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文化部部长、国家艺术基金会主席蔡武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他说,中国的文化自信有三个来源,四个特点。增强文化自信,必须把握四个问题。

▲蔡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程琦/照片

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必须培养全民健康的文化心理,恢复和加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传播当代中国文化创新中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时代精神的成果,立足祖国,面向世界,努力使我们的文化自信呈现出“自信而不骄傲,骄傲而不自满,自尊而不骄傲”的新格局。

文化自信起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刻的作用,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文化和精神支撑。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国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精神特征和本质的总体判断,是坚持尊重、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国文化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一个

文化自信有三个来源

第一个源头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延续了五千年,是融入了民族血脉,成为民族灵魂和基因的传统。“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学家、艺术家和丰富的文化经典……”毛泽东开始从中华文明和文化传统出发,探讨中国革命的命运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第二个源头是近代中国形成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和优良传统,当时中华民族贫弱,无数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伟大斗争中。这是中国文化中非常丰富的新篇章和传统。

第三个源头是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后20至30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包括艰难曲折的探索、挫折和错误,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形成、丰富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说到文化自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我认为后两个来源也很重要,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更重要,它们是我们自信的重要来源。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2

文化自信的四个特征

首先,我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充满信心。中国历史和无数经典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人生智慧、政治智慧、丰富的历史经验、治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价值观等独特符号。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思想和智慧一旦被各国人民所理解,就会受到由衷的赞美,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珍惜他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不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大智慧,也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道德准则,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认可。再比如,中国文化崇尚和谐文化,提倡培养人的诚实、守信、慷慨、庄重、谦逊、温柔等品质,从而实现“和为贵”。首先,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载体所固有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思想和中国价值观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之上的。

第二,对中国文化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充满信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国文化主张“民仅为国,而为国”,强调“民为贵,国次之,君最小”。当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时,首先要明白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化也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比如我们说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什么,从何而来?传统文化其实来源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民俗风情。“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风就是时尚,时尚,传播快,变化快,一时流行起来;庸俗是在风的基础上沉淀下来的,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这是传统文化。

文化创造源于人民,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分享。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目标”,“坚信党的根本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的必然结论。文化的创造是集体智慧的产物。文化的继承、发扬、复兴,还是要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团结奋斗。“团结振兴中华”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离不开与人民同命运的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他们是中国精神和智慧的典型代表,以其创造性劳动为文化的创造和传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先贤们把这种创造性的工作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众生立命,为圣人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加,文化自信心显著增强,为稳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图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第三,对中国文化的创新充满信心。创新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之源。古人说“周朝虽旧国,命革”,说“天天新,天天新,又新”。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都是在历史演变的长河中不断变化,在各种文化的交流、对抗、交融中不断发展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的原则,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适应并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实践。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包括中国在空前40年发生的改革开放,这是决定中国命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选择。改革就是去旧迎新。改革使中国社会充满活力,使中国文化更加辉煌。

第四,对中国文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显著特征充满信心。就中国文化本身而言,是一种“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鲜明的民族。但中国民族文化不是民族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民族文化逐渐融合形成的主导文化。不同地域的兄弟相互迁移、融合、交融,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辉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体现在它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大格局中。正是在历史上广泛而深刻的文化交流、交流和对抗中,中国文化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和改造了外来文化,丰富了自己。同时,我们也明确了文化的民族特色是因为比较而存在的,比较越多,我们就越能展示自己,所以要坚持与其他文化交流。文化的民族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与其他多元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一些因素会凸显出来,而另一些因素会逐渐淡化甚至消失,从而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文化特征。这也是文化发展的规律。

要增强文化自信,必须把握好四个问题

一是要分清精华与糟粕,坚持抛弃与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是所有过去存在的文化都可以称为“传统文化”。我们今天说的“传统文化”,应该是指过去的主流文化,它流传已久,被大多数人广泛认同,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还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社会基础的变化,曾经正确的文化观念在今天可能已经不正确,或者只是部分正确。例如,中国传统中的“孝”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基础。然而,孝道具有时代特征,其内涵和孝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当代社会,“父母不远行”、“埋葬孩子,服侍母亲”的观念和方式已经过时。因此,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善于区分精华与糟粕,正确认识现象与本质,区分主流与支流,整体与局部,区分普遍性与特殊性。“挑好的跟着做,改坏的”。

▲广东省佛山市群众手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图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第二,要警惕两个极端。一是自晚清以来,在中华民族贫弱、受外力欺凌的历史背景下,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尤其是文化精英中出现了极端的文化自卑和虚无主义思想,导致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本土文化的全盘否定。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在世界范围内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竞争和角逐,历史虚无主义渗透并影响着文化领域,对增强文化自信构成威胁,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另一个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胜利以来一些人的文化自负。这也是我们要高度警惕的问题。为了培养全民健康的文化心理,必须恢复和加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在这种文化心理的滋养下,我们的文化自信将呈现出“自信而不自负,骄傲而不自满,自尊而不骄傲”的新格局,我们的文化将成为对世界影响更大的伟大文化。

第三,在坚持中国文化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和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即“美中之美,美与美共享”。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当代中国不再扮演旧中国这样一个小角色,它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无足轻重,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中没有发言权,而是自信地以自身建设的巨大成就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虽然我们在世界舞台上提出了中国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但我们不是要输出自己的模式和促进中国的道路,也不是要与任何其他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也不是要在中国的道路上开一个新的炉灶,建立另一个国际秩序体系。我们坚持《联合国宪章》精神,倡导建立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这就决定了在坚持中国文化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同时,要以“美之美,美与美共享”的理念,寻求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共同点。

当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时,他特别强调“旅途也是为了大众。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和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我们应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主席的深刻论述,把握思想的本质。关注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不仅有助于外界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和了解中国,也有助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处理国际事务,解决国际争端,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因此,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必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适应当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方式加以弘扬,弘扬超越时代空、超越国家、充满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播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成果,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立足国家,面向世界。”找到中国与世界的共鸣点,阐述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创造新的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要坚持实践第一,艰苦奋斗第一。这既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又要首先强调实际工作。我们不活在古代,我们活在过去,修行永远在前进。文化繁荣,在我看来,有两个任务。一是推动当代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发明、创造和创新,使其迅速成为引领人们建设美好生活的文化灯塔;第二,下大力气让它中国化、现代化、大众化。没有这种实践和创新,所谓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只是博物馆里的文物。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坚持,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和大众化,以实现真正的坚持。文化传承繁荣的关键在于实际工作。“幸福是一场斗争”。有一首歌词“樱桃好喝,树难种,花不努力不能开,幸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社会主义不能等”,很简单很深刻。今天我们谈文化自信,首先要有文化自觉,这不仅仅是一种理解,更是要对历史负责,跳下来学习,“挽起袖子努力”,创新发展。曾经有一句话,“不做,就根本没有马克思主义”。强调这一点,在目前具有非常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综合编辑:文化龙岩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学习时报

1.《文化自信的来源 中国文化自信的三个来源和四个特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化自信的来源 中国文化自信的三个来源和四个特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73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