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为国。’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填充

坚持:常言道。②天下:指周王室所有的土地。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系统的地理概念。人们把中华民族居住的地区视为世界,四周是蛮夷,中国和蛮夷戎狄合为东西南北五方,构成了“世界”的概念。世界被海水包围,按照东、西、北、南的方位分为四海。中国:指诸侯国。家:家人。根据:孟子书中“家”的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即孟子所说的“大夫说他为什么造福我家”,是指宗法制度下的所有家庭成员及其土地财产;二是指以夫妻为中心的小家庭,即孟子经常提到的“几口之家”。这句话里的“家”字,杨伯钧先生理解为一个小家庭。但就《孟子》用“家”而言,当“国”连用时,“家”通常指的是一个大家庭,如《滕文公下》:“士之失,亦国之失。”同时,孟子强调,如果君主仁政,让“一家八口可以不饥”,那么“治天下”就够了。可见,在孟子的心目中,一家之富,其乐融融,是治理好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前提。因此,在这句话的语境中,孟子对“家”的使用可能包括两种含义。③本:本义指树的根,引申义指事物的根和基础。

翻译

孟子曰:“人常说:‘天下为国。’可见,世界的根在中国,中国的根在家,家的根在人本身。"

关于读书的想法/评论

这一章是孟子重民轻王思想的又一表现。孟子从“天下之国”的先后顺序中体会到,当时人们常说,各级社会治理机构都要围绕个人而建。个人不仅是世界的基本要素,也是世界存在的意义。

人们组成家庭。在孟子那里,家庭是人们从事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观察和衡量经济状况和社会和谐的基本单位。对于一个诸侯国来说,如果绝大多数家庭富裕、安宁、和睦,那么诸侯国必然会有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从而具备称王的条件。相反,如果“厩中有肥肉,厩中有肥马,民中有饥,野中有饥”,即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在公职部门,人民在为基本生存而奋斗,那么这样的国家就被异化为一台毁灭人民的机器,从而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到了孟子生活的周朝,天下已经衰落到诸侯国,所以孟子所说的“天下”只是各诸侯国组成的共同体,归属未定。在孟子的心目中,“天子靠邱敏”,只有得到人民的真诚支持,他们才有资格拥有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人就没有家,没有国家就没有世界。归根结底,人是家和国家存在的基础和依据。

1.《天下国家 读《孟子》:天下国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天下国家 读《孟子》:天下国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7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