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可罗雀”是什么意思?“门可罗雀”有什么历史典故?想知道的话,和小编一起接着往下看看吧!
门可罗雀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论》。
【释义】罗:设网捕捉;雀:雀鸟。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失势时,门庭冷落,宾客稀少。
【历史典故】
汉武帝时期,有两位非常正直的大臣,他们是汲黯和郑庄。汲黯,字长孺,濮陽人,景帝时曾任太子洗马,武帝时曾做过东海太守,后来又任主爵都尉。他为人耿直,办事公道,地方官员便将他一级一级地推荐到上面。
汉武帝初年,匈奴常常来袭,于是汉武帝决定调集重兵打击匈奴。许多大臣明知当时的国力不足以与匈奴对抗,但又不敢明言。这时,汲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臣曾听说高祖率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于平城,连樊哙都难以突围。现在,陛下勇略不如高祖,将军不如樊哙,这一仗万万不能打啊!”汉武帝听了他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便逐渐冷落了他。
郑庄,陈人,景帝时曾经担任太子舍人,武帝时担任大农令。他一旦遇到有识之士,便会向汉武帝推荐。后来,郑庄的一个下属贪污,,他因此被牵连撤职。
他们两人都曾位列九卿,声名显赫,权势高、威望重,上他们家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出出进进,十分热闹,谁都以能与他们结交为荣。但后来,他们丢了官,失去了权势,就再也没人去拜访他们了。
司马迁曾为他们两人合写了一篇传记,在传记中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像汲黯、郑庄这样的贤人,在朝为官时宾客很多,一旦失势,竟然没有一个人来探望,门外冷落得可以设网捕鸟了,真是太可悲了!”
1.《“门可罗雀”有什么历史典故 “门可罗雀”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门可罗雀”有什么历史典故 “门可罗雀”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937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