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砚台是“石”之一,经历了从“研”到“砚”的漫长历史变迁。起源于中华文化源头的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和千年文化的密码,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房四宝》作为中国特有的乐器,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成为中国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它们不仅是书写工具,也是特殊的文化载体,承载着我们引以为豪的五千年文明。四宝中,砚台质地坚实,有“千古不朽”、“劫而照常存”、“万古流芳”之称,极有价值。所以古人认为“四宝砚为先”。砚是从石器时代的研磨机逐渐演变而来的,“砚、磨刀石、磨刀石”、“砚、石滑”,最初的意思是指石头的滑者。"让海滩挑石头砚台,在白蒂市找野菜."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一块战国晚期鹅卵石砚台。砚台呈圆饼状,上面没有花纹,还有一根砚棒。这是中国最早用于墨迹书写的砚台。
汉代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发达,是中国发展史上重要的黄金时期。这时,砚被广泛使用,“砚”字正式出现。汉砚多以石、陶为主,多伴有砚棒、砚。此外,玛瑙等名贵玉石也是皇室和贵族家庭的制砚材料。就砚台表面的形状而言,中国砚台可分为圆形和矩形两类,即《赞言》中所说的“薄或厚,或圆或方”。砚台上出现铭文,记录时间、文字等信息。汉代砚台的装饰非常讲究。有的砚台配有各种形状的铜砚盒,有的做成动物形状,有的镶嵌绿松石、青金石、红珊瑚等宝石。砚台盒色彩斑斓,古色古香,显示了砚台工匠高超的技艺,堪称汉代文具精品。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大分裂大动荡时期。此时,石砚和陶砚仍是主流,但出现了一些新的砚台,如安徽马鞍山地区出土的吴栋时期贵族使用的漆砂砚,以及晋武帝铸造的青铁砚和圆铜砚。随着青瓷的烧制及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瓷质砚台已经成熟,成为中国南方砚台的主要品种。青瓷砚台多为圆润饱满,中间砚厅无釉,便于墨迹研究。相应地,方形四足砚在中国北方盛行,即石砚,雕刻丰富,“刻有各种图案,极其精确”,这在中国古代砚雕艺术中是第一位的。
隋唐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字画的辉煌成就推动了文具的发展,翻开了中国砚台发展史的新篇章。这时砚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端石、夔石等特种砚台的开发利用,结束了杂石制作砚台的历史,制作砚台的趋势是专业化,促进了砚台的快速发展。广东砚、歙砚、红寺砚和程妮砚是唐代四大名砚,享誉世界。其次,随着制瓷业的大发展,瓷砚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社会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文化产品。最后,到了唐代,砚形讲究使用砚堂和池,在强调实用的基础上,出现了簸箕形砚和龟形砚等代表性的砚形。砚台的这些发展使文人更加重视,他们通过诗歌和言语欣赏各种砚台。
陈寅恪说:“中华民族的文化进化了几千年,是在赵宋两朝制造的。”宋代,砚台的形状和材料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制上看,砚台形制基本上是唐代的延续和演变,以实用为大势所趋,最显著的特点是在簸箕形砚台的基础上创造了手抄砚。底部凿空,三面触地,一面可用手深挖底部,方便出入。手书砚质轻而稳,多为长方形,实用而庄重,成为砚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砚体。在砚台材料上,产于甘肃卓尼的洮河砚遍地开花。苏轼曰:“洗洗性子,炼金炼铁。切而荣,坚而密。县,到中国。”陶砚因其石质细腻、着墨迅速而被列为贡品。它与广东砚、歙砚、程妮砚并称为“四大名墨”,受到世人的青睐。这时候,收藏、品砚之风盛行,名砚文章、砚史专著层出不穷。
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朝代,在文化艺术领域受唐宋影响较大,元朝统治者进入中原后,对文化事务并不太重视。“但他们也知道和宝砚有关。虽然没有大的开采,但是对砚池的保护还是相当有效的。袁的制度,到最后,到处都有一员大将参谋,一批驻军士兵,专门看守坑,并依法偷坑里的石头。所以元朝虽然没有太多新的生产,但是坑并没有被破坏。”就砚台制作而言,它们既继承了唐宋砚台的神韵,又增添了一些民族特色,尤其是将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精神融入砚台之中。这一时期,砚台的砚形简单粗糙,制作也不是很精细,略显粗糙。由于北方气候寒冷,底部可加热的暖砚成为这一时期的特色。
明清时期是砚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砚台丰富多样,花、树、虫、鸟、鱼、兽成为砚台的主角,砚台铭文增多,从实用性走向艺术性和收藏性;第二,砚材数量是过去最高的,石、泥、瓷、竹、木、水晶、象牙等材料不胜枚举;第三,砚雕艺术光芒四射,集雕刻、书法、绘画于一体,制砚工艺达到巅峰;第四,有许多著名的砚家,如顾二娘,他们灵活运用圆雕、浮雕等各种技法,极大地促进了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5.学者们对砚石的收集和研究越来越重视,宫廷和民间都有重要著作,如《西青砚谱》、《砚史》。除此之外,砚雕艺术还有三大流派,即广东派、徽派和海派。
清末民国时期,在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砚矿停滞不前,名砚消失,砚艺人纷纷出逃。大多数砚台造型单调,题材简单,雕刻庸俗,与清代的辉煌气势相去甚远。砚业风光不再是砚文化发展的关键时刻。砚雕大师陈端友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建国后,砚文化在空之前进入繁荣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百花齐放,百砚争美。砚台文化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型砚台材料层出不穷,产地和品种越来越多。第二,与时俱进,创新。单一的实用性发展到多元化的价值,砚雕风格取长补短,传统技法继承创新。三、砚制作人才知识、人才培养体系。名砚匠层出不穷,精品砚不断涌现。第四,当代砚台作品气势磅礴。5.中国砚文化走出国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砚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不漂亮就努力。”千百年来,砚台在岁月的长河中洗礼发展。砚台的发展史,是文人书写的千年文化史,是大国工匠打磨的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奋斗创业的千年史。挖掘和阐释砚的文化内涵,大力继承和发扬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信息
1.《砚 中国砚文化极简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砚 中国砚文化极简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97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