起工作。后来,42岁的韩武龙也从福建回来,加入三爱做硬件相关工作。
在三爱的日子里,我第一次接触到公司的运营。杜学长特别重视销售,说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的比例应该是1:2。当时没看懂。我一直以为技术人员是公司的核心。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的想法真的很不成熟。
梨竹在圣艾城时有一个战略构想。他认为三爱单纯销售硬件扫描仪是不够的,应该开发相关的图像处理软件。后来在当时特别流行的数据库系统FoxBase的基础上,开发了图形数据库软件ITbase。ITbase在国内最早开发投放市场,让我们进入了很多领域:警用身份证、交警驾照、人事系统等等。
甚至在过去30年的今天,ORACLE系统还有一个BLOB字段(专门存储图像等多媒体数据),这与我们在圣艾开发的图形数据库软件ITbase的理念完全一致。
3.5寸软盘是u盘出现之前的一种移动存储,有软驱才能使用。但是它在历史上的成就是无法抹杀的。一张3.5寸的软盘容量只有1.44M,读写速度非常慢。复制超过1M的文件需要一分多钟。我们开发的酒店软件储存在一打软盘里,装在软盘盒里。目前软件系统的容量总是几克十几克,u盘也是几十克几百克,这在90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当时,我们班的石清和蒋旭东老师去广州旅游。石清很聪明,擅长商业管理。她在广州电脑城开店,专门卖新的和未来的软件,给新的未来带来很多新的业务。我们是她的技术支持中心。每次我去石清出差,就像回家探亲一样,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梨竹的创新基金是石清现在创办的瑞金特软件公司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过去两年,丽晶还获得了清华创投和腾讯的投资。
新未来公司业务发展迅速,已涉及酒店HIS系统、住房公积金系统、教学办公系统、图形数据库系统、医院LIS系统等多个业务领域。我们几个同学负责其中一个业务,忙得不可开交。从软件开发、软件销售到人事管理,我们每个人都在进步、改进、转型。
4.1997年并入清华同方
后来我有幸得到了计算机系几个老师的认可,我们新的未来公司合并到了同方。1997年6月25日,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即将上市。同方上市后,担任清华同方软件与系统集成公司总经理,刘担任同方计算机公司总经理。在的领导下,我和刘、老汉继续从事清华同方的软件开发和销售业务。我们班43名同学崔新宇、穆青山在清华同方的平台上加入并拓展了电力、教育、住房公积金、医疗等新领域。
清华同方新未来公司商业伙伴合影。左起:韩武龙、陆川、刘斌权、梨竹、易凤超、刘怀玉
五、那次创业历程的感受(1991-1997)
我们几个人创业的时候,已经拿到了国外大学的奖学金,大刘在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当老师,小刘在航天二院工作,我在清华科技开发公司搞技术。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人生未来。梨竹带领我们辞职下海创业,走上了不寻常的道路(这是梨竹同学的特点)。当时我们的初心是在90年代,国内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都是空空白。我们坚信,未来每个行业都会涌现出几位计算机软件领军人物,引领这些行业的信息化普及和发展。我们都是清华计算机专业的,所以一定要参与进去,不能只是做旁观者。30年后,我们的远见得到了验证:企业管理方面用友和金蝶,医疗方面东软和东华,税务方面航天信息,餐饮方面美团等。都成为了龙头企业,各行各业信息化达到了空之前的水平。
我和梨竹、大刘、小刘、老汉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几个人性格不同,胆子也不一样,但我们都是大学同学,技术背景一样,理想也一样。利益方面,大家都谦虚,我放弃,还有一个像梨竹这样的核心人物,一般认为是成功的。我记得当我们开始公司新的未来股权分配时,我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但前后只有十分钟,我们通过了梨竹的提议,没有一个学生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在过去的30年里,梨竹进行了天使投资,投资了数百家公司。我自己也经历过很多大小公司的设立、变更、转让、退股。我们召开股权分配会议的情况极其罕见,可见学生的格局。
社会上很多创业伙伴不能同甘共苦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观念的不一致。20世纪90年代,没有像现在这样成熟的商业环境。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创造知识、技术、产品、商品、收入和利润的价值。我们需要走出清华校园,学习软件开发、销售和管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大家都够有闯劲的,因为那时候还年轻,也因为从清华获得的自信。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创业那天物质生活很艰苦,但大家都充满了活力和乐观。从1991年到1996年,新未来公司创业的那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青春时光。回忆当时的青春,似乎又回到了我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和困难。“我以前还是个少年,一点没变”颤音里唱的不是真的,但回忆还是一样,只是有点惆怅,有点繁华,有点沧桑。
大学生比兄弟姐妹好比兄弟姐妹好。我总觉得他们是我永远的亲人,我会一直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为他们难过,为他们高兴。
第六,第二部分我对创业过程的理解(1991-1997)
值此母校清华大学110华诞之际,我和我的同学们非常感谢清华对我们的培养和教育,也非常感谢清华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1984年秋天,和许多同学一样,我带着简单的行李独自来到清华校园。在我五年的大学生活中,我在老师的教室和学校实验室里经历了许多人生第一。在朱的政治课上,我第一次知道,虽然党的生日是7月1日,但第一次党代会是在6月23日召开的。下午4点在东大操场的广播喇叭里第一次知道清华号召我们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在主楼的计算中心,第一次传输了自己写的Pascal程序代码。在罗建北先生的《数据库原理》课程中,他第一次学习了大数据时代的基本SQL语言。在郑仁杰的“软件工程”课上,我第一次意识到软件应该遵循工程方法,而不仅仅是艺术家手中的作品。有许多第一.....
数理逻辑讲义(42班盛提供)
1996年秋天,我和梨竹刚刚加入清华同方。罗建北老师是当时同方的领导。有一天,罗老师介绍我去清华东门的一栋居民楼见计算中心的利达先生。从那天起,我开始进入电力行业的信息化领域。当时虽然在软件行业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储备,但对电力行业一无所知。在罗先生和李达先生的带领下,我们迅速使用了清华同方的品牌,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先后拿下了北京、南宁、大连、哈尔滨供电局的几个电力信息化大订单,使清华同方在电力行业脱颖而出。从那时到今天,我从事电力行业的信息业务已经二十多年了。罗老师是我人生重点的引路人,我永远感激罗老师。罗老师被誉为清华圈“创业之母”。她在清华帮过很多同学,我和很多同学都亲身经历过。
2019年,计算机系84级毕业30周年,同学们和罗建北老师(前排)合影留念
为了报答清华在培训上的恩情,在梨竹等人的组织下,计算机系84级的学生近年来也为学校做了一些捐赠活动:2014年发起成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84级思源基金,2019年设立计算机系创新未来奖学金等。
2019计算机科学创新未来奖学金答辩会(从左至右):思华少(43)、梨竹(42)、史元春(42)、刘怀玉(42)、易凤超(42)
2019年是我们大学毕业30周年。庆祝会上,我问吴军你写了几本书,他说写了十本。计算机专业的吴军已经成为畅销书作家,是典型的跨界标杆。大学时上铺的哥哥吴军,有一次在清华南门的谷歌大厦遇到他。他叫我们做REvolution而不是Evolution,虽然两个词只有一个字的区别。今年疫情肆虐的时候,我开的公司都没法上班了。公司推荐全体员工阅读吴军的《浪潮之巅》《智慧时代》。每个人都钦佩吴军的知识,尤其赞赏他对硅谷工程师文化和创业文化的介绍。吴军不仅帮助和影响了学生正在做的生意,也影响了很多作为国内IT名人的创业者。
2000年离开同方后,梨竹和我的同学们先后投资经营了许多信息技术公司。在这几年里,罗(42岁)、穆青山(43岁)、皮立新和马(41岁)是我们的商业伙伴,清华的很多学生和老师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七.结论
作为中国IT行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赶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见证并参与了改革开放以来信息技术对祖国各行各业的深刻变革:从单机、局域网、城域网、互联网,到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移动支付、自行车共享,就像科幻电影一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2020年的疫情给祖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惨痛的教训。在未来疫情正常控制下,IT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国务院要求增值税专用发票在2020年底前实现电子化,2020年是加强高考改革基础计划的第一年(清华已建立五所学院),疫情推动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疫情使公众对在线教育有了新的认识,疫情也将对央行数字现金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作为84级计算机系的校友,虽然我是IT行业的“前浪”,但我愿意和我在清华的弟弟妹妹们“后浪”多工作几年,不辜负母校清华的培养。完全正确:
无论天涯海角
这种内心的平静就是家
再创业十年
种植桃子和李子开花
值此2021年母校清华建校110周年之际,谨祝母校基业长青,再创辉煌。
正文|计算机系84届42届一丰超
签署文本
亲爱的校友们:
2021年是母校110周年。在规划和制定110周年纪念活动时,校友们提出了各种建议。清华校友会在咨询校友的基础上,拟出版专题书籍,包括集体专题:《温暖如阳光——我的大学集体》(暂定名)。
集体生活是清华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当你在大学遇到一个优秀的群体,它会像阳光一样照耀你的学习和生活,温暖你的一生。那些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见证了你从无知到成熟的转变;那些和你一起度过大学时光的同学,成了你生命中的好兄弟好姐妹;还有志同道合的社区伙伴,在你抑郁的时候给你重要的支持,在你笑的时候和你分享快乐。那些难忘的瞬间——每一个让你笑,让你开心,或者让你沮丧,让你哭的瞬间,都刻在你的记忆里。大学集体留住了每个人的青春和青春。
大学集体也是宝贵的情商教育课堂。在与周围人的相处中,你磨练了自己的性格,获得了成长,学会了包容(同理心),懂得了合作(团队精神)。大学同学也成为一群相互激励、相互支持、陪伴成长、步入社会后取得成功的人。
如果诗藏在心里,岁月永远打不过过年。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写下您大学集体的故事,以及与系、班或社团等各种集体相关的记忆。我们相信,这些在学校里刻骨铭心的故事,在离开清华的同时继续被感动,将激励其他清华校友,尤其是在校的弟弟妹妹们,更好地继承光大清华的集体精神。
对于以上题目,如果有足够的部门、年级或班级收集的资料可以单独出版,校友会负责出版。
投稿说明:稿件应为原创,字数不超过5000字,最好提供与稿件内容相关的历史照片。
截止日期:2020年10月31日。
提交邮件:tp10_xycbw@tsinghua.org.cn
请附上作者简介、近照和联系方式。
2019年9月
「 2020-102」
1.《清华园宾馆 我的大学集体 | 回忆跟同学一起创业的日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清华园宾馆 我的大学集体 | 回忆跟同学一起创业的日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59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