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无处住”能有什么发现?
朱青石
前言
人类理性的根本目的是发现世间万物的规律,也就是预测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什么。科学也是,佛教也是。
科学认为客观世界与人的意识无关,用“加法”来研究:从几个简单的公理出发,借助数学和逻辑,不断推导出新的公式和定理,建立新的学科和工程技术。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有局限性。300年来,自然界各种基本单位的科学规律已经大致明确。当我们转向对现实世界中复杂事物的研究时,发现很多复杂事物的规律很难甚至不可能从这个科学知识体系中推导出来,这是数学方程无法达到的。人类的意识就更难理解了。
佛教认为,世界是心物合一的,用“减法”来分析:不执着于任何表象,摆脱一切妄想和杂念,就能看到事物本质的真相。《金刚经》反复用下面同一个句式来说明这个道理:“一个人要有一颗没有地方住的心”。
“所有阶段都是假的。若见反相,见如来。”
“佛地庄严者,即不庄严者,即庄严。”
"所有的尘埃,如非尘埃,都是尘埃."
"凡是讲一切规律的,也就是不讲一切规律的,就被命名为一切规律."
“比如你有我,你就不会有我,而普通人以为你有我。
“以色见我,以声问我,是异端,不能见佛。”
“尘人,即非尘人,是有名的尘人。”
"比如说,讲法律的人是违法的,是有名的法律."
一个
佛法认为我们所知道的是一元论的世界。在现代语言中,我们感知的世界是由大脑组成的世界。小说将外部世界带入主体的内部体验,也使主体的内部体验向外延伸并嵌入外部世界,使内外世界融为一体。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我们所感知的物质世界是一个心智和事物的世界。
看了旋转舞者的视频(详见《国家地理大脑游戏》03《眼见为实》),你会发现,我们观察到的世界图像,都是心智加工的结果。
这个舞者是顺时针(右)还是逆时针(左)旋转?有人看右手,有人看左手;有时你看到右手;有时你会看到左手。因为原始信息不完整,可以处理成右手或左手图像,也就是她既有右手又有左手。我们的大脑在处理观察到的信息时,如果主观意识出现右撇子,就认为它看到的是右撇子;如果主观意识出现左撇子,你认为你看到的是左撇子。
人对外界的感知其实是一个外界的一些信息被意识加工的图像。
有人会说,科学家发现的自然规律是与人类意识无关的客观规律。但是,这些规律本质上是人类的精神影像。而且,为了发现这些规律,我们不得不假设科学家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他们必须能够分辨是非,而不仅仅是一个机械的存在。
正如量子力学创始人薛丁哥所说:“每个人的世界形象,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他的心智结构,它不能证明客观存在任何东西。”(每个人的世界图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他头脑的一个构造,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存在。——欧文·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amp心灵与物质》,坎布里吉大学出版社,1956.132)
霍金《大设计》中的“与模型相关的现实主义”更为具体:不存在与心智图像或理论无关的现实。相反,我们将采用依赖于心智模型的现实主义观点:一个物理理论和世界图像是一个心智模型(通常具有数学性质),以及一组将这个模型的元素与观测联系起来的规则。这个框架可以解释现代科学。
所以,从根本上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一心一意”的世界。但当人类心灵的影响可以忽略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可以被认为是“客观的”,自然科学就是描述这些东西的规律,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当自然科学扩展到心灵的影响不可忽视的情况时,结果就不同了。
二
由于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许多人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将自然科学中使用的数学方法扩展到人类活动中。没想到,随着我们收集的数据越来越多,数学模型越来越完善,事情会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知道的越多,预测的越少。这一点在经济领域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如果专家解决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银行、政府、投资者、客户都会立即应用这种新知识,表现出新的行为,希望从中获利。然而,人们一旦改变行为模式,新形成的经济理论就会立即过时。我们也许能知道过去的经济是如何运转的,但我们再也不能确切地知道现在的经济是如何运转的,更不用说未来了。(见尤瓦尔·赫拉里的《未来简史》)
一个例子是金融模型(见:“数学建模如何欺骗华尔街”http://www.licai.com/yuedu/201603-236123.html)
20世纪80年代,金融研究是世界上最热门的领域,华尔街聘请了许多高薪的物理学家进行定量分析。他们觉得金融和物理好像太像了。交易者就像实验者,和他们这样的理论家一起工作。他们希望将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经济学,甚至建立统一的金融理论。沿着这个思路,他们发表了很多论文,建立了很多模型。
后来他们发现经济学没有“真实”的理论,我们能做的只有建立模型。比如有效市场模型就是将股价变化与一个房间内的烟雾扩散进行比较,然后利用物理扩散原理进行计算。模型越像那样,实际效果越差。事实上,不可能发明一个模型来告诉我们股价会如何变化,因为市场和价格最终取决于人们的意识。"
据说,索罗斯财富的秘诀是,当你找到机会的时候,当别人都不关注的时候,你会很快赚钱,当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机会的时候,你会很快逃跑。有点像“人要有一颗没有地方住的心”的规则。
不仅是经济学,还有管理学。
科研的本质是发现新知识,大部分人会把科研成果作为SCI论文发表或者获得专利。但当管理者发现这一规律,以SCI论文或专利数量作为考察科研成果的指标时,人们就会改变行为模式,片面追求论文或专利数量以产生更多更快的成果,背离了科研是发现新知识的本质。论文或专利多,但新知识发现不多,导致科研混乱;
再比如好学校的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很大。但是,当大家都发现了这个规律,把毕业生的贡献作为评估学校的指标时,学校就改变了行为模式,开始争夺“拔尖”,抢夺优秀学生。如果招的是好学生,学历差也无妨。大家都忘了教育的本质是“无一例外的教学”,任何类型的学生都应该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导致了新的教育不公平。
事实上,所有涉及人类的活动都是如此。过去一个世纪的实践告诉我们,自然科学不能简单地延伸到人类社会,甚至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学的定量方法来研究人类的社会活动。因为人有意识,有独立人格,这是科学无法预测的。
科学方法和佛教方法是相辅相成的。科学适用于人类心灵可以忽略的领域,佛教适用于人类心灵不能忽略的领域。
三
《金刚经》说“人要有一颗不生的心”,这是一种适合分析人类心灵行为的方法。当你不执着于任何表象的时候,事物本质的真相就会显现出来。这种方法把一心一意的世界当成洋葱,每次都用这种方法,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解剖,每一层都是后面一层通过看点产生的表象,直到发现世界的真相。接下来我们试着在“一物一物”的世界里剥洋葱。
对于每个人来说,洋葱皮的最外层意味着无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什么,我们都要满足自己的情绪和习惯。每一个成熟的人都知道,如果被情绪和习惯所控制,比如快乐、愤怒、悲伤、喜悦和贪婪、愤怒和妄想,我们就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因此,我们应该摆脱情感和习惯的影响,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就像《信仰之明》禅宗三祖第一句:“达道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但不爱,却懂。”
这样做就是把洋葱外皮剥掉,我们就能找到下一层了。其实现代人的生活也大致如此: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攒钱买房——结婚生子——供读书。只有当他们老了,他们才能逃避令人不安的琐事。然后第二层洋葱皮就淡了,你意识到我们很大程度上都是过着同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很多人看不到生活更深层次的意义,所以单纯追求享受。网上流行的说法:“心情好真好,开心”。这是洋葱皮的第三层。
但是什么是人类的幸福呢?生物学已经证明,人类的快乐是由长期进化的生化机制塑造的,是通过释放体内的多巴胺、血清素、催产素来实现的。这种快乐只是一种短期的奖励,引导人们去做一些有益于人类繁衍的事情。一旦完成,人的情绪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见尤瓦尔·赫拉里《人类简史》)。就像我们用奖励训练孩子和宠物一样。生化机器没有自我,只是被物理和生物化学规律操纵的傀儡。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去掉第三层洋葱皮,就追求没有生化机制的永恒快乐。这离我们的世界生活很远。下面还有很多层。禅宗的“四禅八决”和成佛的42步,逐渐达到自觉或自觉,即真正理解“我是谁?”
“我是谁?”这是一个核心问题,我们还不知道答案。这里从两个方面看线索。
四
首先,我的主观感受从何而来?
现在的主流科学说意识来自大脑。一个证据是,新生儿大脑的重量约为350-400克。此时大脑皮层尚未发育,脑功能主要由脑干和间脑操作。婴儿的动作和反应主要表现为本能行为(如吃、睡、醒)和反射性反应(如避免疼痛刺激引起的厌恶)。前者属于本能的自我寻求行为,后者属于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一般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神经纤维连接着大脑的各个区域,让婴儿能够把“我”和“他”分开,产生自我意识。大脑科学家说,在正常情况下,两个大脑半球紧密合作,密切交流,密切互补,形成了我们单一的意识和自我意识。
科学家看受试者能否在镜子里认出自己,判断是否有自我意识。婴儿在8个月前没有自我意识。一岁前后,婴儿表现出对主体自我的认知,能够将自己识别为活动的主体,并与他人分离。在两岁左右,他们在婴儿期就有了作为物体表达的自我意识,已经能够从物体(如照片、视频)中识别自己,可以用“你、我、他”等人称代词称呼自己和他人,如“我”来表达自己。
“我”的感觉是一个综合体,其构成要素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记忆自我、情感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的核心部分是身体,因为人在生活中总是通过身体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关系,并根据身体提出各种需求;精神自我高于社会自我。精神自我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或主观的存在。具体指他的心理能力或者气质。社会自我是指一个人“得到同龄人的认可”,即他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社会自我由两部分组成:来源于(1)人际关系,(2)隶属于个体较少的较大群体,如种族、少数民族和民族。这些关系和范畴成为自我的一部分。社会自我以“从属需要”为基础,这是人类的一个基本遗传特征。有利于大规模合作,从而赋予人类进化优势。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地球上的物种起源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相当长一段时间,人类并不是进化优势最大的物种。甚至在大约7万年前,地球上人类的祖先就处于灭绝的边缘。大约在那个时候,人类的基因变异导致大脑变异成一种新的能力,产生了“社会自我”的主观感受,带来了进化优势。
比如人类和黑猩猩的区别之一就是“社会自我”的主观感受。我们和黑猩猩的区别在于,我们只有在超过150人的门槛后才开始出现,而当人数达到1000或2000时,区别就会大不相同。如果我们把成千上万只黑猩猩放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职业棒球场、国会山或联合国总部,那肯定是一团糟。但是相比之下,我们智人经常在这些地方聚集成千上万的人。智人创造了有序的模式,如贸易网络、大型庆典和政治制度;而如果只有一个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正是这种大规模合作的能力,使人类成为地球的霸主(见尤瓦尔·赫拉里《人类简史》)。
五
“我”的主观感受是如何产生的?有可能超越吗?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写道:“我的身体像一个纯粹的机械装置一样按照自然规律运转,但从无可争议的直接经验来看,我知道我可以指导它的行为...我能感受到这些行为,我愿意为这些行为承担全部责任。”这是我们所有人都有过的不容置疑的经历。
目前,神经科学家正在寻找包括“我”的主观感受在内的意识与物理大脑之间的联系。很多人认为,当大脑中几千亿个简单的神经元以正确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意识,即感知、思考和对“我”的主观感受。单个神经元远非智能或有意识的,但神经网络可以。就像电脑的任何一部分都不会下棋,但是大量的部分以正确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能联合起来打败世界冠军。同理。你上茎的几亿个简单神经元组织在一起,让你主观上产生“我”的感觉。(参见程显军的连接组)
但也有心理学家认为,意识来自一个无意识的地方,只有在那个地方,意识的合理性才能得到证明。这就是“我不知道庐山真面目,只想在这座山上”的道理。
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我们的身体,我们会发现每个部分都由大量的细胞组成。人体含有约5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由约20万亿个原子组成。所以我好像是一堆按照科学规律运转的原子。
同样一堆原子也可以组成周围的土壤或石头。不同的组装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就像同样一堆碳原子,可以组装成石墨或者金刚石。根据物理学,组装的方式是信息,所以可以说我是一堆原子,把它们组装成我的信息。
然而,这一堆原子是不断变化的。人体在不断代谢。每天,我体内有500亿个细胞死亡并被替换。一年一年过去,我有了新的身体。虽然我体内的原子不断被周围的原子取代,但我的感觉不变,意识不变。所以,我的本质是把原子组装成我的信息和我意识中的“我”的感觉。
物质世界就像是由原子组成的海洋,每个人都是海中的浪花。如果你把一块石头扔进平静的水中,它会激起浪花。你似乎认为这种喷雾只含有少量的水,但这种感觉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一个水分子受到扰动,它必然会把自己的运动传递给周围的水分子,甚至整个海洋。所以,每一个浪花都不是与大海分离的个体,而是整个大海的一种状态。同样,每个人都不是与世界分离的个体,而是瞬息万变的原子世界中的一种状态。
我是原子世界的一个状态,你也是原子世界的一个状态。原子世界的一切都是状态,状态就是信息。如果一个人真正明白这一点,他就会与他人和整个世界和谐相处。如果全人类都这样做,也许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
当你执着于“我”的主观感受时,你会把注意力从别人身上移开,开始关注自己,产生嫉妒和贪婪,愤怒和妄想,后悔过去或担忧未来。你不停的拿可能性和现状对比,想搞清楚下一步,这就成了痛苦的来源。这种“我”的主观感受不断驱使人类向自然索取,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使人类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仇恨让人类的存在越来越脆弱。
为什么我们一直那么肯定自己只是“人”,从来没有感觉自己是全世界?为什么感觉周围的一切都不是我,而是我的对立面?这是因为我们总是执着于“我”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与世界的基本层次相隔了许多层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思想总是被意识的幻觉所折磨”。我们把太多复杂的情绪放进了“我”的主观感受里。就好像我们完全沉浸在电影里,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看电影。你的大脑正在播放一部电影。
摆脱这种状况的办法,还是等到电影结束,耀眼的灯光会把你带回现实;或者你可以尽可能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思想、情绪和想法,甚至是大脑对世界的认知,把注意力从我的思想和想法上转移开,更多地体会到另一个自己在偷偷观察自己。最终,注意力可能会从一层又一层的思想、认知、身体和感官中被吸引过来,只留下无意识的意识,直到一无所有。这就是“有心无处住”的方法。反复使用,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分析,直到发现世界和人生的真相。也就是你是原子世界中的一个状态,一组信息。
六
其实你的信息永远不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就像任何波浪都会在海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虽然海洋经历过多次波浪,其痕迹相互重叠,但理论上只要计算能力足够,这些波浪是可以恢复的(详见克雷格《信息简史》第14章,高博译)。
早在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就说过,任何人的每一句话都会在空气中产生一系列的脉冲,这些脉冲会无限地波动和扩散,直到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宇宙中存在的每一个事物。因此,如果计算能力很高,原则上可以利用物理和数学的规律,将整个波扩散过程追溯到其未来任意时刻的波源。
事实上,物理学有一个信息守恒定律,因为所有物质都在时间轴上连续运动。无论一个粒子如何运动,无论是经典力学还是量子力学,如果是时光倒流,最终都会回到原点。流行的观点是,不管你怎么移动一个东西,你都可以把它移动回到原来的位置,或者你打碎一个碗,但是只要你把所有的碎片放在一起,你仍然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碗。
既然你的本质是组装原子的信息,那么信息永远不会消亡,你也不会。就像一张上面写着一个字的纸条,它所携带的信息在被烧毁后并没有被销毁。理论上,把普通的量子力学应用到纸条上的原子,可以描述整个燃烧过程。产生的烟雾也可以用一个确定的波函数来描述,这个波函数取决于原始纸条上的信息。因此,用波函数重构纸条上的信息至少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参见约瑟夫·玻尔·金斯基《黑洞防火墙: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冲突场景》,《全球科学》2015 (5) :68-73)。
在烟与灰中,上述信息会变得混乱,要重构纸条上的信息是极其困难的。同样,在你的身体被摧毁后,重建你的信息也更加困难。然而,量子物理出人意料的发展,让我们突然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我们稍后继续讨论。
写到这里,我想起王国维说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枯树。独自爬上高楼,看世界。”“随着衣服变宽,人们永远不会后悔,他们会为伊拉克而憔悴。”“人群找了他上千次,突然回头一看,那人在昏暗的灯光下。”(王国维《人间词话》)
转自“朱青石先生微博”
1.《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朱清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以发现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朱清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以发现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47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