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礼始于春秋,诗经中有记载“随车而来,随贿而动”

“嫁妆”,即新娘嫁给女儿时娘家给的财产,也叫“嫁妆”、“棺材”、“婚姻资本”。据史料记载,陪嫁习俗最迟出现在春秋时期。《左传·哀公十一年》云:“袁相当司徒,命封田以娶男女”。当时,吕国的医生袁坡担任司徒,相当于现任国土资源部部长,并对封地的土地征税,用作鲁哀公女儿的婚姻资本。

当时不仅王侯娶了女人,有了嫁妆,百姓也开始流行。在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国风》中,有一首反映的诗《梦》,其中提到卫国女子出嫁时的情形:“随车而来,受贿赂。”这是女方对未婚夫说的话,大概意思是,快上车来,我带着嫁妆嫁给你。

战国时期,娶妇随嫁妆成为社会普遍趋势。根据考古发现,当时嫁妆还很充足。比如1986年,湖北荆门宝山发现了一座战国楚墓,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用轮胎漆画旅行画》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女性化妆用品。灵柩壁上画着一张旅行地图:全图由26个人物组成,2匹马,2匹马,9只鹅,2只狗,1只猪,还有5棵大树衬托出当时的场景,反映了当时女性结婚的场景。猪和狗在那个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家庭财富,娶女儿也是重要的财产。雁行是新郎到新娘家迎接新娘时必须带的礼物,叫做“捧鹅为礼”或“饮鹅”。

“另类”嫁妆天下皆有,丫环棺材板底是嫁妆

古代有很多东西可以当嫁妆。除了日常生活用品,房屋、土地和生产工具也可以用作嫁妆。清代徐克记载了当时黑龙江的嫁妆习俗。当地富裕家庭设立的嫁妆一般包括“四十只鞋、三十件衣服和黄金首饰”,还列出了“洗衣桶、毛巾和胰脏”。据史料记载,古代嫁妆和现代嫁妆没有太大区别,但古代有几种特殊的嫁妆,现在已经没有了。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娶了女人,会让女儿的丫鬟,后来叫“丫鬟”,一起娶,有的还会让妹妹跟着。娶女仆的习俗在古代很流行。东晋《华阳国志》中有记载:孔傕两个儿子娶的媳妇都是富家千金,有七八个丫鬟陪侍。直到清朝,娶丫鬟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比如《红楼梦》中的“凤姐”王熙凤。出嫁时,丫鬟平儿嫁入贾府,后被丈夫贾琏娶了。其实把女人当嫁妆也没什么稀奇的。一夫多妻是古代家庭的正常结构。真正的替代,是把邪衣棺当嫁妆。

按照“余姚六藏之俗”,过去在浙江宁波慈溪,“凶衣必备”于嫁妆。所谓“凶服”,即丧礼穿的丧服,是女儿将来公婆去世时穿的丧服。公婆不但不觉得这个“嫁妆”不吉利,还很开心,觉得公婆想得周到。

嫁妆和丧服一样不一样,是棺材板。以前广东大埔有“陪棺板”的婚俗。根据民国时期新修的大埔县的记载,当地已婚妇女“布置好婚纱等东西,很多都是百年后为新人准备的。”如果不方便陪棺材板,有些地方会比较灵活。比如以前在台北,用一个和棺材板一样价值的小棺材作为嫁妆。在古代,有一种特殊的嫁妆叫做“壁橱底”。所谓“压箱底”,就是夫妻性生活的模式。因为属于个人隐私,有辟邪功能,所以经常放在盒子底部,不常呈现,故名。“压箱底”其实是古代性文化的一部分,还有一个“嫁妆画”,可以让新婚夫妇看完之后知道如何过婚姻生活。

嫁给皇帝也要买嫁妆,韩晖皇帝娶了“黄金二万斤马十二匹”。

西汉时期,陪嫁钱成为当时男女结婚的必要物质条件之一。女方家要准备嫁妆,男方家要准备嫁妆。皇帝就算娶了老婆,也得给老丈人丰厚的嫁妆。据《传》记载,西汉初年刘王室有这样一条规矩:“招安后,有金二百斤,马十二匹;金太太五十斤,有四匹马。”汉代200斤黄金相当于现代的49600克。基于目前每克360元的较低价格,这个嫁妆高达1785.6万元,但有时实际支出远高于这个标准。比如,韩晖皇帝刘英娶了鲁源公主,“金二万斤,马十二匹”。相应的,女人嫁给皇帝,也就是当了皇后,也会买嫁妆,但是买嫁妆的费用由皇帝家出。

例如,清朝同治皇帝载淳在翰林院迎娶崇启之女阿鲁特时,阿鲁特的嫁妆是在宫中购买的。当时慈安太后和慈禧主持,安排内政大臣和礼部大臣商议拟定。陪嫁物品多达572件,都是复数。比如28冠之多,其中晁冠8冠,其他12冠,帽子8顶,每顶都镶有宝石。这在清同治的《大婚红档》中有详细记载。

清光绪皇帝的皇后新娘入宫

光绪皇帝载湉迎娶慈禧太后的外甥女景妃时,景妃的嫁妆也是在宫中支付的,要过六七天才能把嫁妆带进宫。光绪在婚礼上花了6900多两黄金和550万两白银,其中3800多两黄金用来给皇后陪嫁。

三国时曹魏皇室娶了“一百九十匹马”

宋代文豪苏东坡借了200贯作为侄女的嫁妆

至于皇室女儿的嫁妆,也不会少。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想嫁。为什么?除了权势地位,他的嫁妆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据《晋书·李·》记载,三国时曹魏王室娶了一位公主,“用了190匹帛”,而晋代司马氏王室仍决定用300匹帛。在这方面,晋武帝司马燕在太康八年鞠躬。“公主是丈夫娶的,并不是什么都适合,给钱就够了。”也许嫁妆里装满了物品,所以司马燕干脆改变了旧规则,决定公主结婚后,她不必准备物品,只需要准备足够的钱。于是,嫁妆就成了“婚姻资本”。

与皇室相比,古代民间男女婚姻更注重金钱,形成了“金钱婚姻”现象。但是魏晋南北朝的婚姻虽然看重金钱,毕竟对方家庭也是考虑的。五代两宋时期,婚姻完全以彩礼的多少来考虑。司马光《书仪婚嫁仪》说,“今世俗贪欲必娶妇人,先问资厚;你要结婚,就问彩礼多少。”有时候两家会把嫁妆的数额和类别写进“婚约”,以防上当受骗。嫁妆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女人在古代婆家的地位,嫁妆丰厚的公婆自然会幸福;相反,新婚妻子在婆家的生活很难过,经常被家人看不起。所以古代最穷的家庭在娶女儿的时候,都会准备一份体面的嫁妆,让女儿在婆家抬不起头来。

为了不让女儿受委屈,在宋朝,女儿从出生开始就要积攒嫁妆钱,就像她为孩子以后上大学准备的钱一样。南宋孝宗龙兴元年的学者袁才也在《元史·樊氏》中对此提出了警告。“至于领养一个女儿,也很容易尽早存衣和好,也很容易送个婚。”

有些家庭,因为没有准备,女儿结婚拿不到钱,只好自己抵押房子,或者向亲戚朋友借钱给女儿买嫁妆。比如宋代作家苏东坡,娶外甥女时借了200元。

五代时期,朝廷征收“嫁妆税”

清朝乾隆皇帝给贫穷的宗室妇女“嫁妆银”

明清时期,“厚婚”之风盛行,嫁妆档次越来越高。当时流行的名字是“X-lift”。当时没有现在的汽车运输,嫁妆都是人工扛到婆家。所以说这和七八十年代流行的“48条腿”“三转一环”是一样的。

明清京师,富裕家庭给女儿买的嫁妆一般是二十四、三十六、四十八,而富裕家庭则多达一百;大部分普通人十六二十岁就举起来了。至于穷人,他们不“抬”。就雇个人扛在肩上。古代很多穷人家的女儿,因为“嫁得厚”,嫁妆多,不能及时结婚,儿子娶不起老婆的现象很普遍。比如清朝,即使在康干鼎盛时期,也有很多女性因为买不起嫁妆而成为“剩女”,甚至有宗室女性因为没有嫁妆而无法结婚。

康熙五十五年,有一篇奏折说,有41位皇女因贫穷不能结婚。康熙帝看到后,给每人一百两银子买嫁妆。乾隆皇帝还给了宗室穷苦人家的妇女一个“银一百二十两的妆念”。由于婚姻和彩礼成本高,一些朝代借此机会开征新税,征收“嫁妆税”和“彩礼税”。比如“嫁妆税”是五代十国时期在后蜀征收的,这正是陈鹏在《中国婚姻史稿·婚姻形式》中所说的。

“彩礼税”出现于元代,《张远户部八》中的“依例招财税案”一文具体说明了这一税种的细则。忽必烈是元朝第八年的皇帝。有些人收到了结婚礼物,但他们没有纳税,所以他们作为逃税者被逮捕。此案上报中央财税部门后,进行了统一规定。今后彩礼要“估税,各路票据”。可见古代婚姻不易啊!

1.《嫁妆的历史变迁,嫁给皇帝也要办嫁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嫁妆的历史变迁,嫁给皇帝也要办嫁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807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