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八年二月初,朱棣亲率五十余万大军征讨鞑靼。五十万大军深入草原腹地,引起鞑靼君臣的惶恐。明朝内阁大臣金幼孜曾写过一首朱棣北征的诗《过禽胡山》,足见当时明朝军队的士气:六师严号令,车骑肃前征。塞月云中暗,胡尘雨后清。沙鸡随箭落,野马近人惊。咫尺闻天语,常依御辇行。
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本雅失里闻大军出塞,甚恐,欲同阿鲁台西走,阿鲁台不从。众遂乱,互相贼杀。本雅失里西奔,阿鲁台东奔,余部落亦离散”。本雅失里想向西逃窜,阿鲁台肯定不会同意。阿鲁台发迹于蒙古高原的东方,经过十几年的经营,控制东蒙古,又慑服兀良哈三卫,他的权力根基在东部,如果西奔,无意义离开老巢,丧失争霸资本。本雅失里能登上汗位,完全在于阿鲁台的支持,当然他的王权也被阿鲁台制约。之所以西奔,不排除本雅失里想要借机摆脱阿鲁台的控制。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分裂给了明军各个击破的机会。朱棣以千余精骑径冲阿鲁台军阵,蒙古军大败,阿鲁台携家属逃跑。永乐八年的这一次明军北征,导致了东部蒙古的再次分裂,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分道扬镳。
永乐十年,瓦剌太师马哈木杀死了本雅失里,并夺走了元朝历代国玺。战场失败的阿鲁台决定向明朝称臣。永乐十一年秋七月,明朝封阿鲁台为和宁王,封他母亲为和宁王太夫人,妻子为和宁王夫人。鞑靼与明朝关系暂时缓和下来,阿鲁台依附明朝而自立,然而双方的冲突并未就此结束。
瓦剌人杀了本雅失里,夺得传国玉玺,又抬出一个所谓的本雅失里的弟弟答里巴为大汗,很明显是在于鞑靼争夺蒙古正统地位。如果阿鲁台坐视马哈木拥立新汗,就等于将蒙古正统拱手让给瓦剌。阿鲁台必须要坚称答里巴是伪汗,马哈木操纵下的汗庭是伪政权,他要自己拥立一个血统上更纯正的“黄金家族”后裔。很快,阿鲁台就拥立了所谓的鬼力赤汗的儿子阿台汗。阿鲁台控制的鞑靼与马哈木控制的鞑靼,正面交锋已然成了定局,战争一触即发。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开平守将郭亮向朝廷报告,“马哈木等军至饮马河,声言袭阿鲁台,实欲寇边”。不久,阿鲁台也明廷呈上了相似的情报,“瓦剌将奥鲁已渡饮马河,至哈刺莽来,扬言袭己。因而欲窥开平、兴和、大同。”元气未复的阿鲁台此番被瓦剌打得大败,而谨慎保持实力的大明也并未援助阿鲁台。
永乐十二年三月,朱棣再次御驾亲征,率大军五十万,征讨瓦剌马哈木。六月,明军主力进至忽兰忽失温,瓦剌军3万余人迎战。朱棣亲率精骑重创瓦剌军,马哈木等人仓皇逃走。忽兰忽失温之役虽然沉重打击了瓦剌人,但瓦剌对鞑靼必是除之后快。永乐十三年春,马哈木等向明朝廷贡马谢罪,言辞非常恭顺。朱棣说:“我们不要和瓦剌人一般见识。”所以接受了他们所献之物,让他们的使者去馆驿歇息。
永乐十三年,瓦剌大军再一次向东蒙古发起攻击,此次战役,明朝廷对于阿鲁台给与了一定的支持。永乐十四年,瓦剌与阿鲁台大战,马哈木败走。过了不久,马哈木就死了。马哈木一死,东西蒙古强弱态势又发生变化。东蒙古居于优势,控制兀良哈三卫,并而影响女真诸部。这期间,瓦剌的实权落入贤义王太平之手。然而,东西蒙古的攻伐战争并不停歇。
永乐二十一年,阿鲁台再次率部滋扰明朝边境,朱棣闻悉后决定再次亲征。明军八月初出征,九月上旬,明军到达沙城时,阿鲁台的部下阿失贴木儿率部投降明军,并得知阿鲁台被瓦剌打败,其部已溃散,明军暂时驻扎不前。十月,明军继续北上,在黄河以北击败鞑靼西部的军队,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众来降明,朱棣随即封也先土干为忠勇王,朱棣赐名金忠,余者皆有赏。十一月,明军班师回京。
永乐二十二年,脱欢杀死太平和把秃李罗,成为瓦剌最有权势的权臣,而后又捧出一个元朝皇室后裔奉脱脱不花为汗,号令蒙古。阿鲁台在多种力量角逐的复杂格局中处于被动地位,既不容于明朝,又面临瓦剌紧逼。
朱棣连续征伐阿鲁台,使其遭受重创。这一时期,瓦剌马哈木子脱欢袭爵顺宁王,势力又强大起来。永乐二十二年正月,鞑靼阿鲁台再次扰袭大同等地。朱棣见其一次次的挑衅,决定将其彻底除之,于是第五次亲征开始。朱棣调集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5都司之兵于京师和宣府待命。四月三日,以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为中军;武安侯郑亨、保定侯盂瑛为左哨,阳武侯薛禄、新宁伯谭忠为右哨;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为左掖,成山侯王通、兴安伯徐亨为右掖;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为前锋,出兵北征。二十五日,进至隰宁,获悉阿鲁台逃往答兰纳木儿河,明成祖令全军急速追击。六月十七日,进至答兰纳木儿河,周围300余里不见阿鲁台部踪影,遂下令班师。就在明军征伐阿鲁台期间,瓦剌也乘火打劫,在克鲁伦河大败阿鲁台。
七月十八日,朱棣在第五次北伐回京途中病死于榆木川。
1.《阿鲁台 历史故事——朱棣第五次北伐病逝归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阿鲁台 历史故事——朱棣第五次北伐病逝归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7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