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很早就掌握了陶瓷技术,但不想将其引入洁具的发展。只是到了近代,随着洋货的进入,中国人对卫生间的习惯发生了改变。
秦汉以来,中国家庭必备的厕所工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马桶,在放置马桶的房间前部有帘子或屏风,称为马桶胡同,也就是现代话中的马桶。为了体现身份,马桶的设计非常优雅,比如皇家太师椅,马桶两侧还刻有显示身份的凤凰仪。洗澡时一直用木桶,放入适当的温水浸泡。还有一种洗澡设备是一边洗地板一边加热的——铁锅,用木柴在锅下生火,保证热水温度。到现在,一些偏远地区还在使用这些古老的洗澡方法。
到明朝中后期,大澡堂的兴起成为人们洗澡的另一种形式。作为一个受欢迎的洗浴场所,人们更注重它的方便、舒适和娱乐,所以它一直保留到现在。南京中华门外,据说有明朝以来一直保存的澡堂,三山街的三山池等。,是中国卫浴文化的缩影,也证明了中国人的卫生习惯。南京有句老话“皮肤早上泡在水里,晚上泡在水里”。
近代中国的自闭封锁是外国船只和枪炮打开的,也是中国人向世界睁开眼睛的时候。解放初期,外国使馆从本国进口卫生设备,这些外国产品也被中国人使用。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至今仍保留着当时进口卫生洁具的遗存。在南京中山陵纪念馆的梅灵宫,还有一个当时在欧洲非常流行的裙式浴缸,它的起源来自美国的标准。应该说解放前后,是中国现代卫浴文化的开端。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国外卫生洁具产品进入,带动了中国卫生洁具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卫浴市场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美标、科勒、东陶等国际品牌在2000年前进入中国。锁定沿海开放村,目标市场直接切入高档酒店、写字楼、高档住宅。国外品牌生活在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两个品牌阵营基本不互相入侵。国产品牌完全没有意识到危机的逼近,而国外品牌则经历了利润和回报率最高的黄金时期。
第二阶段
从2000年到2005年,外国品牌开始进军中国广阔的内陆一级和二级市场。目标是指中高端卫浴市场,逐渐接近国内企业的市场领域。此时国外品牌仍然占据着80%以上的中高档市场份额,而低档市场份额被国内3000家企业瓜分,全国的国外卫浴品牌尚未诞生。
第三阶段
2005年后,外国品牌继续扩大中国市场。拓宽生产线,覆盖高、中、低档市场,开始触及国产品牌的核心利益,甚至一些县级市场随处可见科勒和美标的广告牌。与此同时,国内卫浴品牌也加快了发展,出现了以箭牌、法恩扎、惠达、四维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卫浴品牌。卫浴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外品牌与国外品牌之间的市场利益竞争逐渐加剧。
可见中国卫浴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卫生洁具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具有工艺性、可用性、观赏性、节能性的卫生洁具产品层出不穷,使中国卫生洁具舞台丰富多彩。
1.《卫浴行业 中国卫浴行业发展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卫浴行业 中国卫浴行业发展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80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