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8: 30上课,下午4: 00放学后,上6节课,每节课40分钟,学拼音、练字、数学、英语。今年夏天,豆豆虽然在小学一年级,但他的“小学”生活已经提前举行了。
今年3月,原本在石家庄某公办幼儿园上大班的豆豆,退园后转入一家校外培训机构的幼小衔接班。像豆豆这样的孩子并非少数。每年六七月份,总有不少上幼儿园中班的孩子退园,转入各种培训机构开始为期一年的“幼小衔接”培训。
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即将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
此前,教育部也于4月9日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并首次提出了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减缓衔接坡度,同时,也重申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培训。
一边是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现实需求,一边是部分培训机构打着擦边球超标教学,政策之下,幼小衔接市场将如何规范化发展?幼小阶段又该如何“双向衔接?”
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流失”
“班里大概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在外面上(幼小衔接)课,要么是刚开始上大班就去外面了,要么是大班下学期。没去的孩子大部分也报了其他的课外班。”在豆豆妈妈看来,到校外上幼小衔接课程是个必然选择,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北京的牛牛爸爸也在大班下学期时给孩子办了退园。他提前在网上找了四五家机构,实地考察了三家,最终在通州区的一家国际教育机构报了名。牛牛爸爸希望,借此让孩子提前感受下小学氛围。
“他们班30个孩子,我了解到的有7个孩子已经到外面上课了。”牛牛爸爸也表示,前两年孩子所在幼儿园的大班孩子“流失”现象更严重,三分之二的孩子会在大班时“出走”。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赵慧莹也告诉记者,2020年9月她曾在自己班做过“摸底调查”,发现班里大约一半的学生在校外教育机构或线上上过幼小衔接班。
北京的李女士给家中的老二刚报了一年的幼小衔接班,“老大没有报,我都后悔了。一年级进度太快,学得慢就一步步落下了。孩子发现别人都会,自己不会,一下子就没了信心,天天写作业都要哭。比起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真的是太难了。”
在不少家长看来,只有上了幼小衔接班,在学习知识、适应校园方面,孩子才会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跟得上小学的学习节奏。
培训机构在宣传时也抓住了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焦虑,在宣传时突出学科知识的内容。
李女士说,机构老师承诺,上一年的幼小衔接班,孩子的识字量、拼音、数学都能达到跟小学一年级差不多的水平。试听课程时,牛牛爸爸也听到了类似的承诺:五个月教会孩子26个拼音字母、500个字以及20以内的加减法。
部分机构停售学前课程,部分仍在违规超标教学
“教育部门将根据有关线索,对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将黑名单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指导意见》强调,将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开展专项治理。
目前,部分教培机构的幼小衔接班处于停课状态,多家头部在线教育机构也全面下架了针对学前儿童的课程。
有家长反映,新东方、顺天府学等教育机构位于北京的部分校区幼小衔接班目前处于停课状态。有家长在网上发帖表示,自己报名的幼小衔接班只上了两节课,之后就一直处于停课中。也有家长表示,报名的幼小衔接班从线下课改成了线上课。
与此同时,学而思网校、猿辅导、高途课堂等头部企业的在线学前课程悄然停售。据4月末媒体报道,学而思网校已暂停售卖所有学前班级的课程,按照最新规定要求严格进行合规审查。猿辅导表示,官网和APP课程迭代升级,学前课程下架调整。高途课堂则称,幼儿园课程已停止招生。
但记者发现,目前仍有一些机构开设的学前班、幼小衔接班在超前、超标教学,或以“托管”之名行“学前培训”之实。
记者以家长身份实地探访多家教育机构发现,目前大部分的幼小衔接班分为上下两学期,涉及汉语拼音、英文字母到单双数、相邻数、奇偶数、加减法等基础数学内容,而这些学习内容基本上已相当于小学一年级的课程。
在一家连锁教育机构的玉泉路校区,记者在售课老师提供的幼小衔接班的课程目录上看到,拼音变成了“认读游戏”,写字变成了“书法”,看图写作文变成了“绘本阅读”,数学变成了“玩转数学”“数字游戏”等,同时,还有音乐、机器人、体育、美术、跆拳道等素质课程。
4月下旬,记者以家长的身份咨询该机构不同校区的幼小衔接班的情况,被告知今年9月开学的幼小衔接班,部分班级早已报满。售课老师建议记者先付1万元定金“占位”,如果到时候不想上幼小衔接班,可以再申请全额退款。
“抢跑”者一定能保持前列吗?
幼儿园坚持的“学科知识零教学”真的像家长以为的“什么也不学”吗?
事实并非如此。
北京市东城区崇文第三幼儿园园长李荣伟告诉记者,虽然幼儿园没有学科知识教学,但其实也在采用更灵活、更适应孩子发展特点的方式,培养相应的能力。
“孩子在幼儿园要具备前阅读、前书写能力。幼儿园不是完全不动笔,只是不能像小学一样,必须写多少页作业。但是在幼儿园可以锻炼手腕的灵活性。”李荣伟表示,在幼儿园里参与的连连看、连线、转笔画蜗牛等游戏,都是在进行前书写的练习。
在李荣伟看来,让孩子上学前班超前学习知识没有必要,“大班恰好是孩子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的形成时期,如果在幼儿园这种能力形成了,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专注力和求知欲,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也更有利。如果这个时期都在培训机构里天天坐着,按照‘老师说孩子听’的方式学习,不仅剥夺了他们与同伴进行社会交往的机会,还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而且,从实际情况看,“抢跑者”也并不总能保持前列。
“有的孩子刚进小学识字量就能达到八九百,有的是一两百。我摸底的时候,班里只有四分之一的孩子识字量在两百以下。但从长远来看,一般到了三四年级,有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影响就基本不存在了。”赵慧莹向记者举例,自己曾带过一个学生,刚进小学时测出的识字量只有17个,但经过半年的学习,跟其他学生相比已完全没有差别。
对于家长担心的拼音学习时间短、孩子跟不上进度等问题,赵慧莹表示,“根据教学大纲,拼音要在三至四周内完成教学,虽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时间段内扎实掌握拼读的方法,但在以后的课程中都会反复涉及,老师也会用正读、倒读、跳读音调等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家长不用太担心。”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实验学校老师户青告诉记者,说起幼小衔接,很多家长更关注的还是学习知识,尤其是拼音,“从实际教学的经验来看,的确是学过的孩子接受知识比较快,也能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但是这部分孩子有的会觉得自己都学过了,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不利于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赵慧莹坦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对老师教学是一种考验,“我们既不能让基础好的学生觉得上课没意思,也不能让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对学习产生不了兴趣。”赵慧莹表示,在班级里,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要当“小老师”,主动帮助其他学生;在课堂上,老师也会把简单的问题多留给基础差一些的学生,把格外需要表达的问题留给基础好一些的学生。
“双向衔接”帮孩子顺利实现幼小过渡
《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区、市)要以县(区)为单位确立一批幼小衔接实验区,2021年秋季学期启动幼小衔接试点,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铺开。 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小衔接,帮助孩子科学度过这一阶段?
《指导意见》明确表示,幼小衔接应该是双向衔接,应该从两个阶段共同入手,即幼儿园为入学准备和小学的入学适应。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而言,各级学校在课程内容方面应当是逐级向上衔接的,而从人才发展的连续性规律而言,各级学校在教学方法方面应当是逐级向下衔接的。
与《指导意见》一起发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则分别就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其中提到,幼儿园的入学准备教育应注重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准备,更不应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
“幼儿园和小学对孩子的要求不一样。在幼儿园是谁举手谁回答问题,到了小学可能就是大家轮流回答问题。”李荣伟以回答问题为例,分析了幼儿园和小学对孩子的要求不同,“这就需要幼儿园在尊重孩子个体差异的情况下,鼓励孩子多回答问题。”
从熟悉的幼儿园到陌生的小学,环境变了、老师变了、同学也变了,“无论上不上学前班,都面临着新环境,都有这样一个适应过程,都需要一个过渡。”李荣伟表示,小学也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在入学适应方面,《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也强调,要帮助儿童逐步适应从游戏活动为主向课堂教学为主的转变,“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作为幼小衔接适应期,实施与幼儿园相衔接的入学适应教育,合理安排一年级课程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强化以儿童为主体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
“小学一二年级的知识都比较简单,如果他没有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听讲习惯、阅读习惯等,到了三四年级学习难度增加,慢慢地就会被落下。”在户青看来,做好幼小衔接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上,“比如我们对一年级的学生,就会通过各种口令来帮他形成站立行走的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等等。”
赵慧莹也表示,幼小衔接更重要的是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是次要的,“家长也可以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教孩子识字、做数学。”
在李荣伟看来,科学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的共同努力,“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发展方式、学习特点。其次,家长得相信孩子、相信幼儿园、相信学校。”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薛京宁
1.《20以内直加直减大班看这里!“幼小衔接”新规下如何破解家长的“一年级焦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以内直加直减大班看这里!“幼小衔接”新规下如何破解家长的“一年级焦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102944.html