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特集?建跨学科的文化阐释 —— 建筑人类学?
面向跨学科的“中国问题”
—— “建筑人类学”特集组稿心路
[ 赵辰 ]
社会性下的邂逅:人类学与建筑学中的结构主义辨析
[ 潘曦 ]
作物如何塑造聚落
—— 以云南省绿春县瓦那村为例
[ 刘超群 王翊加 朱珠 ]
家先祭祀与空间变迁
—— 桂北苗瑶家屋二柱象征意义的获得
[ 赵晓梅 ]
横楼厅:闽东大厝平面形制演变中的仪式空间扩张
[ 蔡宣皓 ]
匠艺的秘密与门槛
—— 闽浙编木拱桥技术人类学研究
[ 刘妍 ]
从游牧到定居: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乡土住宅的空间形式与社会变迁
[ 梁宇舒 周凌 ]
我心向南: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建筑身份建构
[ 罗晶 柯桢楠 罗林 ]
?作品?
杨树浦六厂滨江公共空间更新—边园?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
废墟的四重态
—— 大舍新作“边园”述评
[ 张宇星 ]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 迹·建筑事务所 |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设计
[ 华黎 ]
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
| 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
悬浮弯月 长安新貌
—— 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设计
[ 玛德琳·唯斯 苏文 ]
札记?
空间的催化
—— 天津“星耀五洲”改造札记
[ 蔡新冬 陈磐 巴音布拉格 张伶伶 ]
?设计与理论
老城上空的“网”:基于数字技术的历史城区高度控制体系研究
—— 以太原府城为例
[ 沈旸 吴乐源 马骏华 周小棣 ]宅语:类型学视角下的住宅形态设计探索
[ 李振宇 卢汀滢 王达仁 ]
公共安全目标下消防站出警效率提升与空间对策研究
[ 褚冬竹 张叶青 ]
面向建筑设计的结构优化策略
[ 孟宪川 ]
合院原型在当代住宅组团中的类型分异研究
—— 以1978年以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住宅发展为例[ 孙磊 周凌 黄华青 ]
?历史与理论深圳地王大厦的国际性与中国性
—— 关于中国当代建筑史的一个案例研究[ 宋科 谢殷睿 ]内外之际与空间格局:基于空间句法的苏州汪宅空间布局研究[ 吕明扬 ]
本期重点内容
特集?建跨学科的文化阐释?——?建筑人类学?
面向跨学科的“中国问题”—— ?“建筑人类学” 特集组稿心路
赵辰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讨会与论文2019年仲秋,在南京大学举行了一次建筑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学科交叉的学术研讨会。会议以两个学科领域的年轻学者为主体,以“边域的建筑人类学:聚居、认同与变迁”为题,邀请到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系的迈克尔· 罗兰兹教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系的凯瑞·希瑞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的阮昕教授、中国社科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翁乃群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安介生教授;另外还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朱晓阳教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周凌、鲁安东教授等来自两大领域的资深学者们提供主旨报告,并作为特邀评议人参与讨论环节。受会议召集者邀请,笔者也到会做了“边缘或无边界”为题的主旨报告,以多年来从事的中国木建构研究导向的建筑文化人类学研究经历,向年轻学者们阐释了跨学科领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年轻学者的报告更是题材丰富、引人入胜,讨论环节也是生动活泼、精彩纷呈……无疑,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学术研讨会。依据笔者每年要参加众多会议的个人经验,可以中肯地评价:这是一次历年来少有的、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会议,将对中国相关学科未来的学术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
《建筑学报》执行主编黄居正敏锐地观察到这样的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特殊成果,并提出为此出版特集的设想,笔者对此提议积极响应,承担了这一组稿任务,在会议的同期,笔者就召集了几位学术中坚,开始了初步的组稿工作。此后我们的工作伴随了突发而至的整个“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抗疫成功的曙光初照之际,我们的组稿工作也有了基本成果。考虑到作为中国建筑学科专业学术期刊的《建筑学报》首次讨论“建筑人类学”的主题,作为组稿人,我认为,“建筑人类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一种跨学科的学术组合,对于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理论意义。后文中将对此项工作的学术价值作较为深入的考察与阐述,并以会议的两个显著特点“跨学科”和“中国问题”为出发点加以分析与论述。
建筑人类学,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的跨学科研究此次学术研讨会之跨学科现象,是首先易被大家关注到的。从参加者的学科背景看,建筑与人文两大学科领域几乎各占一半。尽管在中国,建筑学是十分提倡跨学科研究的学术领域,但能如此明显地由不同学科背景学者集聚而共同进行学术研讨,还是极为难得。这意味着,建筑学科背景的学者跨越到文化人类学科;而文化人类学科或者广义的人文学科背景的学者也跨入了建筑学科,针对共同关注的建筑文化课题,运用共认的术语、研究方法作对话与交流。让笔者略感吃惊的是,这一在笔者这辈看起来相对而言并不受人追捧的学术领域,已有一批年轻有为的学者突破了学科的界限共同耕耘了一段时间,以文化沙龙和网络公众号等形式,举行过不少自发的、小范围的学术交流与活动,一种有意义的跨学科学术组合正在悄然成长。而这次在南京大学的活动是基于此现象而言最有规模和更为正式的学术会议,也是全面地向社会展示这一跨学科学术组合和研究领域的一次绝好机会。
在中国,建筑学科背景的学者向人类学的跨越很早就已出现,这一主题的研究及相关论述在建筑学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常青院士早在1990年代初就已专文论述,并在此后有过大量的相关命题的研究。常青及其相关团队成员是国内以此为鲜明研究主题最重要的学者群。自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学科领域不断出现与人文学科多方位交叉的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的研究成果,文化人类学就是被融合得相对明显的人文学科之一;相应地如历史地理、人文地理、社会空间、环境行为等领域,我们也能看到不少涉及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场所性、行为学、民俗学、文化属性等主题的研究成果。随后我们又能看到如刘东洋先生这般,在大学接受的专业训练就横跨了建筑学和文化人类学两学科的学者。显然,以此为明确主题的学术研究,在中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这次研讨会的跨学科现象,体现了人文学科背景学者可以与建筑学者共同讨论建筑文化课题,建筑学专业学术刊物也出现了人文学科背景学者针对建筑文化的优秀研究成果,这才是此次工作严格意义上给中国建筑文化领域带来的新兴学术现象。简单地讲,是人文学科的学者跨入了建筑学科,并成为建筑学科学术研讨会的“座上宾”。以笔者的专业学术之视角,更感兴趣的恰恰是人文学科背景的学者们,以典型的文化人类学视角、观念和方法探讨建筑课题,得出的研究结论完全出乎建筑学科所谓专业的“预设”。这种学术性的突破正是跨学科的意义所在,所谓建筑人类学的跨学科,在笔者看来应该突破的正是传统建筑学的“桎梏”。或者说,是去除了建筑学原本看似高深莫测的“艺术性”“专业性”,进入了广义的人文学科领域。
笔者希望读者更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对建筑文化问题进行跨学科的学术研究现象,在国际学术领域更早出现,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为重要的学术发展总趋势,这在笔者以往的讲课和论述文字之中一般以“建筑文化观念变革”为命题来介绍。这一趋势可以描述为,自1950年代至1960、1970年代期间,伴随着现代主义建筑与文化在全球的巨大成功,建筑学对自身的学术体系进行了深刻反省,逐步突破了以往以西方“古典主义”美学观念为代表的狭窄的历史与理论体系,走向了一种“宏大”的或者称之为“全面”的建筑观念。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以原本不被纳入建筑艺术标准的“民居研究”为倾向的,同时也明显地表现为对城镇、工程、聚落、环境、景观等领域展开的研究。事实上,我们不应该将这种“全面”建筑观的理论发展趋势,仅理解为这些研究对象所定义的不同专题领域,而应该更准确地理解到这种新的建筑观是对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逐步形成的以欧洲古典建筑为代表的狭窄形式理论和相应的艺术史体系,有了全面的突破。这种突破,在学术体系上包含了研究对象、思想方法、美学规范等各个方面。这种“全面”建筑观带来的自然就是大规模的学科跨越和交叉,事实上这种全新的建筑观念并不限定跨越建筑学之后所进入的学科领域。所谓“文化人类学”,则是必然要涉入的学科领域而已。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建筑人类学”就是以建筑作为社会发展的文化现象来研究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建筑人类学,中国问题作为跨学科研究的聚焦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另一个特点是,会议研讨的各种专题都聚焦在“中国问题”之上。
事实上,早在一百年前胡适先生就提出了著名的关于“问题”与“主义”之辨,为中国学术界作了有益的警示,当我们在引介、吸收西方先进学术研究的思想方法时,都必须面对这一命题。他告诫我们应该更多地以解决中国社会问题为导向,不应该仅满足于从国际上引进所谓先进的学术研究思想方法,也不必过度纠结于对引进的不同思想方法作对错、高下“学理”之争论。以此我们可以来判断,将“建筑人类学”作为一种先进的跨学科之研究思想方法,如果我们未能用之针对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也终将失去其学术价值和生命力。笔者也一直将之理解为自己的中国建筑学术研究的基本主张:作为中国的学者,研究的思想方法应该尽可能地国际化、时代化,但研究的问题必须是中国的,有针对性的。
十分欣慰的是,这次研讨会的课题显示出学术视野的国际化和学科的充分交叉,而针对的问题恰恰都是明显的“中国化”。会议发表论文的主题,基本都聚焦在中国传统或当下社会发展中的建筑文化问题,如民居、营造、乡村、地域、文化遗产、聚落形态、文化景观、社会空间、社区营造等,皆为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中国问题”。此现象向我们展示了以“建筑人类学”为跨学科学术组合的年轻学者们,接受的先进学术理论有其清晰的研究问题导向,也有自身文化目的性的价值取向。在笔者看来,这将为他们共同开拓的新兴研究领域提供纯正的原始动力,如同被注入了优质的生命基因。
同时,“中国问题”正是导致真正跨学科研究的必然需求。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学术命题,笔者在此加以简述,意在拓展中国建筑学界的学术视野。
近代以来的中国学术界,已经习惯于以接受西方的先进学术理论来诠释“中国问题”,如伊东忠太、梁思成、刘敦桢等先生为我们建立的“中国建筑历史”就是这样的成果。实际上,其他的冠以“中国”的专门学问亦大多如此。20世纪初以梁启超为首的学者大力提倡的“新史学”与“新学”,开始了这一筚路蓝缕的历程,而1949年之后,民族学术事业得到大力发展,才逐步形成了整个学术领域的各个“中国”学科体系。这些体系基本都是以从西方引进的专业学科分类,并依照中国文明发展史的文献梳理和实证,整理出相关的专业知识,阶段性地归纳为自成体系的学科框架,相应地就有了各种“新学”体系的“史”,诸如“中国经济史”“中国农业史”“中国交通史”“中国文学史”“中国艺术史”“中国哲学史”等,这已经成为我们今天赖以在大学里授课的“中国”学问之主体了。然而,这些冠以“中国”的学问,都存在着一些学理上的基本疑点。首先,其学术框架的价值观、方法论都受到写这些“史”作者所接受的西方学术体系之局限,其中必然有时代的、地缘的,甚至是个人的因素。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受到需要突破、重新诠释的挑战。然而,笔者需在此进一步指出的是,以西方学术的分类体系,即所谓的“百科全书”体系,已经成为今天全球大学学科分类体系的基础,但是,这一体系与中国的文明传统并不一致。中国自身数千年的文明传统也存在一套分类体系,是以官方和皇家的“类书”为代表的。梁从诫先生曾经对此有过很深入的论述,只是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这意味着,真正中国特有的一些学问,是难以用西方学术体系分类来清晰地界定的。比较典型的,就如中医、功夫、风水等领域,看似都能归类于某一专业,但同时必然与其他专业也相关联。笔者以为,“园林”也属于这种典型意义的类型。其实,此问题也可以非常通俗地来解释,当我们面对古代学者时,经常根据其成就,以今天的学科分类之专业来定义他们,其实是与真实的社会历史状况不一致的。最为典型的是苏东坡这样的“文人士大夫”,毫无疑问地被冠以“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作家”,还可以被冠以“旅行家”“美食家”等,笔者以为将之再冠以“造园家”也未尝不可。这与苏东坡和宋代的历史状况无关,但是与我们当代研究苏东坡时所借用的西方学术分类体系有关。于是,苏东坡研究应该以哪个专业为准呢?结论也非常简单,必须是跨学科的。
以此,我们应该认识到,面对中国的建筑文化深层次问题,今天既然已经有如此多的学科分类,不跨越学科,是难以进取的。第一代专业学者为我们建立的“中国”学问,大多是以遵循西方学科分类而梳理归纳成的专业基础内容,是与国际学术体系得以接轨的专业“中国”学问之奠基,今天面对新的世界和已经得到大力发展的中国文化,需要我们做大量的重新诠释工作,来加深与开拓“中国”学问。这也必然要求我们跨越已有的专业学科之界限,正如张光直先生为此明确指出过的:“不是专业而是通业”。
笔者欣喜地看到,“建筑人类学”所跨越学科的意义,正是在于具有清晰的学术目的和学术理性的新领域与新组合。?特集此次特集的组稿,以研讨会期间发表的优秀论文为主,集中反映出近些年来在此领域内活跃着的中青年学者比较完整的高水准研究成果。根据研讨会版块划分为:
第一部分:“聚居与认同”。梁宇舒、周凌,“从游牧到定居: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乡土住宅的空间形式与社会变迁”,是对游牧和农耕边缘区域不同人居行为的重新验证;刘超群、王翊加、朱珠,“作物如何塑造聚落—以云南省绿春县瓦那村为例”,论证了聚落形态可以由作物和农耕的过程来塑造;齐晓瑾,“一座建筑和它根植的土地”,诠释了民间公共建筑之象征性与地域风土意义。
第二部分:“建构与呈现”。赵晓梅,“家先祭祀与空间变迁—桂北苗瑶家屋二柱象征意义的获得”,通过对苗瑶民居中木构立柱的象征意义分析,展现了营造本身的神圣空间价值;张力智,“中国南方汉地民居的3种原型及其人类学意义”,试图以人类学的方法归纳中国南方民居中3种原型的可能;巨浪、宗喀·漾正冈布,“火塘衰落与客厅兴起:嘉绒家屋中神圣空间的分化现象探析”,以火塘传统的演变,深入论证了藏族家屋的神圣空间之分化;蔡宣皓,“横楼厅:闽东大厝形制演变中的仪式空间扩张”,专述了闽东民居中礼仪性空间的空间扩张模式与营造逻辑的关系;刘妍,“行业‘秘密’如何传承与传播—闽浙编木拱桥技术人类学研究”,将闽浙编木拱桥营造技艺的守成和传播,进行了深入的人类学意义的考察。
第三部分:“边域与逾越”。罗晶、柯桢楠、罗林,“我心向南: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建筑身份建构”,论述了中国建筑文化在南洋面临的建筑身份的重新定义。
鉴于首次“建筑人类学”特集,方便年轻学者全面了解这一领域的状况和内在学理,我们在原有会议的优秀论文基础之上,再特别选择出若干理论性的论文,并归类为“本体论”:此部分有黄华青,“空间作为能动者:基于‘空间志’的当代乡村变迁观察”,对当代乡村的变迁进行了空间能动性的论述,验证了当代人类学“空间志”理论之应用;潘曦的“社会性下的邂逅:人类学与建筑学中的结构主义辨析”,则为我们论证了建筑界相对比较熟悉的“结构主义”与文化人类学理论的内在关系;另外还有唐敏的“孰之场域?孟买达拉维街道地方性的‘自构’与‘被构’”。由于《建筑学报》期刊的出版篇幅和考虑不同兴趣读者阅读之方便,将分两期刊出。
希望跨越2期的12篇论文,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向读者展示“建筑人类学”这一主题在中国的研究成果。但同时我们也认为,这仅反映了一小部分中青年学者跨学科学术组合的探索,是非常局部的现象与成果,不可能全面地展现当下正在大规模发展中的“建筑人类学”之成就。我们希望通过特集,引发对“建筑人类学”更大规模的研究和更深入的探索;尤其期待针对“中国问题”而展开的更多跨越学科的研究课题与成果。
作品
?杨树浦六厂滨江公共空间更新——边园?设计单位?/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师?/ 柳亦春
地点 / 上海杨浦设计 / 2018年 / 竣工 / 2019年
▲ 跨越码头与防汛墙缝隙的坡道▲ 墙外的旱冰场与江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设计单位?/ 迹 · 建筑事务所
建筑师?/ 华黎
地点 / 福建宁德设计 / 2019年 / 竣工 / 2019 年
▲ 书店全景▲ 楼板与夯土墙之间的缝隙
?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设计单位?/ gmp · 冯 · 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建筑师?/ 曼哈德·冯·格康 尼古劳斯·格茨 玛德琳·唯斯
地点 / 西安浐灞生态区设计 / 2017-2019年 / 竣工 / 2020年
▲ 东南向鸟瞰▲ 立面夜景
?天津“星耀五洲”改造?设计单位?/ 天作建筑
建筑师?/?张伶伶? 蔡新冬? 陈磐? 巴音布拉格? 钟兆康
地点 / 天津津南设计 / 2018年 / 竣工 / 2020年
▲ 五洲广场东北向鸟瞰▲ 五彩门夜景:转折延展的建筑形态
点击链接或页面下方“阅读原文”即刻购买本期杂志。
购买纸刊,请前往建筑学报官方淘宝?jianzhuxuebao.taobao.com
进入【《建筑学报》杂志社】官方淘宝店,请复制这条信息¥1O97YaoBI11¥后打开手淘
进入【《建筑学报》杂志社】官方微店,请点击《建筑学报》微店链接。
建筑学报本期微信编辑:赵朴真
1.《建筑学报 新刊要览 | 《建筑学报》2020年06期(总第620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建筑学报 新刊要览 | 《建筑学报》2020年06期(总第620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7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