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战争史上,攻城战是一种艰难的战斗方式。回顾历史上几次重要的攻城战,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的形势。

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战役

15世纪中叶是伊斯兰世界的全盛时期,而欧洲基督教世界处于瓦解状态。刚刚即位的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决心完成父亲莫德拉二世未竟的心愿,攻占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1452年3月,穆罕默德二世派兵5000人,在君士坦丁堡以北不远处建立罗米格纳-海萨要塞,当时希腊人称之为“割颈要塞”,切断了君士坦丁堡与黑海港口的一切联系,切断了东罗马首都从乌克兰的食物来源。1453年4月5日,穆罕默德二世率领一支15万士兵的军队来到君士坦丁堡,开始进攻这座城市。经过54天的激战,穆罕默德二世在两次受挫后终于在5月29日攻入该城,血洗东罗马帝国首都。东罗马君士坦丁皇帝去世。

君士坦丁堡陷落的主要原因是守城部队太少,能打仗的士兵只有8000人,其中一部分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地的志愿军。另一个原因是基督教世界的分裂和衰弱,属于自己文明圈的君士坦丁堡从废墟中被围困。原本预计由教皇派遣的舰队和匈牙利军队没有前来增援,君士坦丁堡守军一直在没有任何外部支持和补充的情况下独自作战。穆罕默德二世采用分化的方法,承认希腊东正教是正宗的基督教,而希腊人宁愿牺牲政治独立也不愿牺牲宗教仇恨,从而削弱了基督教世界的力量。军事因素是当时土耳其军队的体制、训练、战术都远远优于东罗马帝国。特别是,土耳其军队有一支炮兵部队。在围攻中,土耳其军队有12个“炮兵”连和14个“小炮兵”连。就像克里托·布拉斯在《剑桥中间史》中曾经说过的那样:“决定一切的是大炮。”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上,后世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是一个偶然的因素导致了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分为内墙和外墙,中间是“空场”。君士坦丁堡皇帝为了保命,下令把内墙下的城门全部锁上,让守军坚守,因为撤退时土耳其军队会趁机进攻城门,潜入城中。土耳其军队的主要进攻方向是提亚多西斯的三面城墙。所谓“空场”就是在这三堵墙和围绕Tik farsi Lai宫和Branziern宫的墙之间。第三面墙上有一扇叫“竞技场门”的小门,是开着的,但没人看管。突破前两堵墙的土耳其士兵蜂拥而入,进入“空场。从侧翼,守军发现后,迅速切断了土耳其军队的退路,重新关闭了“竞技场门”。而闯入的土耳其士兵则逃到圣罗曼拉斯门,从侧面袭击驻军,恰逢穆罕默德二世发动第五次攻势,进入“空战场”。君士坦丁堡皇帝碰巧到达,在战斗后不久被杀。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可能不值得人们回忆。然而,穆罕默德二世手下一位名叫查冈的将军在围城两次受挫后的一次军事会议上发言,可能让人感触颇深:

“陛下!你知道意大利是局部分裂的,所有法兰克国家整体都是一样的。因此,这些异教徒不可能联合起来反对我们。基督徒永远不会团结。经过他们之间的长期斗争,他们将缔结一项和平条约,但这种和平永远不会持久。即使他们受同盟条约约束,也无法阻止对方争夺领土。是他们互相猜疑。毫无疑问,他们想得更多,说得更多,解释得更多,但最终他们做得很少。当他们决定做什么时,他们总是在开始行动之前浪费太多时间。假设他们已经在做一件事,他们永远无法坚持下去,因为他们必须无休止地争论如何去做。所以,陛下!不要放弃希望,请立即下令,让我们继续进攻这座城市。”

今天的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只不过是与500多年前的一个反转,真正让人感受到了世界的沧桑和轮回。

旅顺之围

1904年2月初,日俄战争爆发。战争初期,日本海军通过偷袭、海战、封锁、布雷等手段,成功地将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封锁在旅顺港。5月5日,日军敖包柱指挥日军第二军在旅顺以北狭小的锦州地峡七子窝地区登陆,切断了旅顺俄军与锦州以北克鲁泡特金部的联系,从北面包围旅顺。为了夺取旅顺口,日本组建了第三集团军,由乃木希典将军指挥。从6月底开始,日军集中兵力进攻旅顺周边的大孤山、小孤山等俄军设防阵地,并以巨大伤亡拿下了这些据点。8月中旬,俄军拒绝日军投降后,日军开始总攻。8月19日至次年1月2日,日军发动三次总攻击,前两次失败,第三次成功,迫使俄军投降。

日军围攻旅顺取得最后胜利有几个关键因素。首先,它通过海战迅速取得了制海权,将俄军舰队封锁在港口,保证了自己的军队在选定的目标登陆;其次,成功切断了旅顺驻军与北方俄军克鲁泡特金部的联系,在沙河战役中击败布克,迫使其向北撤退,使旅顺驻军陷于孤立和绝望。第三,第三次总攻的目标选择相当正确。日军以死伤11000人的惨重代价拿下了至关重要的203米高地,在高地架设野战炮,击沉了停泊在港口的所有俄军舰队,摧毁了守军的抵抗意志。此外,俄军脆弱而漫长的西伯利亚运输线以及俄军指挥官康德拉滕科的死亡也是俄军战败的原因之一。特别是俄军从当地基地到作战区有5500多英里,而日本有一条轻型海上航线和一条靠近朝鲜的陆上航线。日本利用接近自己基地的优势,把俄罗斯的绝对军事优势变成战场上的相对劣势。

在这场战争中,11万日本人被杀或受伤,仅在上次围攻中就有57,178人被杀或失踪,31,306人被杀或失踪,24,359人被俄罗斯军队抓获。

日军伤亡惨重的主要原因是日军战术教程完全按照德军编制,而马克沁机枪刚刚“上市”,72门由旅顺俄军装备。日军冲锋时仍按传统处理单发枪密集队形,从而成为近代军事史上第一个机枪实验的牺牲品。一位派往远东的英国军事观察员在给军事当局的报告中写道:当机枪架设在战壕上时,骑兵唯一能做的就是为步兵做饭。此外,守军使用迫击炮和探照灯也是造成日军伤亡率极高的一个因素。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春,在莫斯科城下受挫的德军发起新的攻势。德军统帅部计划占领南线高加索油田,占领伏尔加河上的斯大林格勒,然后北上,从背后绕道莫斯科。苏联最高统帅部误判德军仍会从中间直捣莫斯科,于是一方面在莫斯科附近的布良斯克地区部署了属于战略预备队的第5坦克集团军,另一方面又命令南线的4支乌克兰集团军在5月初主动发动哈尔科夫战役。苏军的进攻正是德军想要的,不到一个月,德军就乘着诱惑彻底歼灭了哈尔科夫的四个苏军团。随后,德军南线的几个集团军趁原计划发动攻势。

6月30日,这场战斗的悲剧主角,由鲍罗斯指挥的德军精锐第6军,迅速跃入比尔戈罗德和弗加斯克之间,与坦克名将霍斯指挥的第4装甲军形成了交替掩护,向斯大林格勒进军。本来,这两个集团军可以赢得斯大林格勒,但为时已晚,无法设防,但7月17日,XTL突然改变主意,命令霍斯集团南下帮助进攻高加索的克雷斯特第一装甲军渡过顿河。结果由于道路拥挤造成混乱,耽误了后者过河。7月30日,XTL再次改变主意,认为要永久占领高加索油田,有必要在北部设置掩护屏障,于是命令霍斯集团北上,帮助鲍罗斯攻占斯大林格勒。霍斯来回折腾的时候,鲍罗斯在北方,苏军加强了斯大林格勒战线的防御。

8月9日,霍斯集团被迫占据斯大林格勒东南部的防御阵地,但鲍罗斯在北部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并在消灭其外围据点后包围了该城。9月10日,崔可夫将军接管了苏联第62军的指挥权,并负责该城的重任。接下来的两个月,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一条街一条街,一栋栋房子,一层楼一层楼的互相争夺。德国人一度眼看就要胜利了,但最后还是被苏军顽强抵抗。

在斯大林格勒激战的时候,7月初在中亚建立起来的庞大的苏联预备队已经逐渐进入反攻前线。从11月19日起,苏联瓦丁部在北部和南部的埃雷门科部发动了强大的攻势。两支苏军在鲍罗斯部的深远后方与卡拉奇会师,22万德军陷入重围。

面对包围圈,德国总参谋长力劝立即突围,但由于戈林确实保证空军队能够维持鲍的给养,否定了突围的想法,决定由曼施坦因组建“顿河军”来援救。曼施坦因的救援行动在距离被围困的德军25公里的阿克赛河北岸被苏军顽强抵抗而停止。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努力,德军第六军全军覆没。1943年1月31日,鲍罗斯手下24名将军被俘,9万多名士兵被俘。

斯大林格勒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意义不用说了。就战略而言,XTL在军事目标和经济目标之间一直犯着最大的犹豫和相互干涉的错误,以至于没有充分利用斯大林的误判,使哈尔科夫惨败。战场态势方面,最有意思的是斯大林放错地方的第五坦克军在德军进攻时被推到北方,什么也没干。然而,随着德军深入敌后,战线拉长,好事变成坏事,威胁到鲍罗斯第六军的后方和周围的胜利,这充满了戏剧性。就指挥而言,XTL来回折腾霍斯,顽固地不信任苏联战略预备队向斯大林格勒进发的信息,信任戈林并拒绝必要的撤退等等,最终导致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崩溃。

1.《攻城战 历史上经典的攻城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攻城战 历史上经典的攻城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762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