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理解孩子的起点。教师对儿童的观察记录是幼儿园日常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扎实推进课程建设的重要抓手。幼师观察记录工作现状如何?

笔者对本市幼儿园教师观摩记录工作的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充分意识到观摩记录的重要性:99%的教师认为观摩儿童有助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91%的教师认为观摩儿童是出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然而,通过对教师的访谈,笔者发现教师普遍反映观察记录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存在冲突,难以兼顾。可以看出,教师在认知层面认同观察记录的价值,但很多教师仍然将观察记录视为行为上的额外负担,觉得很难完成观察记录。那么,教师观察记录有什么困难呢?

哪里很难观察到记录

第一,老师觉得任务重,难以完成。许多幼儿园要求教师定期上交书面观察记录,并将其列为评估教师工作的指标之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要求教师提交观察记录,其中31%的教师报告称幼儿园要求他们每周提交一份观察记录,15%的教师报告称需要每天提交观察记录。42%的老师说每天写观察记录需要半小时到一小时,9%的老师说需要一小时以上。这让他们感到了沉重的负担。

另外,在被问及“多长时间是合适的观察时间”时,大多数老师认为上课时观察时间最多5~10分钟。原因是“教师不仅要扮演观察者的角色,还要做活动的组织者,要注意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孩子的安全,孩子很难长时间的观察”。由此可见,教师,尤其是缺乏较好统筹能力的青年教师,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合理分配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确实很难。

其次,教师发现很难从许多观察到的事件和现象中捕捉和提取有效的信息。在问卷中,作者要求教师整理观察记录中涉及的日常活动。结果显示,教师普遍反映观察最多的是角落活动,其次是户外活动,再次是集体教学活动,观察最少的是生活活动。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笔者还了解到,教师倾向于在角落活动中进行观察,因为他们觉得通过观察角落活动更容易确定观察目标,如观察儿童阅读能力在阅读区域的发展水平,因此更容易捕捉到有效的信息,如儿童对材料的使用和与同伴的互动。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觉得需要重点组织活动,没有时间去观察。至于生活,很多老师说“每天洗手吃饭都是一回事,没什么可看的,没什么可写的”。

事实上,从教师观察记录的文本来看,即使他们观察了角落活动,在捕捉有效信息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一位老师在角落活动中观察并记录了一个大班男生用橡皮泥挤长颈鹿的过程:“小浩先拿了一团乒乓球大小的绿色橡皮泥在手里搓,然后放在桌子上搓成长条。然后他在橡皮泥的三分之二处弯下腰,再次摩擦,把它变成了长颈鹿身体的L形。然后,小燕又拿了一个粉色的橡皮泥,比刚才稍微小了点。经过圆化,分成四部分,然后分别拉长,连接到长颈鹿的身体,成为长颈鹿的四条腿...一只长颈鹿就完事了。”

虽然从上面的记录中可以看出男孩对材料的选择和制作长颈鹿的过程,但我们无法知道男孩在整理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困难和努力。男生为什么捏长颈鹿,为什么选择这两种颜色,捏长颈鹿需要多长时间,最后做成什么样的长颈鹿等等,都不涉及。这类信息的缺乏会影响教师对儿童现有经验、发展水平和行为动机的准确分析,进而影响教师对适当支持策略的思考。

再次,教师觉得难以分析,以致观察记录利用率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1%的教师认为最难的是分析观察信息,27%的教师认为最难的是提出教育策略。许多教师,由于缺乏分析和解读儿童行为的思维和理论框架,很容易根据经验得出观察结论,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不能有效地将从观察记录中获得的信息转化,并将其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联系起来,以支持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的时候,教师为了完成一个看似完整的观察记录,提出一些牵强附会的策略,势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作用。这样一来,老师们就觉得观察记录耗费了很多精力,但是利用率很低。

例如,一位老师在观察中产阶级儿童用树叶制作项链的活动后做了如下记录:“今天下午,我给孩子们看了我自己的‘树叶项链’:一个细长的柱子,上面覆盖着各种各样的树叶,变成了一条漂亮的项链。孩子很喜欢,想做一个。曹保果跑得最快。她先用剪刀剪下一个即时贴,然后撕下即时贴上的粘合剂,在上面贴上不同的叶子。她前半段贴了些大叶子,后半段贴了些小叶子。贴完之后,曹保果在便利贴上画了个圈,然后跑过来对我说:“老师,这个有点短,所以我不能当项链。”……"

针对以上记录,老师做了如下分析:“水果做手工动作快,说明水果动手能力强。贴叶子的时候,曹保果把大叶子和小叶子分类贴在柱子上,让叶子项链更漂亮,说明曹保果的艺术审美能力也不错。”由此得出以下支撑策略:“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半成品材料,引导孩子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装饰,进一步提升小肌肉动作和创造力的水平。”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老师急于通过一条观察记录进行分析判断,导致结论牵强空且缺乏逻辑性。这样草率的分析判断,必然会影响后续支撑策略的提出,使观察记录无法发挥作用,变成“走过场”。其实从老师现有的观察记录来看,可以理解为项链是因为低估了柱子的长度而没能做成。基于此,教师可以继续观察,及时提供绳索等辅助材料,引导孩子思考如何保证项链等需要考虑的类似物品的长度,发现长度不合适如何调整解决。

两个想法和建议

正是因为很多老师对记录观察到的信息感到厌倦,难以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和利用,才把观察记录当成一种负担和难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也做了一些思考。

首先要减轻教师档案的压力,强调内部激励的建立。

从调查结果来看,很明显,教师已经确立了“观察记录很重要”的基本认知,不再需要以说教的方式反复强调,也不需要对教师以书面形式提交的观察记录数量做出硬性规定。教师对孩子的观察应该从对孩子行为的好奇和对孩子学习的兴趣开始,而不是外界的压力。如果教师主要是受外部动机驱使去观察记录,很可能会盲目追求观察记录的表面完整性,为了完成记录而观察,做一些牵强的分析,罗列一些没有实际效果或可操作性的浮夸的教学策略。

事实上,要想准确解读儿童的行为,评价儿童的真实发展水平,提出合适有效的支持策略,仅靠一次随机观察是无法实现的,这些内容也无法在一份观察记录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幼儿园管理应减轻教师记录的压力,强调教师内在动机的建立,注重教师观察意识的培养,引导教师有目的地对儿童进行长期、持续的观察,从而对儿童的发展水平形成更准确的认知和判断,进而提供适当的教育支持。

应允许并鼓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灵活的手段和方法记录观察到的信息。观察记录不一定是长式的、粗略的现场记录,可以以照片、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必要时用简短清晰的文字说明,既增强了记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便于老师复习和与同行分享。

举个例子,L老师观察到,最近有两个中产阶级的孩子爱上了用一次性纸杯搭建杯塔。l老师对此进行了持续的观察和记录。她每隔几分钟就拍一张照片,展示建造杯塔的进度,用数字和符号的方式记录杯塔的数量和形状的变化,并附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虽然没有很长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个记录也可以详细的展示孩子在建筑中选择的纸杯类型,使用的辅助材料,建筑的方式,专注于建筑的时间,建筑中遇到的问题,同行之间的合作等等。

儿童探索活动的连续记录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分析儿童的注意力、建构水平、审美创造水平和社会互动特征。当然还有视频,图片,符号等。不能完全取代书面信息梳理。教师应灵活选择合适的观察和记录方法,以捕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要增强教师分析和使用观察记录的信心。

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如果将这些材料束之高阁,不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教师自然无法体会观察记录对于教育实践的价值,无法支撑自己的专业成长,也无法从内心认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因此,应加强对教师分析和使用观察记录的支持和鼓励。

观察到的信息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日常教育教学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公园的情况,对孩子建立合理的期望。例如,在与父母沟通孩子的饮食问题时,教师过去只向父母提供他们行为的结果或对他们行为的评估,因为缺乏对孩子的充分观察和分析。比如有的老师就说“孩子今天吃得慢”或者“孩子有点挑食,今天剩了好多菜”。如果有足够的观察,教师可以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和多次观察到的行为的比较,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有的老师会这样跟家长沟通:“吃饭的时候看到孩子手握筷子中间,太低了,不容易夹住,吃饭慢。今天,他花了将近50分钟才吃完。”“今天,他吃光了所有的土豆,留下了许多青菜和瘦肉。我观察到他咀嚼的时候经常用门牙而不是大牙,吃的时候食物都嵌在牙齿里,所以不愿意吃需要硬嚼的食物。所以在家吃饭的时候,要注意引导他正确的咀嚼方式。不要在家里把饭菜做得太细,影响他咀嚼能力的发展,影响他对营养的吸收。”“他吃得很快,但有时食物不经咀嚼就被吞下去,不利于消化吸收。以后在家吃饭的时候,要注意引导他细细咀嚼,比如引导他数到10再咽下去。”

教师不仅可以反映孩子的食欲和对菜肴的偏好,还可以从用餐工具的使用、咀嚼动作、用餐时的情绪等方面收集更详细、更准确的信息,以便与家长交流。家长自然能感受到老师的专业能力和对孩子的关心,更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

很多老师报告说看了很多专业书,听了很多专家讲座,但还是分析不出实际问题。的确,教师的观察能力往往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的,所以每个教师都应该有机会在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场合,与同事分享和交流自己观察中发现的问题和疑惑。教师之间的专业对话可以为问题解决提供经验和专业知识支持。

比如某幼儿园在班里的老师办公区设置了“观察墙”。当老师在课堂上看到自己感兴趣或引起思考的事件或现象时,会简单记录在随身携带的便利贴上,贴在“观察墙上”。每周班里两位老师都会用固定的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交流,还会根据需要随机讨论。这样,两个老师一方面有东西可以互相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收集到关于每个孩子更全面的观察信息。

比如某幼儿园采用“观察记录预约共享”的教研形式。如果老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发现困惑的问题,可以把自己的观察记录贴在办公室的预约板上,每周五年级组的教研活动中同事们会一起讨论。

有一次,S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班开展“动物,我们的朋友”主题活动时,孩子们自发在施工区成立了“动物园”,但老师发现活动持续了一个星期后,孩子们仍然停留在用积木圈起各种动物玩偶的低层建筑中。s老师很迷茫,不知道该不该介入指导。

在讨论中,老师们表达了他们的观点。W老师认为,虽然老师主要关心的是孩子在施工区域的施工水平,但也要观察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水平。根据S先生的记录,孩子在施工时考虑了不同动物的习性,把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分开,既体现了孩子的科学认知水平,也体现了孩子在施工时的布局意识。因此,我们应该对孩子的能力进行更全面的评估。C老师认为,孩子的低水平建构可能与老师提供的材料不充分、指导不到位有关。如果加上长颈鹿等高大的动物玩偶,孩子的建筑作品可能会“向上发展”;如果老师指导孩子去动物园实地观察,孩子可能会发现他们需要为动物创造一些有趣的活动设施,这样他们就可以钻孔、爬山和涉水...Z老师提出,孩子建构内容单一可能与孩子缺乏经验和建构思路有关。提供有趣的阅读材料来支持孩子的建构可能会有所帮助。比如在图画书《德文爷爷的森林小屋》里,小屋从简单变成了复杂,越来越多的动物入住,可能是

与同事的讨论使S老师意识到在施工区域观察时有哪些信息值得注意,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分析孩子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水平,形成合适的支持策略。

此外,QQ群和微信群老师之间的分享和讨论也值得支持和鼓励。教师在对话过程中相互支持,有助于增强对观察记录分析利用的信心,体验观察记录的价值。

真正从孩子开始的教育,必须从了解孩子的发展需求开始;要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必须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只有当教师觉得观察记录有趣、有用时,才能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从而引导他们投身于观察,提高专业能力。

图形编辑/李林珍

⊙作者:吴莹莹;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文章版权属于《幼儿教育与教学》。请转发给你的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1.《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缘何依然是难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缘何依然是难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8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