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 #第一章《声现象》一、 复习提醒: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速;声波的反射;回声2、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危害;噪声的防治4、 声的利用:超声波;次声波;超声波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中的一些应用二、 知识回顾:1、 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 停止发声也就停止。2、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我们把它叫做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声音可以在 、 和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声音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体内小石,这些都表明声具有 ,声音 传递信息。3、 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 和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 较高.4、 音调是指声音的 ,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 ,声源振动的 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5、 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 ,例如:某音叉每分钟振动3000次,其频率为_Hz 。6、 是指声音的强弱, 指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声音的 越大。7、 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关还与 有关。 音调高的声音其响度不一定大,同理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即使在音调和响 TOC o 1-5 h z 度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靠的是 。9、 声音在15C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 中最慢。在一个充满水的长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 次声音,第一次是在 传播的,最后一次是在 传播的。10、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 。11、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指物体 而产生的声音,其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是指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 波形是 的。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或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 。12、 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_。不同级别的声音对人们的影响不同。 为了保证人的正常睡眠, 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为了保证听力不受损伤,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13、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 处控制在在 减弱噪声,其中最有效的是在 控制。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是不同的,除隔声材料外,物理学还利用“以声消声”的方法来控制噪声,这种技术叫“有源消声技术” 。以声消声是利用两个声波的疏部和密部相互抵消进行的。14、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在 20Hz至20000Hz之间,把它叫做可听声。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是指 低于20Hz的声波。超声波具 有 、 、 等特点。超声波已广泛运用于探伤、定位、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造影等方面。次声波具有可以传得很远、很容易绕过障 碍物且无孔不入等特点。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以便有效地避免它的危害,并将它作为预报 的手段。15、超声波测速根据 效应;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以上,教室内教师讲课时 听到回声和原声, 区分回声和原声,回声加强原声。A ?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 .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 .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解析:A选项中区分不同乐器应根据音色不同; B 选项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音调太低; □选项中高歌指响度大;本题意在巩固音调、音色、响度的特点及异同,应选 C。1、2、【例题33、4、5、6、7、1”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A .瓶和水振动,水的高度瓶和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解析:本题可提问自左向右瓶子被敲击是时发出的声音音调分别是什么?也可变化为如果 向瓶内吹气,听到的声音音调又将如何?敲击时发声是依靠瓶和水振动,音调由水的多少 决定,应选A;而吹气时则主要是依靠空气柱振动。【例题4】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 则。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实验分析与结论: 解析:本题为一开放题,学习本题时要渗透科学探究的方法,语言表述要清晰,同时 答案必须符合题意,听到的声音必须是通过固体传来的。 第一章《声现象》巩固练习1悠扬的琴声是靠琴弦 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2、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3、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 中传播速度最大?4、电闪雷鸣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因为 明同学用秒表测出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发生 雷电处到他的距离是 m 。5、下表中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声音传播的一些规律,请认真 分析,说出其中两种规律.枫木6、凭你的生活经验,说出下列环境中噪声最大的是 A ?公园的林荫路上 B ?图书阅览室 C ?火车站候车室 D ?医院走廊上7、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7、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验钞机 B .微波炉 C .电视遥控器 D .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A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音色和音调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 .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10、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ABCD .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10、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11、下面是小亮在复习有关声的知识时所做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产生:物体振动 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传播速度气体D.乐音的特征减弱噪声 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中减弱在接收处减弱音调:声音的大小 响度:声音的高低音色:声音的品质*12、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 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 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 桌面被拍打得越响。 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 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3 .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管内空气柱 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这是由于 发生了改变。第二章《物态变化》一、 复习提醒:1、 会正确使用酒精灯。2、 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经历温度计的使用过程,体会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 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 等发表自己的见解。3、 ;能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吸热的物理本质,并用其解释蒸发制冷的问题; 能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了解“坎儿井”的作用。4、 知道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5、 经历用图像方法探究物理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6、 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7、 通过实验知道发生液化现象的条件,认识“白雾” 。8、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9、 通过实验认识到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知道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二、 知识回顾1、 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一切物体都具有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是利用测温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所使用的是摄氏温标,它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耳修斯首先规定的,以通常情况下的温度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标的一个单位,叫做 用符号 表示。2、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 和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物体 ;待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玻璃泡仍要与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液柱的 相平。3、 体温计量程为 ,分度值是 , 离开人体读数。4、 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 ; 能够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和 。。5、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相同点:蒸发和沸腾时都要 热,都是 现象。不同点:蒸发只是发生在液体 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 温度下发生。而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只能在 温度下发生。6、 液体沸腾时 _热,温度 ;这个温度叫做液体的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 。7、 晶体熔化时—热,温度 ;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 。8、 晶体凝固时—热,温度 ;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 ;晶体的凝固条件是 ;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9、 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熔化图像,可知 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 。 三、典型例题:【例题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实验器材除了烧杯、水、铁架台、石棉网、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外,还需要器有 为节省时间,可采取什么措施? 实验中观察什么? 水中气泡在沸腾前 ,沸腾时_ ;水的声音在沸腾前 沸腾时_ _ 。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 , ;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 ;为什么有“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说法?解析: 温度计 和 酒精灯 ;可采取下列措施:采用热水、加适 量的水 实验中观察:水的温度的变化、响声的变化、气泡的变化……声音是由物体振10 4 R 12 10 4 R 12 2S 12 36 时创【例题2】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看出:海波是 ; TOC o 1-5 h z 它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的时间;在B点海波的状态是 ;在D点海波的状态是 ________。解析:因为从表中可以看出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海波是晶体,熔化过程从第 4分钟到第12分钟,所以熔化过程用了 8分钟,B点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状态, D点处于凝固过程且高于熔点所以是液态。【例题3】根据表格,可知在-30 C时,水银呈 态,氮呈 态,萘呈 态。熔点/ c沸点/ c解析:物质处于何种状态与温度有关,物质温度高于沸点时成气态,物质温度在熔点与 沸点之间时成液态,物质温度低于熔点时成固态。在 -30 C时水银呈液态,氮呈气态,萘呈固态。 第二章:《物态变化》巩固练习 TOC o 1-5 h z 1、 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下,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 B 、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不变 D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上升2、 有四支同样的温度计甲、乙、丙、丁放在同一个房间中。甲和乙不采取任何措施,丙和丁玻璃泡上包有蘸有酒精的棉球,但乙和丁放在正在工作的电风扇前,则它们温度的排列关系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 D、都相等3、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的是 A、放在箱子里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消失B冬天挂在室外的冰冻的衣服变干C放在饮料中的冰块过一会儿不见了D灯丝变细4、 看熔点表,讨论问题。 为什么白炽灯的灯丝用钨作材料? 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气温常降至 -40 C以下,能否用水银温度测量气温?为什么?5、几种物质的熔点如下表所示,由表中的数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纯铁掉入钢水中一定能够熔解B、 水银温度计在气温为 40 C的地方不能再使用C、 电灯泡内的灯丝宜用钨丝制作,因为它的熔点较高D用铜锅冶炼钢是可以的6、你能从下图中读出哪些物理信息?7、小明用图中的小试管 B装有水,悬放在烧杯 A的水中。当A中水沸腾时,B中的水 沸腾?有什么方法能使试管 B中的水沸腾吗?小明同学想了想,将盐撒在 A烧t/min012t/mintA/ C杯中,观察到 A、B中的水沸腾了,他同时将数据记在下表中。根据表格中所给数,作出 A、B中水的沸腾图象。 由图象可以判断出:在当时条件下, A的沸点是 C, B的沸点是 C;在沸腾时A的温度 ,B的温度 据此可以判断,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小明观察沸腾时看到 A B中气泡上升情 况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则:在 A、B中水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是在A、B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是8、熔化、蒸发、升华都具有制冷作用,各举一实例 熔化 蒸发 升华 第二章《物态变化》一、 复习提醒:1、 知道水有三种状态,物质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 知道蒸发现象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3、 知道蒸发和沸腾统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吸热;与之相反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时放热4、 知道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5、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是物质气态和固态之间直接相互转化的过程;知道升华要吸热, 凝华要放热6、 知道发生液化现象的条件,认识“白雾”7、 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通过对水循环导图的再认识,归纳总结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知道水的循 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9、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二、 知识回顾1、通常情况下,人们将物质的 称为物质的三态。2、 叫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与 有关,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即吸热的物体能量 ,放热的物体能量 。物态变化有 、 、 、 六种形式,其中的三个吸热过程是 、 、 其中的三个放热过程是 、 、 3、 物质 由变成 的现象叫熔化;物质 由变成 的现象叫凝固。4、 物质 由变成 的现象叫汽化;物质由 变成 的现象叫凝固。5、 升华是物质由 直接变成 的现象,凝华是物质由 直接变成 的现象。6、 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以 形式汽化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在空气中形成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 花草、石块等上面 成小水珠,这就是露。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就 成小水珠附在这些浮尘上,形成雾。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温度迅速降到OoC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 而形成固态的小冰晶,这就是霜。三、典型例题:【例题1】举例说明与下列物态变化相关的现象: 熔化:铁锭化成铁水、冰雪消融; 凝固:水结成冰、塑料桶成型; 汽化:潮湿的衣服变干了、洒在地上的水消失了; 液化:雾、露、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 ; 升华:冰冻的衣服变干; 凝华:霜; 先熔化后凝固:用电烙铁取焊锡并焊在接头处; 先汽化后液化:将烧红的铁件放入水中,听到响声并看到“白气” ; 先液化后汽化:烧菜时厨房的窗户上出现水珠,过一会儿又消失了;先升华后凝华:灯泡中的钨丝变细了,灯泡壁变黑。【例题2】0C冰放在0C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水中的冰会不会熔化呢?为什么?解析:冰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冰的熔点是 0C放在0C的水中虽能达到熔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例题3】唐朝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中,有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我们也常听到有人说“下霜了” 。古书《千字文》曾记载“露结为霜”你认为以上两种说法对吗? 解析:“下霜了”认为霜是由天空中落下的,“露结为霜”认为霜的形成是由于露凝固而成, 其实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骤降时凝华而成,所以以上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例题4】舞台上常需“烟雾”的效果,它是借助于干冰形成的,试分析“烟雾”的形成 解析:干冰升华时吸收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大量的 小水珠,形成了“烟雾”的效果。【例题5】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硬邦邦的冰棒,常沾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 装纸就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如果把冰棒放在装水的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外壁就 会“出汗”。请解释这些现象。解析:“白花花”的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大量小水珠汇聚而成; “出汗”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 第二章:《物态变化》巩固练习1下列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是:春天,冰雪消融是 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 刚写的毛笔字一会儿就干了 。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很快又变成了岩石 。 人工降雨时,飞机向云层中撒干冰 ,干冰 吸热,云层中的水蒸气 成小冰晶,小冰晶变大后,下落后 成水,落到地面形成了雨。夏天,自来水管 出汗”,这是 现象。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室内,镜片会模糊,这是 现象。 雾的形成,是 现象。 霜的形成,是 现象。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白气”,这是 现象。 寒冷的冬天,眉毛上结成小冰晶,这是 现象。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内表面结成的冰花,这是 现象。2、 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A .水蒸气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 2、 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A .水蒸气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 BC.水蒸气是气体,接触面积大 D3、 下列现象中不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是 A .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C.打开冰箱门冒出的“白气”4、 夏天有一中暑病人,体温升至A、用冷毛巾包着冰块较好40C,现需要为其降温,你认为B、用冷水浸过的毛巾较好.水蒸气温度降低时放热多?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深秋早晨出现的“雾”C、直接用冰水较好 D、都一样5、 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这是升华现象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这是凝华现象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这是升华现象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这是凝华现象6、 有关水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A 、水可以塑造自然美景 B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C、水是各种动、植物的生命之本 D 、水是各种污染的天然消化场所7、简答:、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它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你认为原因会是什么?、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为什么 、有句俗话叫“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什么道理?、秋天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风一吹觉得更冷,这是为什么?第三章《光现象》 、复习提醒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太阳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2、了解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3、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4、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能理解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5、知道光速是3X 108m/s ;了解光具有能量,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重难点分析 】1 、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2、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3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能解释简单的光直线传播现象。教学建议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 ,点燃的烛焰 , 通电发光的电灯等; 光源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 光的色散:牛顿的色散实验; 色散实验中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构成;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红、绿、蓝光混合后成为白光。3、 颜料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红、黄、蓝三种颜料混合后得到黑色。4、 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以及应用。5、 光的直线传播: 条件:光在同一种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是指光可以在其中通过的传 播的透明物质, 均匀介质是指两点: 一是同一种介质。 二是这种介质的密度均匀, 不含有杂质。例如在影剧院看电影,放映机射出的“光柱”就是直的,手电筒射 出的“光束”也是直的; 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三点一线等。 光线是沿光的传播方向 , 画一条用箭头表示指向传播方向的直线 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有关现象:该类问题的解释掌握三点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传播过 程中遇到了什么物体; 说明出现什么现象和结果。例如:影子的形成。由于光 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而当光在传播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正对准物 体传播的光就会被挡住, 在物体背光的一侧产生了与物体相似的暗区, 这就是影子。6、 光的传播速度: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3.0 x 108m/s。光在空气中传播比在真空中传播稍慢一点,在水中每秒传播的距离约是真空中的 3/4 。总之,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定相同。二、知识回顾 TOC o 1-5 h z 1、 叫做光源。光源分为 和 。2、 白色光是不是单纯的光,它是由 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叫 。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3、 光的三原色是指 。颜料的三原色是指 。4、 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 的色光,即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色光决定的。5、 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 的色光,即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色光决定的。6、 光具有的能量叫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 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来的。7、 光按照可见与不可见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类。 都属于不可见光。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 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9、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这说明光是 。10、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值是 _m/s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此值近似相等。三、典型例题【例题1】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日食、月食的形成【解析】因为阳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才沿直线传播,而大气层并不均匀,靠近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密度较大,越往高空越稀薄,因此 光的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弯折,像天上星星会眨眼;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 们就看见了它;夏日的晴天,站在马路边看到路上行驶的汽车飘忽不定等现象,都是由 于空气密度在不断地变化,而引起光的传播方向不断变化而造成的,所以选项 B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此题正确答案是 B。由此题可以看出:人要想看见物体,必须有光线射入人的眼睛,才能引起视觉。月食、日食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重要现象。【例题2】百米赛跑是计时员为什么一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按动秒表,而不是等听发令枪的枪声计时?【解析】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340m/s,当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计时员耳朵里, 时间差不多已过了 0.3s,这样的计时,当然不正确,误差较大,而光的传播速度是 3X 108m/s,火光传播到终点的时间只有 3.3 x 10-7s,不会影响计时的正确性。第三章《光现象》巩固练习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A、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丨2、 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 D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起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C月亮是一个自然光源,而通电的电灯是人造光源D蓝色的玻璃片只能通过蓝光、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太阳发出的光是白色的,也是最单纯的光4、 关于研究方法中的对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寻找几个事物共同点或不同点的方法B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C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计算的方法 D 、把复杂的问题简化的方法5、 关于电视机屏幕上的荧光点能复合成各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来复合的B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来复合的C是由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来复合的D是由颜料的三原色红、绿、蓝来复合的6、 下列做法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 A、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 B 、用验钞机来辨别钱币的真假C、医院用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D用家中电视机的遥控器来控制电视的音量和频道7、 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C以下的物体不发出红外线 B 、红外线人眼可以直接观察到C、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D 、医院中经常用照射红外线的方法来进行消毒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人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8、最早发现紫外线的科学家是:A 、牛顿B 、里特、摄尔修斯、爱因斯坦9、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 、电池B 、发电机10、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人在太阳光下地面上形成的影子 B 、小孔成像11、关于日食和月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B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C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D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月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12、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紫外线也是属于可见光 A、紫外线也是属于可见光 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13、在没有其他光照情况下, 观众看到她是:D 、医院常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 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 红裙子的演员身上,A、全身呈绿色A、全身呈绿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14、 烈日炎炎的夏季,同学们在工地上劳动,将凉水壶放在电线杆的阴影里,小玲同学突然提出:电线杆有影子,电线为什么没有影子呢 ?有四位同学提出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 、射到电线上的光线太弱B 、电线是导体,太阳光射到它上面不能形成影子C 、太阳是个大光源,能把较细电线的四周照亮,故无法形成影子D电线杆是竖直的能形成影子,电线是横着的不会形成影子15、 茫茫宇宙,浩瀚无垠,要描述宇宙天体间的距离,最方便的单位是: A、年 B 、光年 C 、米 D 、千米16、 在一个硬纸板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方形孔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 A、 是方形的,因为孔是方形的B、 是圆形的,因为孔很小,可以看作是圆的C、 是圆形的,因为太阳是圆形的D、 无法确定其形状17、 小孔成像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的道理,光在真空的速度是m/s 。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大约要用 8min2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18、 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光能,它可以转化为 例如 ?19、 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20、 如图所示,拿一只空的易拉罐,在底部用钉子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然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这 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把小孔对着窗外的景物,可以 在塑料薄膜上看到一个 立的 ,它是根据 原理形成的。21、 试解释:井底之蛙,所见甚少。22、织女星与地球相距约 前发出的?2.6 x 1014km,则地球上看见织女星所发出的光实际上是多少年第三章《光现象》一、复习提醒【 教学目标 】1、体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过程,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成的虚像;3、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知道法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含义;4、理解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5、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重难点分析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3、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教学建议 】1、正确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可包括两点:一、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 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可记作: “三线共面,法居中间。 ”二、是反 射角等于入射角。可见对于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是要明确以下几点:反射角、入射角都是指各自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切不可当作它们与镜面的夹角, 当成入射角和反射角。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入射角减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也 靠近法线。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即平面镜上,法线与入射光线重合,这时入射角为 0°,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这就是说:若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到 镜面上,反射光线将沿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像跟物体 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此规律可理解成 : 平面镜所成的虚 像与物体以镜面对称。什么是虚像呢?以发光点为例,它射出的光线经镜子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光从镜后的某一点射出。这个 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点,叫做发光点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可用人眼观察到,它 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得到的点。3、平面镜的应用:可用来成像;还可用来改变光线传播的方向,但对光线既不会聚,也 不发散。4、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会不会变化呢?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是不会改变的。但人们往往以 为像“变大”了,这跟人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以 为汽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大”了。5、两种反射:一束平行光线射到光滑平整的镜面时 ,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光束,这种反射叫做镜 面反射。 当平行光束照射到凹凸不平的反射面时 ,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向着不同的方向 无规则散开的光束,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我们平时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就是由于这些物体表面发生的是漫反射的缘故?6、 有关反射面的转动:当反射面绕入射点转动时,注意法线也随着转动,且法线转过的角度同界面转过的角度相同,法线始终与界面垂直,弄清该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7、 判断平面镜的成像图是否正确:观察各像点是否用虚线连接。因成的是虚像,应当用虚线表示;连接对应的物点与像点,观察它们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物、像点到镜面的距 离是否相等。8、 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问题:类型:①已知物和镜画像;②已知像和镜画物;③已知物和像画镜注意:物用实线,像及物像连线用虚线,镜面要打斜线。具体作法:①根据反射定律作图:从物点任意画两条光线射向平面镜,根据反射 定律作其反射光线,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焦点,即为虚像点。②根据平面镜 成像特点作图。利用对称法可以方便地解决四种类型的平面镜作图题: 确定虚像的位置;确定观察范围或光照范围; 确定光路;确定发光点的位置。在作图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称法的核心是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从根本上 讲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二、知识回顾1、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 像。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⑤像与物以镜面 的。2、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立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物体成的像重合,这是为了 ,从而发现 的特点;如果用尺量出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则发现 的规律; 如果用笔画出物、像对应点的连线,则发现物、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平面镜成的是 像。3、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平面镜成像都与 有关。4、 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 F向前折或向后折, 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结论是: 。5、 光的反射定律是: ; ; 。6、 平面镜成虚像的根本原因是: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所以 能用光屏来承接。7、 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 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 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我们在各个不同的方向看见被照亮的物体,正是借助于 反射。三、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1所示,光线与镜面成300角投射到镜面上,反射角与入射角夹角为多大? 若把镜面旋转10o,入射光线不变,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又为多大?【解析】如图2所示,先作法线,确定入射角为 60o,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二倍的入射角, 等于1200。当镜面发生旋转时,由于题目没有制定旋转方向,因此可能有两种转动方法:顺时针或逆时针。如图 3所示,若镜面顺时针转100,则法线也顺时针转 10o,使入射角增大10o,为70o;故两线夹 角为140o;此时反射光线转动的角度为 2 X 10o= 20o。若镜面逆时针旋转 10o,同理可知入射角将减少10 0,两线夹角为100o。【例题2】如图所示,请画出这位同学在平面镜中看到足球的光路【解析】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法确定足球的虚像位置。可过足球向平面镜镜作一垂线,使像与物 体对于平面镜是等距的。由于人眼感觉光好像是从足球的虚像O上射来的,故连接人眼 P与虚像O,交平面镜于一点 A,其实A点即为入射点,AP即为反射光线,因此 AP要画成实线并带箭头最后连接OA即为入射光线。由此看来这位同学能看见足球是由于从足球上“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入人眼。此题首先利用对称法找到虚线,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确定了光路。属于对称 法解题的第一种和第三种类型。【例题3】如图甲所示,A、B两点在平面镜前,现在要使 A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 通过B点,试用作图法求出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入射点。【解析】先根A* 【解析】先根^ /// /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找出 A点在镜中的像,如图乙所示,过 A点作镜面的垂线,交镜面 于M点,并延长至A使A M= AM则A点为A的像,连接A B交平面镜反射面于 O, 则O点就是光线射到平面镜的入射点。 1、第三章《光现象》巩固练习第三章《光现象》巩固练习人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人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大 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大2、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噪音 B 、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为了造型美观 D 、防止挡风玻璃震碎I B140°,则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C 、900140°,则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C 、900 D4、 一条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A、20° B5、 某同学晚上从路灯下走过时,他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变化是:、1400A、变长 B 、变短 C 、先变短后变长D 、先变长后变短 TOC o 1-5 h z 6、一条光线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现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将镜面沿逆时针方向转过 200,则反射光线转过了: A、200 B 、400 C 、800 D 、120。7、 黑夜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放一小块平面镜,让手电筒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去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镜面是亮的,而白纸是暗的 B 、镜面是暗的,而白纸是亮的C、镜面和白纸都是暗的 D 、镜面和白纸都是亮的8、 与平面镜成250角入射到镜面上的光线,其反射光线有: A、一条 B 、两条 C 、三条 D 、无数条9、 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B、 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大C、 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的前面,可以发现物体在镜中的像被挡住了10、下过雨以后的地面上有许多积水, 在有月光的夜晚,小明走路时,不想自己踩到积水,则下列行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迎着月光时走暗处,背着月光时走亮处B、 迎着月光时走亮处,背着月光时走暗处C、 迎着月光和背着月光时,都走暗处D迎着月光和背着月光时,都走亮处 11、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 21 : 10 B、10 : 21 C、10 : 51 D 12 : 0112、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 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 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有能量 D 、光沿着直线传播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B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B 、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C、光是一种电磁波 D 、白光是单色光14、 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A、凿壁偷光 B 、一叶障目 C 、镜花水月 D 、形影相随15、 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朿9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A、把台灯换为吊灯 B 、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 、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16、 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被查者观察对面镜中的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人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 立 大的 像,若要测某同学 5m的视力,他离平面镜的距离为2m,则他离实际的视力表为 17、 一竖直水井深10m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是 3.8 x 10 m,则月亮在井中的像离水面m .在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猴子始终捞不到月亮,原来是 、一 一、因为 。 ?.18、 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 现象;,其中作用是利用光 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而学习或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 的 定律将光线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其中作用是利用光 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19、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果如图所示,光 反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 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后,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 面光电转换器接收,光电转换器将光电信号转换为 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受平面上的光点从 S点移向S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 , 。20、如图所示,电视遥控器对着天棚也能遥控电 视机。图中从 A点发出的光经天棚 MN反射后 射入电视机的接收窗口 B,试画出其光路图。21、 小宇同学在家中阁楼上有一个小型物理实验室,如图所示,但他每次做光学实验时 就感到很麻烦,因为需要跑到有天窗的一间,请你用平面镜帮他将阳光引到实验室并使 阳光垂直射到实验台的台面上,要求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及其中一条光线,用箭头标出光 线方向。22、 如图所示,在平面镜前有 A、B两光点,人站在镜什么位置观 察A、B两点恰好重叠。用作图方法,求出人眼所在位置。23、 画出图中的点光源位置。O,它们到镜面的距离—「条条的光柱而不是灯泡的,它们到镜面的距离—「条条的光柱而不是灯泡的24、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如图在桌面上竖一块 ,然后前后各放一粒相同的棋子 A、B,移动棋 子B,使它与A的像 .如果移开棋子 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 B的位置,在纸上 出现棋子A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 像,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25、 夜晚在瘦西湖边散步,看到对岸的路灯在水中成的像,是一清晰的像。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26、把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 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在 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 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 个平面镜反射,最后射到刻度尺 L上形成一个光点,试在图中画出光束 K行进的光路图并确定刻度尺上 光点的位置P。若在两镜之间桌面用力 F下压,M N将向中间倾斜,由于 MN之间的距离较大,光点 会在刻度尺上从 P点移动到P/点,把桌面的形变显 示出来,贝U P/的位置比P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一、 复习提醒教学目标:?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3?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重难点分析: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教学建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最好物理模型。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作图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二、 知识回顾1、 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是 透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凸透镜又叫做 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是 透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凹透镜又叫做 透镜;2、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①“摸” :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加以辨别;②“看”:通过靠近物体观察透镜的成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加以辨别;③“照” :通过透镜对平行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加以辨别;④“晃” :透过透镜看书本上的文字,晃动透镜,看像的晃动方向和透镜的晃动方向。 3、 主光轴: 。光心: 。4、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 F,称为焦点。焦距: 的距离。用 表示5、 用实验方法估测凸透镜的焦距:将远视眼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外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 的光斑到远视眼镜的距离,记录下来,即为 。6、 记忆、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灵活应用: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f u 2f口决记忆法: 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内外分放大缩小实像一定是倒立的,像 物在透镜的异侧。虚像一定是正立的,像物在透镜的同侧。 在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可以记忆为物近、像远、像变大。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从左到右依次放置 、 和 首先要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其次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 。8、实像: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 而形成的。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会交而形成的。9、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10、 当光垂直射向界面时,折射角、入射角都等于 ,传播方向

“原创力文档”前称为“文档投稿赚钱网”,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成交的100%】。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侵权客服QQ:3005833200 电话:19940600175 欢迎举报,上传者QQ群:784321556


1.《苏科物理 苏科版物理中考复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苏科物理 苏科版物理中考复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